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本轮金融危机的爆发,依赖外需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能再持续下去。因此,扩大内需已经成为“十二五”我国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新华社近日播发的文章强调,面对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失衡矛盾,扩大内需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调整经济结构的首要任务。作为扩大内需的一个战略重点,“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借助城镇化进一步拓展持续发展的空间。多位专家认为,我国所处的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将为扩大内需提供巨大和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如何更合理地“分蛋糕”。收入分配问题,关系着当前扩大内需政策能否有效启动,影响到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更事关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明显.尤其是对工业经济的影响范围最广、程度最深。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潜江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迅速行动.政企联手,认真研究解决工业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顺利“过冬”.取得初步成效.全市没有一家企业倒闭.工业生产逐步恢复稳定.一批企业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实现了结构性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就业是民生之本。加入世贸组织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将首先反映在就业问题上。党中央国务院对就业问题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两次提到“就业”问题,一是提出“要把扩大内需同增加就业结合起来”, “形成扩大内需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二是提出“必须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政治高度,把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的工作抓紧抓好”,“把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摆在突出位置”。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深入研究和充分估计加入世贸组织对我省就业的影响,未雨绸缪,趋利避害,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切实…  相似文献   

5.
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既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总结,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和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深刻认识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的历史必然性和根本价值取向,找准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就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能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钟瑛 《北京党史》2023,(6):12-16
全面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化解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和矛盾的重大举措,对解决中国结构性、体制性问题产生着决定性影响。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卓越实践和显著成效在国内外得到广泛认同和积极评价,并为后续改革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宝贵经验,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中国经验的有益借鉴。中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机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刘新民 《奋斗》2005,(11):50-52
依靠和扩大内需是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战略决策。1997年以来,我们通过扩大内需,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需求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在国际市场不断波动的情况下,“十一五”期间,我们更要深刻认识扩大内需的战略意义,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8.
彭开剑 《廉政瞭望》2010,(10):60-60
“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经两周年,作为震中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自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工作以来,州委、州政府按照中央“向群众交一本明白账”和省委“公告天下、取信于民”的要求,坚持科学重建、依法重建、阳光重建、廉洁重建,把监督检查工作作为整个灾后重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金融危机正在由局部向全球蔓延.由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由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领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经济危机的实质是发展的结构性失衡,是对经济秩序、产业结构、企业主体的刚性调整。“危”、“机”是一对孪生兄弟。挑战与机遇并存。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都在作深入思考并积极应对.我国也对宏观经济政策作重大调整.把稳健的财政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把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采取扩大内需的措施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当前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根本性措施。进入90年代特别是“九五”以来,福清市的经济结构正朝着不断优化的方向迈进。预计到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204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17:56:27。福清正在走出传统农业大县的发展轨迹,初步形成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国内结构性买方市场的初步建立,我市各大产业规模效益问题日渐凸显,产品品牌质量优势未尽发…  相似文献   

11.
<正>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统筹”一词多次出现。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把握好“六个统筹”。  相似文献   

12.
十八大提出必须以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城镇化发展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内需的强大动力,是中国经济复苏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推进城镇化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扩大内需,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利于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把握城镇化发展蕴含的巨大机遇,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陈新年 《前线》2012,(2):19-21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一次把扩大内需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并要求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继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以下简称“扩中”)之后,“扩中”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朱红光 《世纪桥》2009,(1):23-24
我国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能完全适应农民的实际需要,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形象工程”和“政缋工程”是建了又建,修了又修。而“民享工程”和“民富工程”则是严重的缺失。本文就从经济利益运行层面和政治制度建设层面对上述问题作出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制度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文章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紧迫性、必然性和可行性,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总抓手,是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必由之路,是巩固执政之基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辽宁要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辽宁篇章。  相似文献   

17.
去年底迅速火起来的高频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毫无悬念地被列入了2016年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不再停留在“讨论”或是“热议”阶段,而是真真正正吹响了全面行动的号角。  相似文献   

18.
《新长征》2009,(6):F0003-F0003
在国家扩大内需宏观政策大背景下,我省电力部门正全力以赴,力争提高自动化水平,全面推进“十一五”后3年电力实施规划。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5月,在扩大内需和灾后恢复重建等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全省经济呈现恢复回升的良好态势。“同时,我省在扩大内需和灾后重建两大主要因素的推动下,全省经济显露出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趋势。这一态势令人欣慰。”省统计局综合处处长熊建中说。  相似文献   

20.
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更加有力的措施。同务院高达4万亿元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提升了人们对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信心,各地政府迅速行动,纷纷出台了扩大内需政策的有关措施。其中,加快“民生工程”建设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