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南巡的重要谈话中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所以成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的主要思想障碍,原因固然很多,但受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可谓是根本的理论原因。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社会主义?或者说社会主义的本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理论上长期没有搞清而又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始终困扰我们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在今年年初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提纲革领地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于,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他还就社会主义的本质、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  相似文献   

3.
“三个有利于”标准与社会主义本质王力年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姓‘社’的问题,判断的主要标准,应当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姓资姓社的标准问题困扰着人们,许多人思想深处有“恐资病”,认为“三资”企业多了,就是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发行股票、债券和转让土地使用权是搞资本主义,是出卖国家主权;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等等。姓资姓社的标准问题不解决,人们头脑中的这块“禁区”不打破,就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在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段话,不仅在实践上为人们大胆改革卸了包袱,壮了胆,而且在理论上深化了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认识。 邓小平同志提出这个问题是有针对性的。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来唬人的,主要是这个问题。 改革中要不要对每个问题都要问姓“社”还是姓“资”,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正确对待姓“社”姓“资”问题刘炳瑛现在有一种议论,似乎搞市场经济就不要再讲姓“社”姓“资”问题了。这是一种糊涂认识。其实,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只有弄清了它们之间的质的区别,才谈得上正确对待...  相似文献   

7.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到底就是怕,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其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为此他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即三条标准,作为判断改革开放的是非尺度,促进思想解放,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其实,姓"资"姓"社"是个老问题,它困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为解决这一问题,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8.
国家体改委领导同志最近在谈到学习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时指出:在姓“资”姓“社”的问题上,有五个界限应该划清。如果划清了,我们的思想可以更解放一点,胆子可以更大一点,步子可以更快一点。 这位领导同志提出的五条界限是:一、本来不是姓“社”的,或者是在我们的社会主义过程中,曾经采用过的一些作法,而我们却往往将共作为社会主义所固有的东西了,如平均主义、“大锅饭”。二、本来并不姓“资”的,却被当作资本主义的东西来批判,如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二、本来既不姓“资”又不姓“社”,属于中性的,却被当作资本主义的东西,如股份…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改革的目标早已明确,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至今仍流行着一种观点,认为市场经济没有姓“社”姓“资”之分,因此没有必要在市场经济前面加上“社会主义”四个字。其理论根据有二:一是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因此市场经济没有姓“社”姓“资”的问题;二是如果认为市场经济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分,那就很可能把市场经济中普遍采用的一些经济手段、方法、  相似文献   

10.
《求实》1992,(4)
在目前改革开放中,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凡事先问是姓“资”还是姓“社”。我们应如何理解姓“社”姓“资”这个问题呢? 1、找们是要问姓“社”还是姓“资”的。因为在存在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和斗争中,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个根本的原则问题。我们只有牢牢地把握住社会主义的大方向,贯彻执行好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才能实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在南巡重要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出步子,不敢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这个问题的困扰。他明确提出,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掌握这三条标准,对于消除一些人在姓“资”姓“社”问题上的困惑,排除“左”  相似文献   

12.
国家体改委领导同志在谈到学习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时提出:当前有五个界限应该划清。如果划清了,我们的思想可以更解放一点,胆子可以更大一点,步子可以更快一点。这位领导同志提出的五条界限是:一、本来不是姓“社”的,或者是在我们的社会主义过程中,曾经采用过的一些作法,而我们却往往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所固有的东西了。如平均主义、“大锅饭”。二、本来并不姓“资”的,却被当作资本主义的东西来批判。如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三、本来既不姓“资”,又不姓“社”,属于中性的,却被当作资本主义的  相似文献   

1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的改革,是姓“社”还是姓“资”?这个问题,在某些同志中似乎并没有完全解决,他们怀疑改革是不是走偏了方向,是不是右了,是不是向资本主义倒退了,因而对改革持保留态度。  相似文献   

14.
过去,中国把“失业”这个概念专门用于描述和研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业情况,并且坚信失业与社会主义制度在本质上是不相容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不应存在失业现象的。因此,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和人民曾经那么真诚而坚定地为消灭失业而战,把消灭失业作为社会主义优越性之一,把是否存在失业作为衡量姓“社”姓“资”的标准。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人人都有工作,人人都端着铁饭碗,坐着铁交椅,拿着铁工资,吃着大锅饭,人们在精神上得到了更多的所谓“公平”,而在物质生产上却失去了更高的效率,结果是最美好的理想成为海市蜃楼,甚至酿成了最难以吞咽的苦果,以至于“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也成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有些人害了“恐资病”,一听见“失业”这个词,就条件反射,头脑中直接反应的只是“资本主义”。对于我国城镇青年没有工作的现象则称之为“待业”,而不是“失业”。“待业”这  相似文献   

15.
一、总的看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个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私营企业。八十年代初,我们对私营企业采取了“不提倡、不宣传、不取缔”、“看一看”再说的“三不一看”方针。1987年的党中央5号文件,正式提出了“允许存在,加强管理,积极引导,兴利抑弊”的总政策。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鼓励它们发展”的方针,在1988年4月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改草案中,确立了私营企业的合法地位。1988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以“鼓励、引导私营企业健康发展”为总则,在舆论导向上过分扩大私营经济的消极作用,以“适当发展”的方针取代了“鼓励发展”的方针。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批判了“恐资病”,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  相似文献   

16.
一、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回答的是生产关系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劳动力是否进入市场回答的是劳动力资源是用计划调节还是用市场调节的问题劳动力是不是商品,是区别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劳动力是商品,劳动者以雇佣劳动者的身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这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劳动力不是商品,劳动者以共同主人的身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这就是社会主义制度。而  相似文献   

17.
2月10日,邓小平和杨尚昆视察中国与比利时合资的上海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在净化车间观看引进设备大束流离子注入机工作时,邓小平向身边人员发问:“你说这台设备是姓“资”呢,还是姓“社”?”身边人员一时答不上来。于是,邓小平深思熟虑地说,这台设备原来是姓“资”的现在是姓“社”的。“社”可以变成为“资”,“资”可以变成为“社”。现在“资”和“社”的争论还没有完,这是个大的原则问题。我就要点“资”,为什么?因为“资”可以转变为“社”。邓小平关于姓“资”姓“社”谈话详情  相似文献   

18.
姓“资”姓“社”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我们。对其如何认识关系着整个改革开放的全局。前一时期,流行这样一种说法,说“三资”企业是和平演变的温床,乡镇企业是不正之风的风源,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是姓“资”。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改革开放以前,差不多二十多年时间里,在左的指导思想影响下所搞的“贫穷的社会主义”,表面上姓“社”,实质上搞得社会主义没有多少吸引力、凝聚力,人们口头上唱“社会主义好”,心里却在嘀咕:“肚子没吃饱”。这样的“社会主义”只能是死路一条。用小平同…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现阶段,决定各项改革措施取舍,检验各项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是什么?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这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大问题。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时,针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凡事都要问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极为明确地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  相似文献   

20.
李绍来 《实事求是》2012,(1):109-112
民主有无姓“资”姓“社”之分?中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要不要提姓“资”姓“社”?这些问题在近年来引起学界的热烈争论,本文对这些争论进行综述与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