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割析现行汉语"词"的定义入手,讨论了定义汉语"词"的困难,然后从字本位理论视角,探讨了汉语"词"的字组合机制和词化程度,认为表达一个概念、具有一定约定程度的单字和字组合就是汉语"词".  相似文献   

2.
奋斗的力量     
<正>"汉语盘点2018"于前不久揭晓,"奋""改革开放40年"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奋"是有着积极意义、昂扬向上、内涵深刻、立志、激励的字,与"奋"组合的词都蕴含着正能量,如奋斗、奋进、奋发等,"奋"开头的成语充满着正气与力量,如奋勇争先、奋发有为、奋起直追、奋不顾身等。"奋"与"改革开放40年"荣登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反映了2018年中国大势和历史潮流,"浓缩"了  相似文献   

3.
《创造》2012,(1):40
如果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总结过去的2011年,你会想到什么?前不久,"汉语盘点2011"发布仪式在商务印书馆礼堂举行,通过200万名网民的开放式推荐和网络投票评选,"控"、"伤不起"、"债"、"欧债危机"分别入选为2011年国内年度字、国内年度词、国际年度字与国际年度词。  相似文献   

4.
曹植诗、赋语言生动谐美,作品中的双音语词可分为双声正格语词、同类通用语词、旁转双声语词三类。通过对其作声纽考析,可证明曹植重视双音语词声纽搭配的人为韵律组合,善于利用搭配的声响效果表现丰富多样的韵律节奏,并藉以凸现自己的言语风格。还能证明双声作为古老的韵律表现形式,对诗歌节奏形成、流变起着重要作用;并作为音韵学之所由起,在汉语音韵学史研究方面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5.
<正>"临战"一词该当何解?先看通用的字、词典对"临战"一词是如何解释的。《说文解字》"临"字解:临下也,从卧。《汉语成语词典》中有"居高临下"、"临别赠言"等。《新华字典》中"临"字有如下解:1.到,来:喜事临门、  相似文献   

6.
<正>汉语从诞生到现在,历经嬗变。我们日常用语中的许多字、词,其现在的含义已与当初有天壤之别。让我们回到源头,追寻这些字、词的原始语义,及其演变过程,来一次有趣的文化之旅。"笨蛋"原来并不笨今天,"笨蛋"等同于白痴,是指智商极其低下的人。不过在古代,称呼一个人为"笨蛋"和智商却毫无关系,"笨"甚至  相似文献   

7.
"锢露"(gù·lou)指用熔化的金属堵塞金属器物的漏洞。这个词在上世纪60、70年代仍活跃在人们的口语中,是通行于北方方言区的俗语词,多见于历代笔记小说中,现代各大辞书也均有收录。尽管"锢露"一词书写形式各异,但释义基本相同。我们利用文献资料和现代方言材料相结合的方法,对"锢露"的词源进行了考释,认为"锢露"即"锢"字反语。后来受到汉语"字必表义"传统的影响,加之脱离语源环境久远,"锢露"被重新分析为动宾关系合成词。通过对其历史线索的梳理,补充并纠正了现代辞书对"锢露"一词注音和释义的缺陷及失误。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8,(16)
正最近微信上流行一个段子,标题叫《12个最内涵汉字,道尽人生真谛》,说的是拆字的奥妙。比如"劣"字是"少"字下面放个"力",比别人少出力,必然差人一等,这一拆一解,让人叫绝。字如此,词亦如此,一些耳熟能详的词经过"分割"、拓展,也会有不一样的味道。过错在组织部门从事基层党建工作三年多时间,对一些词的理解就有了自己的一些体悟。比如,在形容工作分寸的把握上,有一个词堪称经典——"过错"。你既可以把它  相似文献   

9.
杨晓波 《理论月刊》2012,(10):77-80
上世纪末汉语诗界"字思维"大讨论中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将"字思维"等同于"字象",理解过于狭隘;二是割裂了"汉字思维"与"汉语思维";三是夸大了汉字表意性在诗歌中的作用。故本文认为"字思维"是一种以单音节汉字为基本单位,音、义、形三者在意合建构机制下相联系、相制约的诗性思维方式。该思维方式决定了汉语诗歌的形式、内容与风格。而这种"字思维"随着汉语的欧化与白化,在新诗中已逐渐消解。  相似文献   

10.
宗世海、刘晓露二先生《汉语三字习语的隐喻分析——兼评〈现代汉语三音词词典〉》一文,对《现代汉语三音词词典》作出了有欠客观、公正的批评。对此,有必要根据该词典的实际情况,结合此类词典编撰的一些原则与常例,提出商榷。学术批评应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胡琳  张显成 《求索》2015,(2):164-168
上古汉语具有"家畜猪"概念的词主要有三个,即"豕"、"彘"、"猪"。这三个词分别来源于上古方言和共同语,它们的共存体现了古汉语的层次性,它们的历史演变则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局面。根据出土简帛材料,这三个词的竞争始于战国末期。到了秦代,由于语言政策的变化,"彘"成为官方认可的正式用词,而"猪"则被禁止使用。这一变化使得"猪"在秦统一后突然在文献中消失,直至东汉才恢复使用。但由于"猪"一直作为通语活跃在口语中,因此最后取代"豕"、"彘",成为表示"家畜猪"的唯一形式。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学的载体。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对各种文学形式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诗歌是一种与语言的音、韵联系密切的文学形式。音韵学的发展对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中英两种语言的不同,又使得两种语言所表现出来的诗歌的音韵和格律各有千秋。根据汉语语音特点,自古以来汉语最小的基本结构单位"音节"是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这就决定了汉语诗律得由音律、声律和韵律三大要素组成。  相似文献   

13.
浮世绘     
《民主与法制》2013,(1):5-5
“梦”当选年度国内汉字 “汉语盘点2012”于去年12月20日揭晓,“梦”“钓鱼岛”“衡”“选举”分列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困际字、阂际词。“十八大”“正能量”等入选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  相似文献   

14.
<正>每个汉字都有其幽长古远的历史、深刻隽永的内涵,而一个"和"字就更不一般。上海世博会,既被"和"字说全说透,世博会也开创、丰富了"和"字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15.
郭猛 《传承》2012,(12):72-73
互训是《说文》中重要的训诂方法,段玉裁以大徐本为底本,参照小徐本,从文字、音韵、训诂等不同方面对《说文》互训进行了精细的校勘和注解。以许慎原著和段注为底本来探究汉语互训字的变化,需要回归到义位的层面,结合书证考证其发展。义位的考查既可以探究先秦词汇的使用面貌和同义词自身的演变规律,又可以把握现代汉语部分双音节词的成词规律。大徐本和段注改字后形成的互训字,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凝结成96组双音词语。限于篇幅,随机选取"更/改,祭/祀,珍/宝"3组,依据书证对它们义位的发展与成词规律做历时的考查。  相似文献   

16.
唐代五、七言诗对仗式比喻中的比喻词"疑"功能突出,用法灵活。在五言诗和七言诗中它可以出现在除最后一字之外其他任何位置上。"疑"可以和其他比喻词,如"似"、"如"、"若"、"作"、"成"等在五、七言诗的上句和下句中交错对举、组配使用,形成具有语言形式美的对仗式比喻。用"疑"作为比喻词组构比喻,在唐代五、七言诗中较为常见,但学界有不同看法。文章通过对150组由"疑"和其他比喻词交错对举、组配使用所形成的对仗式比喻的考察,说明"疑"具有比喻词性质且有和其他比喻词功能趋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包容作为价值取向,具有丰富的内涵。下面从"一致而百虑"、承认差异性、化解社会矛盾、有限度的自由等四个角度探讨包容的多重内涵。从字面上看,包容一词由"包"和"容"两个字组成。它的含义可以从"容"和"包"两个方面来界定。第一是要"容"。"容"指两个意思:一是承认多样性和差异性,宽容差异性,容忍多样性;二是要让这些多  相似文献   

18.
丁崇明 《思想战线》2002,28(5):123-126
汉语绝大多数修饰式词是偏正型的。大多数藏缅语、侗台语、苗瑶语形容词性语素在中心语素后。汉语、藏缅语“名语素 +名语素”构成的修饰式复合词一般是修饰性语素在前 ,侗台语和苗瑶语部分语言名语素构成的修饰式复合词是修饰性语素在后。有的语言修饰式复合词有偏正型 ,也有正偏型的。支配式的复合词构词差异与这些语言主要语序有关。一般有补充式词的语言是有补语的语言 ,但有补语的语言不一定有补充式词。假设补语产生于补充式词前。  相似文献   

19.
以《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神髓》等经典著述传播史为线索,考证日语和汉语译文中的译词衍变可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语范畴词Productionsweise,经过英文mode of production,进入日语后,日本社会主义者以之前对译production的中日共创汉字词"生产"为第一语素,先后与"组织""制度""形态""方法"组词,以之对译经典作家生产方式范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开始使用"生产形式""生产方式"术语,并逐步把"生产方式"统一为Productionsweise和mode of production的定译词,最终生成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范畴。这一定译词超越了此前各种译法,深刻地把握了生产方式原著范畴的精深之处。  相似文献   

20.
离合词是汉语里特有的一类词,也是汉语本体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与中文信息处理的一大难点。就根植于汉语事实,对现代汉语离合词进行周遍性调查,提出现代汉语离合词分为典型离合词和非典型离合词,将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分析现代汉语离合词,对现代汉语离合词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定性分析,为判定现代汉语离合词给出了确切的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