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我国二板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板市场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为保证二板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对做市商制度的优点、缺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有必要引入做市商制度,建立做市商制度与现有委托驱动制度相结合的混合交易制度,并以立法形式固定下来.针对引入做市商制度的障碍,本文从制度构建、市场机制完善、执行力度加强三方面提出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创业板市场建立两年多来,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流动性和股价波动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竞价制度已不符合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需要.从美国、日本等国资本市场的实践来看,做市商交易制度在维护市场流动性和价格稳定性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创业板市场有必要引入做市商交易制度,并已初步具备了引入做市商制度的条件.成功引入做市商制度的关键是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我国应立足创业板发展现状,借鉴资本市场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建立以混合交易制度为基础、兼顾做市商权益以实现各方利益平衡的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3.
做市商制度在证券交易市场上具有特定的价值。新三板市场要引入做市商制度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美国证券市场对做市商的监管制度及其实践经验非常丰富,我们可以借鉴其中有益的部分。构建我国的做市商监管制度涉及到多层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集中爆发,作为债券市场风险防范市场化法治化的重要制度体现,科学有效的债券违约风险化解机制呼之欲出。市场发展阶段的过渡性和违约事件的多层次性决定债券违约需要多体系的法律规制,制度内容上应包括以民商事规制为核心的单一违约处理以及以证券金融法规制为核心的涉众性风险处置。理念上,风险化解在尊重券种特殊性规制的同时应以市场统一性建设为目标。进路上以债券交易的商事本质为起点具有科学性,以市场风险化解和公共利益维护为发展具有必然性。债券契约自治彰显、债券受托管理人职责重构以及必要的行政指导等方面的机制构建能有效化解债券违约风险,因应市场化法治化的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5.
中国政府债券立法需要对立法的性质、目标、原则、框架予以明确。中国政府债券的立法性质是行为法、强行法、程序法和实体法的统一。建立集中监管、统一互联的政府债券市场是中国政府债券的立法目标。中国政府债券立法必须遵循前瞻性、协调性、开放性和操作性等原则。政府债券发行制度、政府债券流通制度、政府债券服务制度以及政府债券监管制度构成了中国政府债券立法的主要框架。  相似文献   

6.
供给侧改革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理念,强调以“绿色发展”开辟改革新境界,实现资源供给的可持续.绿色债券作为环境治理工作过程中的绿色金融衍生品,是对绿色发展”的响应.2016年我国绿色债券发行量高达360亿美元,市场广阔,但该产品毕竟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还存在着概念不明,法律支持不足,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应结合国情,充分利用现有政策以界定绿色债券概念,将成熟的政策上升为法律以更好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完善企业环保信息强制披露制度与法律责任体系,建立金融法庭以维护市场秩序与参与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积极扩大内需、保持GDP8%的增长率,国务院“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这标志着冻结16年的地方政府债券破冰启动。从发行交易现状来看,务必加强地方债券的制度设计、监管体系、市场环境的建设,完善我国的现行分税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对亚洲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的初步分析。流动性是市场的生命力。亚洲金融危机后,金融市场流动性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确保市场流动性成为金融体系健全运行的基本原则之一。在亚洲债券市场发展进程中,有必要通过丰富亚洲债券市场的债券品种,完善市场微观结构,实现投资者多样化,建立法制化,市场化的监管体系以及积极发展亚洲债券基金等措施,创造良好的区域金融环境,逐步提高亚洲债券市场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海外债券发行的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债券全球交易技术的发展和资本跨国流动的活跃 ,在当今国际资本市场上 ,具有较高安全性和成本较低的国际债券融资比重明显快于同期国际信贷的增长。国际债券筹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争取外资的重要手段。由于我国在国际债券市场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笔者旨在从法律角度对我国海外债券发行中的主要问题和监管进行分析 ,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债券市场的制度建设长期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也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发行市场规模偏小、交投不活跃、交易所市场发展缓慢等。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与债券市场的规范瓶颈有关。例如,债券发行过分偏向某些特殊企业、债券市场监管权的不当分割、发行与上市的不当管制、交易性保护机制欠缺、救济性保护措施不完善,等等。解决债券市场的法律瓶颈,将使中国公司债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对房地产市场的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以及市场进入壁垒进行逐一的梳理,指出我国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区域性寡头垄断市场。  相似文献   

12.
完善的银行监管框架应该包括最低资本要求、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三个支柱,但目前的银行监管中却还缺失市场纪律的运用。文章指出,由于存在着资本要求的两难抉择,缺失市场纪律的监管方法很难维护银行业的安全性。文章提出,可利用创新的金融工具——或转股债券,来建立银行监管的市场纪律。通过对一个数理经济模型的分析,文章得到的结论是合理设计的或转股债券,可以起到约束银行风险的市场纪律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个体工商户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经营主体制度,是我国数量最大的一类市场主体,其生命力在于契合中国社会的“家文化”特色。个体工商户虽然得到各级法律确认,但存在过渡性、非规范性疑惑,有些地方推动“个转企”。个体工商户利用天然信用纽带,组织协调成本低,针对性满足市场需要,利于吸纳就业和均衡财富,易于分散和消化经营风险,在低端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在常态市场中,应该尊重当事人的理性选择,适应市场的层次结构需求,维护市场主体的完整生态,慎重推行“个转企”。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建立以及市场化就业机制的实现至关重要。尽管广州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劳动力市场建设发展较快, 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从加强劳动力市场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建设出发,分析了广州 市劳动力市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广州市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提出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债券市场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瓶颈,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呼声日益高涨。本文回顾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并指出其不容乐观的现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着重探讨企业债券市场的运行机制,阐明了其在金融市场和公司治理中发挥的经济功能,进一步明确在我国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现实意义。最后,就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Individual business is a business entity system created in the practice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China. It is the largest market entity in China, and its vitality lies in the "family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society. Although individual businesses have been confirmed by law at all levels, they still have transitional and non-normative doubts. In some places, individual businesses have been transformed into enterprises. Individual businesses take advantage of the natural credit bond, low cost of organization and coordination, and are targeted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which is conducive to absorbing employment and balancing wealth, easy to disperse and digest business risks, and has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low-end market. In a normal market, the rational choice of the parties concerned should be respected,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the market should be adapted, the complete ecology of market subjects should be maintained, and the reform of individual enterprises should be prudently implemented.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建立以来的60年里,中国经济体制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型。在这两次经济转型过程中,陈云作为国家领导人,不仅第一个提出计划经济应该包括市场调节的思想,而且第一个将计划和市场都视为管理和发展经济的手段,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的,即在计划经济下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而在市场化的改革下强调计划的作用,“众人皆醉我独醒”,在两个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开创性的重要作用,只是在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作用可能要在更长的时间里才会被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学历文凭试点工作在浙江省开展以来的生源数量、生源分布、生源质量等生源状况,对今后生源市场,特别是重点生源进行前瞻性分析,进而提出开辟生源市场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