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治疗牲畜骨折、屈腱断裂等病时,采用塑料夹板代替石膏绷带或竹、木夹板固定患肢,效果较好。方法是:取直径5~10厘米的塑料水管,用锯从中间纵行锯开,制成夹板。其宽度和长度根据患部的粗细和长短而定。患肢整复后,先将夹板在火上烤至变软,并于其两端垫上棉花;再在病畜患部垫上两层纱布,将夹板趁热贴于患部,用手按压好,以铁丝捆紧即可。由于塑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用自行配制的苯甲酸水杨酸合剂、10%碘酒、汽油、30%醋酸和苯甲酸水杨酸石碳酸复方软膏、苯甲酸水杨酸硫磺复方软膏、苯甲酸水杨酸冰醋酸过氧乙酸复方软膏,治疗家兔皮肤霉菌病,取得了显著效果。试验方法 ①将1~4月龄病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第1组用苯甲酸、水杨酸合剂直接涂擦患部皮肤,前3日每日1次;以后隔日1次;第2组用10%碘酒涂擦患部,隔3日1次;第3组用30%冰醋酸液涂擦患部,隔3日1次;第4组用汽油,隔4日1次;另设对照组2只病兔不予治疗。详细记录症状,连续治疗20天,4~5天检查1次。②将2月龄病兔随机分3组,前两组每组11只,第3组10只。第1组用苯甲酸-水杨酸-石碳酸复方软膏直接涂擦患部皮肤,隔1~2日1次;第2组用苯甲酸-水杨  相似文献   

3.
鸽骨折主要是人为机械致伤 ,处理不当常引起局部肿胀、化脓 ,特别是珍贵的种鸽其损失较为严重。笔者用一枝蒿伤显止痛膏治疗鸽骨折 ,方法简单、经济实用。方法 将病鸽令一人徒手保定 ,充分显现骨折部位 ,然后仔细剪去患部羽毛 ,用 70 0mL/L酒精棉球反复擦拭。经清除污物和消毒后整复骨折部位 ,手法要轻柔 ,再用一枝蒿伤湿止痛膏在患部周围缠绕成纺锤形固定 ,一般缠绕 4— 5层 ,松紧适度 ,或者间隔 5d重新换药 ;对病鸽骨折整复后需单独笼养 4— 10d ,其间严禁放飞和用于配种。  效果 笔者用一枝蒿伤湿止痛膏治疗鸽骨折 32例 ,其中翅…  相似文献   

4.
关节捩伤是在外力作用下,关节韧带、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组织的闭合性损伤,是使役用牛的一种常见病。对于水牛的关节捩伤,过去我们多采用在患部周围及有关穴位注射药物的方法来治疗。但治疗效果较差,疗程也较长。不少病牛因长期不愈而失去耕作能力被过早地淘汰。从1979年起,笔者用关节腔注射强的松龙的方法治疗水牛关节捩伤14例,治好11例。其中有的病例病程长达一年,曾用多种方法治疗未愈。而用此法治疗在短期内收到显著效果。现将治疗方法和有关病例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5.
有些马骡因使役过度,较长时间在硬而不平的山路上行走,致使腱牵引过度,腱束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因而发生以浆液渗出为主的炎性浸润,屈腱变得肥厚,弹性降低,导致腱短缩,发生急性指(趾)浅屈腱炎的症状。站立时病肢伸于前方,掌侧面呈明显的弥漫性肿胀,局部温热。按压患部屈腱有疼痛反应。运步呈明显的支跛。  相似文献   

6.
长毛兔脱毛癣也叫秃毛癣,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本病多发生于两侧大腿部,如不及时治疗可蔓延到两侧肩胛部以至全身。其治疗方法是:①可用灰黄霉素片内服,成年兔每公斤体重每天25毫克,连服10天。②取兽用敌百虫2克、煤油198毫升,混合溶解成2%溶液擦涂患部,1~2次即愈。③苯甲酸12克,水杨酸12克、凡士林100克,加热混匀,即成水杨酸软膏,涂擦患部2~3次即愈。④在患部涂一层肥皂,一周后即可生长出新毛。  相似文献   

7.
笔者近年来用地骨皮散治疗牛疥癣166例,治愈率达100%。 治疗方法 首先将患部剪毛,温水洗净晾干后搽药;地骨皮散的组成:地骨皮100克,硫黄100克,蛇床子50克,枯矾52克,共研细粉,花生油(或豆油)500克煎开,温后混合,患部涂搽;间隔2~3日再涂搽一次,即可痊愈。 病例 莱西县望城镇西贤都村在1981年3月有8头耕牛发现疥癣病,其症状是,病初在被毛稀少处皮肤发红、发痒、脱毛,有小疙瘩,破溃流黄水,结痂,皮肤增厚粗糙或皱褶,随后蔓延到肩部、背部及全  相似文献   

8.
菌毒敌治疗疥螨病自1988年以来,作者对患疥螨的病畜,采用市售菌毒敌制剂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临床症状及诊断病畜患部皮肤发红,剧痒,经常在墙角或柱栏等处磨擦,进而皮肤出现小结节,形成水泡,破溃后结痂、脱毛。严重时皮肤变得粗糙干裂,出现食欲减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院畜牧所采用硫磺、植物油合剂治疗顽固性牛皮癣20余例,效果良好,均一次治愈。 方法 取硫磺20g,植物油200ml。先将植物油熬开,待油沫消翻开后,把硫磺加入油内不断搅拌,成粥状。冷却20分钟后,便呈酱油色透明液体,粘稠度和蓖麻油相似。用毛刷涂在患部即可。  相似文献   

10.
西藏日喀则地区家畜疥癣病流行严重,采用藏兽医验方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方1:狼毒200克,硫磺100克,雄黄100克,轮叶棘豆150克,土大黄150克,花椒50克,混合共研细末后,用青油300克调匀涂搽患部,每日一次。涂药前应清洗掉干痂。  相似文献   

11.
处方和用法 酒精50毫升,精制敌百虫粉50克,豆油50~100毫升。先将精制敌百虫粉与酒精溶解后,再加入豆油适量,共混合为乳黄色溶液。每天涂于患部一次,每次只涂患部的三分之二。 注意事项 酒精可用白酒代替;豆油可  相似文献   

12.
牛蹄病(腐蹄病、蹄冠炎、蹄部创伤感染)在我场每年发病率达15~20%,用普鲁卡因青霉素在患肢系部皮下注射,取得显著效果,治愈率100% 症状 患肢系部有热红肿痛的炎症反应,表现跛行。严重者患部化脓,并有体温升高、奶量下降、食欲减少等症状。 治疗方法 固定患肢,对轻症清除污物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溶液冲洗,再用5%碘酒将患部及系部充分消毒,涂布鱼石脂,然后将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单位用5毫升注射液稀释,注入患肢系部皮下1~2次;对重  相似文献   

13.
我们用气针疗法治疗牲畜神经麻痹、肌肉萎缩、扭伤、闪伤、风湿症等,获得了较好效果。 穴位:前肢上部:外侧在肩胛部皮下或抢风穴处,内侧在腋正中,针体向后上方,肘头部针体向前上方,刺入5寸左右。后肢上部:外侧在膝关节外后方,内侧在内股部,均在皮肤疏松处。四肢下部:患部周围。  相似文献   

14.
笔者用中西兽医结合方法治疗耕牛臂神经丛损伤,取得满意效果。 具体治法 选定患部的抢风穴、膊尖穴、膊栏穴、肩井穴消毒后,取25%葡萄糖40ml加VB_1 1g等份注入4穴中,每日1次。0.25%普鲁卡因以每公斤体重1ml量1次静注,隔日1次。跌打丸每日2次,每次10粒用50~100ml白酒为引。一般  相似文献   

15.
1999年68月,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某镇2户牧民的178峰骆驼暴发了以患部皮肤奇痒、出血、蜂窝织炎及皮下和肌肉出现脓疱为特征的传染病。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病。1 流行情况1998年10月,某镇2户牧民的178峰骆驼中陆续见有12峰骆驼散在出现皮肤脓疱,经用来苏儿涂擦患部后逐渐好转,停药后又复发。1999年68月,该2户牧民骆驼有120多峰发生本病,发病率为67.4%,死亡率为1.1%;3岁龄以上骆驼几乎全部发病,无性别差异;对病驼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多数痊愈,反之病情加重或死亡。据调查,当地牧民的骆驼自承包以后10a多从未进行过药浴,该病及外寄生虫病时有发…  相似文献   

16.
症状 四肢蹠掌部肿胀,无毛、结一层黄痂。炎灶初起为圆豆大,随之扩展大部蹠掌,此时动物疼痛发痒不安,行动不便,喜欢蹲食槽内,吃食减少,逐渐消瘦。 治疗 ①固定兔的四肢。②用5%碘酒消毒患部,并清除四周被毛和痂皮。③用青霉素软膏均匀涂在患部,并用纱用包扎固定。④每周换药2次,结果轻者2~3周痊愈,重者4~5周痊愈。  相似文献   

17.
马骡过敏性皮炎(马蠓咬过敏性皮炎)是南方马骡中的季节性疾病。一旦得病,年年复发,不易根治。我们经过二年的实践,用石蜡油(或食油)溶解精制敌百虫粉治疗此病,收到很好效果,已治疗马骡4匹,均当年治愈。 (一)具体方法 精制敌百虫粉20克、石蜡油(食油) 300毫升、水200毫升。先用水将敌百虫粉溶解,后加入石蜡油(食油)充分摇晃均匀,用粗铁丝或竹棒捆上棉花纱布,蘸敌百虫油溶液涂于患部,每天或隔  相似文献   

18.
旋疮,即坏死杆菌病。圈在一起的猪,常因互相打架,以致咬伤,并迅即感染成旋疮。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病灶可出现在体表任何部位,尤以耳后、颈部、颜面和后肢处较多。表现皮肤局部溃烂,皮下组织形成脓肿,有的疮口大至10厘米以上,深可达骨组织附近。患部臭味很大,若不及时治疗,常导致败血症而死。  相似文献   

19.
猪疥螨病是对猪生长危害严重的皮肤病 ,治疗药物较多但疗效不一 ,笔者用螨净和阿维菌素进行了治疗效果比较试验。治疗试验 选择某养猪场体重 10— 75kg患疥螨病猪 43头 ,分为 3组 :第 1组 11头 (发病较严重 ,皮肤破溃约 1/4—1/3) ,将阿维菌素片研碎 ,按 0 .2mg/kg体重剂量于清晨空腹时拌料投喂 ,间隔 7d再给药 1次 ;第 2组 11头 ,将猪体用肥皂刷洗后清水冲洗、擦干 ,用 1∶40 0倍稀释的螨净擦洗患部及周围皮肤 ,4d后重复 1次 ;第 3组 2 1头 ,猪体用 1∶40 0倍稀释的螨净喷雾 ,间隔 3d用药 1次 ,连续用药。治疗同时对猪舍及用具以…  相似文献   

20.
笔者从1980年起试用祖师麻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马骡风湿病17例(地方马6例、军马骡11例),效果良好。 药物 人用祖师麻注射液,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医院制。 穴位选择:根据患部共各选两组穴位。背腰风湿病第一组百会配腰前,腰后,第二组腰中配肾俞、肾棚;臀股风湿病第一组百会配大胯、邪气,第二组巴山配小胯、汗沟。 方法与剂量 穴位注射,两组穴位轮流用药,每日一次,每次一组,五次为一疗程,可连用2~3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