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党员队伍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农村开展各项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为了解全市农村党员队伍的现状,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农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  相似文献   

2.
农村党员处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数量多、分布广,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党员必须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一是做实现“生产发展”的带头人,为发展农村经济作出新贡献。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  相似文献   

3.
秦立斌 《学习月刊》2012,(4):131-132
抓好农村党员培训是促进农村跨越赶超发展的需要.是实施农村人才战略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近年来.各农村地区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抓好农村党员理论和技术教育培训工作.大力提高了农村党员的“双带”(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奋斗。因此,加强农村党的先进性建设,增强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对于提高农村党员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工作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紧密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准确把握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具体要求我国目前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发展阶段,对照其“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农村党员要保持先进性,至少要做到“三个带头”:第一,着眼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带头调整农村结构和采用农…  相似文献   

5.
农村党员保持先进性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是农村和谐发展的力量源泉。农村党员保持先进性,既要靠党员内在因素发挥作用,在建设小康农村中做表率、在建设新型农村中当先锋、在建设和谐农村中当标兵、在建设法制农村中做楷模,又要靠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关键在农村党员先锋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切实加强农村党员执政能力建设,对于做好农村各项工作,构建和谐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健萍 《党课》2009,(8):52-54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关系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农村党员是农村改革发展的排头兵,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骨干力量。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农村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目标,勾画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和实现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农村各级党组织,关键在有一大批带头富、领民富的农村党员。每个农村党员都要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相似文献   

9.
农村党员是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领头雁,其综合素质和思想境界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需要,也是深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我们必须立足实际,正视农村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更好地发挥农村党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中的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胡如义 《先锋队》2011,(6):47-48
农村党员是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领头雁",其综合素质和思想境界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需要,也是深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我们必须立足实际,正视农村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更好地发挥农村党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中的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建强 《世纪桥》2008,(2):19-20
农村党员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是农村快速和谐发展的力量源泉,他们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稳定、农民的富裕、农业的发展。要全面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好农村党员执行党的政策的导向作用,农村经济发展的表率作用,乡风文明的倡导作用,民主管理的促进作用,构建和谐农村的纽带作用,以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2.
农民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党员所处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党员的党员意识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淡化趋势。这势必影响农村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必须努力强化农村党员的党员意识。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党员保持先进性,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保证。保持农村党员的先进性,要紧紧围绕当前农村工作重点和形势发展的需要,抓好以下七个关键环节,着力增强和提高农村党员的党员意识、政治素质、带头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栾川县对农村党员参与新农村建设、帮助群众办实事情况实行“记功制”,充分调动了新形势下农村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去年以来,合水县根据建设新农村的形势需要,在全县党员中深入开展了以“机关党员联系农村党员,机关干部联系农村群众,促进新农村建设快发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和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清原满族自治县县委在全县农村开展了以"设岗定责、服务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内容的农村党员设岗定责主题实践活动,增强了农民党员的荣誉感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党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的具体实践者,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中坚力量,是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这支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作用发挥的充分与否,直接影响着党在农村广大群众中的形象,关系着农村社会改革、发展和全面进步。为此,2007年下半年,市委组织部对全市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调查。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执政的组织基础,承载着引领农民走向富裕、小康、和谐新农村的重担。目前的农村处于一个以调整、反哺、创新为显著特征的时期,在农村基层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开拓发展思路,提升新农村建设能力,充分发挥出党组织在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人》2006,(5):11-12
为了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银川市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动力,从农村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出发,大力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搭建了农村党员发挥作用的新平  相似文献   

20.
在新时期,必须在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活动载体和机制建设上下功夫,结合农村、农业、农民实际切实加强农村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