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帆  蒋光辉 《实践》2008,(5):26-27
土地承包到户适应了当时较为落后的生产条件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流下,内蒙古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回顾内蒙古农牧业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推进农牧业经营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的必由之路。加快我区农牧业经营体制改革,必须准确把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改革的基本要求,稳步推进农村牧区土地制度改革,积极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扎实做好加快改革的各项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3.
论经营土地     
本文认为,当前应该由传统的土地经营向经营土地转变。作者论述了土地经营向经营土地转变是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并指出了经营土地的主要条件和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4.
近年,由于农村劳动力紧缺、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导致农村大量土地撂荒。“谁来种地”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10年以来,崇州市通过组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经营的新模式,发展适度规模农业生产经营。其积极探索,为解决农村土地经营问题提供了一个“样本”。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也将使内蒙古经济在更大范围和更高程度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我们如何适时调整发展战略,确定发展重点,这是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为此,本刊编辑部与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内蒙古经济信息网网络中心联合组织了本期专家笔谈,从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代建明 《实践》2009,(5):21-21
俗话说:"农为邦本,无粮不稳。"作为传统的牧业大区和新兴的产粮大区,内蒙古在新中国60年的风雨历程中,历经无数产业结构调整,走出农牧业广种薄收、逐水而牧的原始状态,引入生态农业概念,正走上一条现代化的产业发展之路。农牧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强,综合生产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尤其是改  相似文献   

7.
武开乐 《实践》2008,(10):23-25
前不久,我们深入到鄂尔多斯和巴彦淖尔市的部分乡镇、嘎查村和相关企业,就这些地方基层党组织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积极探索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典型做法和有关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我们感到,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  相似文献   

8.
岳振 《当代贵州》2013,(13):1-1
家庭农场概念的出现,让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再添新话题。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成为"三农"体制变革的又一个里程碑,彼时便已在相关重大文件中提出了扶持家庭农场的发展任务。2013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了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生产组织是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方向。家庭农场有其自身特征及准入资格,需要职业农民作为主体支撑,必须具备规模化、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也将使内蒙古经济在更大范围和更高程度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我们如何适时调整发展战略,确定发展重点,这是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为此,本刊编辑部与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内蒙古经济信息网网络中心联合组织了本期专家笔谈,从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阮文彪 《学习论坛》2007,23(3):44-45
小岗村的土地经营制度变迁并没有动摇我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这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也不能说明公司农业或者“土地入股、合作社集中经营”的土地股份制经营就必然是中国未来农业的主体经营形式和体制组织形态。小岗村土地经营制度变迁给我们的启示是:只要是出于农民自愿和不侵犯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及不侵占基本农田,任何形式的土地经营方式和农业经营体制形式都可以尝试。  相似文献   

11.
<正>自贡市借助7年统筹城乡省级试点改革实践,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动了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目前在我们公司打工的村民已经有170人,他们每天工作8小时,每个月有1500元的收入。"在国际富顺豆花文化产业旅游园,四川天翔豆花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益莲说,"产业园一期工程流转黄泥、高石、山林3个村1000多亩土地,这得益于全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富顺县土生土长的企业家,王益莲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我们深入到鄂尔多斯和巴彦淖尔市的部分乡镇、嘎查村和相关企业,就这些地方基层党组织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积极探索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典型做法和有关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我们感到,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  相似文献   

13.
35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农村改革指明了航向,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农村金融改革……一系列深刻的变革,让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35年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吹响了改革的号角,“三农”发展迎来了又一次重要机遇。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淮安市淮阴区积极探索农村经营主体创新,在全区所属乡镇成立村级土地耕作服务社,走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土地流转之路。截至目前,全区21个乡镇已成立村级土地耕作服务社170家,实现规模耕作近15万亩,服务农户2800多户,在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科学化、产业化、集约化和服务化水平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5.
张岩 《奋斗》2008,(2):45-46
克山县曙光乡是典型的农业乡。全乡总人口23502人.耕地面积19.4万亩。人均耕地8.1亩。近年来,这个乡开始尝试土地流转新模式。通过公司化经营、反租再包和互助经营等模式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探索出了一条土地经营新模式。截至目前,全乡共流转土地15.7万亩,占总耕地的81%。  相似文献   

16.
解析土地财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财政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形成土地财政的内外因是什么?土地财政的走向如何?中国土地协会副理事长黄小虎的文章《解析土地财政》认为,近年饱受诟病的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一种工具,其实曾经对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发挥过重要的积极作用,但积弊亦深,且已成为今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17.
《求实》2021,(1):87-98
土地流转现象正普遍发生于当前乡村社会。受劳动能力分化和务工市场发展的影响,青壮年农民率先脱离农业生产,农民家庭农业劳动力出现断层,高龄老人不得不依靠流转的方式完成"土地—养老资源"的转换。而具有农业生产优势的中老年农民则在农业资本化、涉农政策的负外部性、土地细碎化的多重影响下,被迫逃离收益日渐减少的生产环节。由此,农民开始重新调整生计模式、土地预期和不同类型土地的使用方式,并形成了对稳定地租的强烈依赖。普遍发生的土地流转虽然是农民主体的自发性选择,但却包含着现今农业生产条件下"小农被迫终结"的必然性。因而,需要重新审视现今小农生产的外部环境,并对农业生产领域的相关政策作出适当的修正。  相似文献   

18.
农业补贴与土地资源价值的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以来,我们把土地资源的价值简单地等同于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实际上,土地资源总价值不仅包括经济价值,还包括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等。我国农民的土地收益也是其经济价值的一部分,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基本上没有变成农民的收入。因此,政府应在农业补贴中使土地资源价值得到全面实现,使农民收入较快提高。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但我国人多地少,家庭经营规模小,农户经济基础薄弱,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农业资源;不能统筹安排农业生产和乡村基本建设。在坚持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在坚持土地收益权归农民的前提下,通过土地向集体流转,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农业劳动力队伍,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从而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当代党员》2013,(2):8-9
牢牢牵住农业现代化的“牛鼻子” “两头跑,饿不死,吃不饱!”这句流传在开县农村的口头禅,是温泉镇东坪村农民工陈永中的真实写照。“在农村,种水稻、小麦,收入仅够维持温饱。”陈永中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