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法学》1989,(2)
最近时有发生军人外出或探家期间,被地方法院以妨碍执行公务为由,施以拘留等民事强制措施之事,为此,笔者就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军人适用拘留一题,谈几点看法。一、民事诉讼中的拘留措施,究竟适用不适用具有妨害行为的现役军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规定的强制措施有拘传、训诫、具结悔过、罚款和拘留五种。这五种强制措施,是人民法院为保证审判和执行活动的顺利进行,对有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人,依法采取的排除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强制手段,也  相似文献   

2.
拘留,作为人民法院对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人采取的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措施,在制止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排除民事诉讼正常进行的障碍,保证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进行,教育行为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自觉后行诉讼义务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司法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其在立法上的缺陷和操作上的困惑。本文拟就妨害民事诉讼拘留措施的完善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以求抛砖引玉。民事诉讼法第100条至第106条规定了对妨害民事诉讼的七种强制措施:拘传、训诫、责令具结海过、责令退出法庭、责令履行协助义务、罚款、拘留。这七种强制措施成为司法实践处理妨…  相似文献   

3.
各省、市、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公安厅(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已从一九八二年十月一日起在全国试行。现就执行民事诉讼法(试行)第七十八条关于拘留的规定,通知如下: (一) 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对妨害民事诉讼的一种强制措施。人民法院采用这种强制措施,必须十分慎重,只有对极少数有严重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的人,经过多次耐心教育,仍坚持不改  相似文献   

4.
民事诉讼中的拘留又称司法拘留,是指人民法院依法限制妨害民事诉讼的人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妨害民事诉讼规定的五种强制措施中最严厉的一种,必须正确适用,以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达到维持正常的民事诉讼秩序,教育公民遵守法律,遵守诉讼制度的目的。审判实践中有少数审判人员往往不能准确地适用拘留措施,造成了适得其反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以人身强制措施迫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把刑法第157条“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作为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纳入了第10章“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规定了被执行人出现上述行为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还把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隐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民事诉讼法第十章对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或人,规定了若于强制措施。比如:拘传,训诫、责令退出法庭、责令覆行协助义务、罚款、拘留等。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较好地运用了这些强制措施,对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人,起到了积极的教育和制裁作用。但是也有个别法院或审判人员忽视对  相似文献   

7.
民事诉讼的刑法保护是指运用刑罚手段惩治妨害民事诉讼构成犯罪的行为,以保证民事诉讼法的贯彻实施,维护正常的司法审判秩序.任何一部法律的贯彻实施,都必须靠国家强制力做为坚强的后盾.因此,每部法律都毫无例外地或多或少地规定了相应的保护该法的实施手段.民事诉讼法在自行实施上规定了两种保护方法,一种是民事保护方法,即对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根据妨害情节进行拘传、训诫、责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罚款、拘留.另一种是刑法保护手段,即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用刑罚的手段予以制裁.但由于种种原因,实践中民事诉讼的刑法保护显得极为不力,使法律无严肃性,法庭失去神圣,法院没有权威和法制的形象,这与我国的法制建设极不相适应.下面笔者就我国民事诉讼的刑法保护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谢超群 《天津检察》2009,(3):12-12,8
一、刑事司法拘留的概念界定 长期以来,司法拘留作为拘留的一种,通常被认为专属于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的范畴,而且这种理解在许多法学教材、法学理论著作中有所反映。如“拘留是指法院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严重的人,在一定期间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拘留又称司法拘留.是指人民法院对妨害民事诉讼情节严重的行为人予以强制关押,在一定的期限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 司法拘留作为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强制措施之一,必须以被拘留者的行为已构成妨害民事诉讼为其适用的必要条件。而传统观点认为,构成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要件有三条:一是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二是行为人主观上有实施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故意;三是  相似文献   

10.
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刑事制裁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对民事诉讼中实施的妨害民事诉讼之行为,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司法实践中也有对妨害民事诉讼之行为人定罪判刑的实例。海外的一些学者对此规定不甚理解,认为这是“刑、民不分”①由于此问题涉及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我国法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亦不很深入,在加强法治、完善诉讼制度的今天,很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二、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妨害民事诉讼行为民事诉讼是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依法行使审判权,解决民事、经济纠纷,保护公民、法人…  相似文献   

11.
浅谈拘留适用应注意的问题高耀斌根据我国目前已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拘留共有两类五种:一类是依照程序法规定的强制措施。包括三种:一是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强制拘留,又称刑事拘留。二是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民事诉讼强制拘留,又称民事拘留或司...  相似文献   

12.
民事司法赔偿范围探微民事司法赔偿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法院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时,给予受害人赔偿的一项法律制度。目前,我国民事司法赔偿范围是极其有限的,即仅限于违法采取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和对判决、裁...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规定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采取强制措施,是为了排除防害民事诉讼的障碍,保障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及时正确地解决案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它在民事诉讼理论研究和民事审判实践中都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法条内  相似文献   

14.
《法学》1986,(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八章专章规定了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这是根据我国国情,适应加强法制建设的需要而制定的。三年来的民事审判实践充分证明,民诉法关于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规定,对于维持正常的民事诉讼秩序,保障诉讼参与人行使诉讼权,保护审判人员和司法机关的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也有少数审判人员往往不能准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对审判中发现的民事违法行为可采取民事拘留措施,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规定对妨害诉讼行为可采取司法拘留措施。这两种措施在制裁违法行为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立法上过于原则笼统,适用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一、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一)...  相似文献   

16.
正确适用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我国民事诉讼法,本文拟就怎样才能正确适用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以下简称民事强制措施)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正确认识民事  相似文献   

17.
在审判实践中,经常遇到有些民事案件的被告人经多次传唤而不到庭的情况,妨害了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对于这种妨害民事诉讼秩序的行为,怎样正确地适用民事拘传措施强制被告人到庭,在审判实践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对拘传的适用失之过严,对应  相似文献   

18.
黄飞 《法制与社会》2012,(26):128+130
本文针对当前妨害公务等案件中依法执行公务的民警能否以民事主体的身份向犯罪嫌疑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不宜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9.
在民诉法中,规定了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在有关民事诉讼法学教科书中也大都设有专章论述,但对民事诉讼强制措施是否具有惩罚性或制裁性的问题,意见相左,观点各异,在立法上也无定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不具有制裁的性质。第二种观点认为,民事诉讼强制措施是带有制裁性质的强制手段。第三种观点认为,民事诉讼强制措施具有制裁的性质。作者同意第三种观点,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具有制裁性,它所体现的各种强制手段就是对违法者进行法律制裁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内在的本质是对违反民…  相似文献   

20.
民事或行政诉讼中强制措施的制裁性林莉红民事、行政诉讼中强制措施是指在诉讼进行中,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对有妨害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秩序行为的人采取的一种排除妨害、维护诉讼秩序顺利进行的强制手段。诉讼是国家司法机关主持进行的一项严肃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