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夏燕 《观察与思考》2009,(14):16-21
人人都讨厌垃圾,人人都制造垃圾。垃圾问题,可以说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史的一个“世界难题”。近日。因为垃圾中转站的建设问题,杭州若干小区的居民“联手”采取了抵制行动。此“事件”引起了各界关注,一时成为“热点”。不管小区居民的行动有无道理,也不论政府要建垃圾中转站的对与错,无法摆脱的城市管理者的“城市垃圾之困”,再一次进入我们观察记者的视野……  相似文献   

2.
李华 《今日浙江》2013,(4):44-45
一大早,洁白的垃圾车从李家桥社区和睦院载着垃圾开走了,地面不留下一点污水和垃圾。如此经过几个小区,车上装满了垃圾,直奔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这里,鹤岭飞云,钢雕艺术巍然耸立;天池映碧,水草繁茂,天鹅引颈。谁能想象,一个"臭气哄哄"的垃圾场会成  相似文献   

3.
从1996年开始,小区里多了一些垃圾桶.这些垃圾桶三个一组,分别容纳着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这边分开,那边又混起来,这事儿挺费工."李大爷私下嘟嚷着.  相似文献   

4.
据统计,2008年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672万吨,日均产生量1.84万吨;且每年以8%~10%的速度逐年增加。城市垃圾快速增长已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四大环境污染问题之一。垃圾的大量产生已严重影响了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身心健康,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难题。  相似文献   

5.
正龙潭街道在城市环境建设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垃圾分类工作,首先是在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设立了专门的指导员和督导员共同合作指导和监督垃圾分类的效果,给参与垃圾分类的住户居民发放"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卡"。在实践中,将垃圾分类的流程逐渐规范为"街道统一指导、居民源头分类、楼外集中投放、部门分类收运、月底积分兑换"的"龙潭模式"。  相似文献   

6.
"垃圾分类搞得好,社区环境Hold住",这是北京市丰台区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的居民们从垃圾分类获得的最大的好处——干净整洁又绿色环保的社区环境。社区居民一谈起垃圾分类就赞不绝口,"如果说垃圾分类是场战斗,那么社区就是这场战斗的前线阵地,只要把社区垃圾分类拿下,战  相似文献   

7.
固体废物有多种分类方法 ,我国从固体废物管理的需要出发 ,将其分为工矿业固体废物、有害固体废物和城市垃圾三类。城市垃圾主要由生活垃圾组成 ,生活垃圾主要由居民生活垃圾、街道保洁垃圾和集团垃圾三大类组成。一般来说 ,工业、商业及机构所产生的有害及特殊垃圾不包括在城市垃圾中。本文主要探讨青岛市四方区城市垃圾现行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综合管理对策。1 青岛市四方区城市垃圾现状1.1 垃圾产量及构成特点  青岛市四方区城市垃圾人均年产量 4 40kg左右。其构成特点为无机物含量高于有机物含量 ,不可燃成分高于可燃成分。有机…  相似文献   

8.
2000年7月菲律宾一场暴雨导致垃圾山倒塌活埋了数百人,印度的圣河早已沦落为"垃圾河",即便在欧美的大城市,也不乏居民区与垃圾场为邻的景象。国家建设部2006年调查表明,全国600多座城市,有1/3以上被垃圾包围,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5亿平方米。据统计,截至2010年中国97%的城市垃圾无法处理,只能堆放或填埋,中国城市因垃圾造成的损失每年在250亿到300亿元,而若回收利用,则可以创造出2500亿元以上的产值。由此可见,生活垃圾问题已成为全球性  相似文献   

9.
2011年,北京市东城区在巩固45个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在63个居民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达标工作,108个小区将达到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居住小区标准,涉及居民近6万户,占全区小区总数的39%。2010年,东城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45.05万吨,比2009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组分变化和各组分理化性质的分析 ,建立了垃圾理化指标的计算方法 ;并经过对长期试验检测所得数据的研究 ,找出了影响垃圾失水率的主要原因和垃圾失水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正六里屯街道位于朝阳区中部,属于城乡结合部地区,具有流动人口多、老旧小区多的特点。区域面积4.4平方公里,共有居民121044人。辖区内有朝阳区环卫中心所属的垃圾楼4个,已全部进行分类改造。街道自2009年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已有77个小区通过了市级验收,垃圾分类小区基本实现地区百分之百全覆盖。  相似文献   

12.
家里有两年以上小垃圾桶(包括废纸篓) 的家庭挺多,但是有里有两个以上不同类型的垃圾桶,就是说在家庭里把垃圾分类存放的家庭恐怕就不多了。在北京市建功南里小区,每个家庭的厨房里都并排摆放着两个垃圾桶,一个存放生物垃圾,如烂菜叶子、剩饭剩菜等;另一个则存放可回收的非生物垃圾,如废纸、废塑料、玻璃等。 要说建功南里小区的居民生活与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那就是这个小区的居民更注重环境保护。他们不仅实行垃圾分类,还普遍使用节水龙头、节能灯泡,带来的结果当然是这个小区更干净、更卫生,也更文明。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建…  相似文献   

13.
正垃圾分类是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关键小事",不仅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自2020年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全面实施以来,北京市迅速进入社会总动员状态,上下同心,全民行动,凝聚起共同推进垃圾分类的强大合力,营造出"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浓厚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个月来,柳州市柳北区钢城街道7个社区的居民们都能感受到小区的变化:车辆无序占道现象少了,垃圾随处丢的现象少了,走路踩到家禽"埋雷"现象少了……小区告别昔日的脏乱差,变得靓丽舒适。这一切得感激"社区党员议事会",他们都自豪地说。长期以来,老旧小区居民在小区饲养家禽、绿化带圈地种菜、车辆占道等问题一直以来都在困扰居民的生活,虽然在以往的创城创卫活动中每次都进行清理,但由于没有发挥居民自治作用,环境头天治理干净,次日脏乱差又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15.
薄茹 《北京观察》2010,(11):11-13
<正>随着城市发展与人口增长,生活垃圾处理与消纳已经成为困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多年来,各界政协委员针对"加强垃圾回收处理、推进垃圾分类的工作"提出几十件提案,其中钟和等7位委员联名提出的"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提案,为厨余、生活垃圾减量和分类工作出谋献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上海城市生活垃圾产出量不断增多,进一步加强居民垃圾收费研究,探索完善城市垃圾收费体系,十分必要而迫切。文本在分析国内外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1-28]的基础上,主要研究适合上海市的垃圾收费模式,以达到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化  相似文献   

17.
精细化治理是面对复杂化社会下城市治理所必然遵循的转型之路,也是城市善治的体现。垃圾分类与精细化治理的实施互促共进,前者是实施精细化治理的应然之举,也是检验精细化治理水平的显示器;后者为垃圾分类提供了新的契机和理论遵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推行的困难可归因于相关主体责任缺失,既有地方政府"主导者"角色缺位,也有社区居民"执行者"环保意识、分类意识不强;另外,非政府组织参与能力有限、分类成本过高导致企业等市场主体消极履责等因素也不容忽视。推进城市生活垃圾有效分类,建设绿色美丽新城市,亟待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居民、非政府组织、市场主体、城市社区等"利益相关者"各司其职,即"多元共治"。其中,地方政府承担起"主导者"责任;居民应增强分类主体意识;非政府组织需提升参与城市垃圾分类的能力;市场主体则需强化参与垃圾分类的社会责任;城市社区应发挥垃圾分类的"主场优势"。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办发〔2012〕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一二年四月十九日"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为提高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根据我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现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组织编制了《"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的目标、主  相似文献   

19.
傅阳 《江苏政协》2013,(2):32-32
<正>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建设量增大,建筑垃圾急剧增加。尽快采取措施,缓解垃圾围城现状,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已经迫在眉睫。目前,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主要为:一是堆场面积缺乏。建筑垃圾处理过程中,需要企业有足够的堆场,而目前一些城市开展资源化利用的墙材企业用地规模都较小,无法满足建筑  相似文献   

20.
一、基本现状 中国垃圾处理起步较晚,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较低,曾出现垃圾包围城市的严重局面。近年来,中国环境卫生行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使城镇垃圾处理水平提高,垃圾包围城市的现象有所缓解。据1994年统计,全国城市共有环卫职工约38万人,拥有各种环卫机械约34400辆,垃圾处理率达35.8%,建成无害化处理场609座,垃圾的无害化处理能力和处理率近几年来增长十分显著。中国主要城市都建立了环境卫生科研机构,开展了城市垃圾处理技术、设备的研究工作。“八五”期间国家即拨款近千万元,贷款数千万元用于开展城市垃圾堆肥、填埋、焚烧及资源化利用的科研、开发和示范项目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