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味儿绍兴     
鲁迅先生在书中描写过的很多人很多事,都仿佛活在我们的心里梦里……童年鲁迅游戏的乐园——百草园,少年鲁迅就读的学堂——三味书屋,还有鲁迅小说中的咸亨酒店、孔乙己、好吃的“茴香豆”,以及绍兴的社戏和乌篷船……  相似文献   

2.
绍兴的咸亨酒店是当年“孔乙己”常去喝酒的地方,那“多乎哉?不多也”的茴香豆也很诱人。我有幸光顾过一次。这家酒店设于东昌坊(今鲁迅路)西首,在鲁迅故居的斜对面,是坐南朝北的三间门面,黑瓦粉墙,房檐低矮,“咸亨酒店”的白底黑字大招牌挂  相似文献   

3.
李涛 《当代广西》2010,(11):52-52
到今年,绍兴建城已有2500年的悠久历史。提起绍兴老街,最有代表性的当然是鲁镇。在鲁镇,最吸引人的当然要数多次出现在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成亨”二字,源出于《易经·坤卦》句“品物成亨”,意为“少长成集,群贤毕至,财运亨达”。“成”意为全、都,“亨”即亨通,寓意是大吉大利。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小说语言向来就以质朴精炼见长,从不用华丽的词藻和冗长的描写,短篇小说《孔乙己》便是佐证。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从语言的角度来观察分析文学作品,也是赏析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来看《孔乙己》的开篇描写:“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寥寥数语,平铺直叙,从而交待出孔乙己活动的重要场所。曲尺是大家熟悉的东西。以曲尺状其形,即省笔墨,又容易为读者所了解。在咸亨这个小小酒店里,这曲尺形的大柜台是社会地位不同顾客的分界线。阔绰的长衫主顾可以“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  相似文献   

5.
梦里酒香     
文人嗜酒,自古蔚然成风。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即便穷困潦倒也依然到咸亨“排出九文大钱”品二两绍兴黄酒,从这个典型可见一斑。 酒因名人而名,美也随名人醉后的风雅举止挥发得淋漓尽致。李白醉酒美在飘逸,贵妃醉酒美在妩媚,李清照醉酒美在一种深沉的忧郁,而杜子美醉酒的美则无疑使人感受到一份地地道道的真实的忧伤与悲  相似文献   

6.
<正> 从解放路折入鲁迅路,两旁店铺林立,令人奇怪的是,这店名全都似曾相识。鲁迅路口一店铺名曰:“闰土土特产”,闰上系何人?鲁迅少时朋友,鲁迅作品中多次出现。往前街南,在一树树腊梅掩映下,一个古色古香的店面凸现出更加熟悉的名字:“阿 Q 酒店”。好个阿 Q,如今真地阔了起来,开起酒店来了!再往东,一溜儿店面,竟然都是孔乙己的:店名分明是“孔乙己土特产”、“孔乙己酒家”、“祝福艺苑”、“未庄食铺”、“华老栓土特产”,甚至还有“阿贵酒店”,“阿 Q 服饰”。这真是一个奇妙的景象,这些店铺  相似文献   

7.
《孔乙己》是鲁迅最喜欢的短篇小说。他在文中塑造的孔乙己的这个艺术典型,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不久前,我在浙江宁波天一阁查完资料后,来到绍兴,特地到鲁迅中路283号咸享酒店去寻找当年孔乙己的影子,并亲自体验一回孔乙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茴’字有四种写法”,这句曾使孔乙己在咸亨酒店柜台旁大遭酒店小伙计白眼的话,至今仍被一些智者讥为“昏话”(见某报文学副刊《从“茴”字有四种写法说开去》一文)。其实,从职业特点看,孔乙己不过讲了句“实话”和“师话”,因为“茴”字确实有四种写法,而传授这些写法也确实是教书匠们的职责;从潜在动机看,孔乙己也不过是讲了句“曲话”和“屈话”,这位因囊中羞涩而只配站着喝酒且只配以茴香豆下酒的老先生,为了找回一点点心理平稳,不得不借眼前的茴香豆为题曲意发挥,以屈尊地去寻求一个小孩子对其自身价  相似文献   

9.
访鲁迅故里     
终于有机会造访我向往了二十多年的绍兴了。对于造访绍兴,那份期待,那份虔诚,那份好奇,一切皆源于鲁迅。在鲁迅笔下,绍兴一次次呈现出它的古朴、它的厚重、它的挥之不去的人文气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乌毡帽和乌篷船、故乡的社戏、咸丰酒店的茴香豆……这些事物,通过鲁迅的笔触,以其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吸引着人们走进绍兴,走进鲁迅当年生活过的土地,感受她特有的风情,解读她特有的文化。去的那天,天公并不作美,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隔着车窗玻璃和雨帘,街上的景色似真似幻。导游像背书似的,一会儿叫我们向左看,说这是鉴湖女侠的倩影,为…  相似文献   

10.
云南大学中文系全体师生集会,隆重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学校领导出席了会议。中文系主任张文勋在会上作了题为《学习鲁迅振兴中华》的讲话。他阐述了在向四化进军的今天纪念鲁迅,学习鲁迅的重要意义。号召全体师生学习鲁迅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他为人民的解放而勇于献身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崇高品质和思想觉悟;学习鲁迅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坚持真理,严于律己的战斗精神;学习鲁迅热爱共产党,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曾经说过:他的心和鲁迅是相通的。的确,毛泽东最了解鲁迅。不论在鲁迅生前或者逝世以后,他对鲁迅的生平、思想和著作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在《论鲁迅》、《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光辉著作中,对鲁迅作了崇高的评价和科学的论断,对鲁迅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层管理干部是酒店的核心力量 ,是酒店管理架构中承上启下的关键 ,肩负着传达贯彻酒店领导班子决策与带领员工完成各项工作的重要使命 ,可谓重任在身。如何做好工作 ,不辱使命 ,笔者认为 ,中层管理干部要做到“五讲”。一、对酒店讲忠诚对酒店讲忠诚 ,就是把内心深处对酒店真挚的爱化作立志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酒店未来与发展的力量。作为中层管理干部 ,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从维护酒店的形象与大局出发 ,时刻树立“酒店光荣我光荣 ,酒店衰败我可耻 ,我为酒店争光荣”的意识。做到有损于酒店的话不说 ,有损于酒店的事不做。对酒店讲忠诚 ,就是…  相似文献   

13.
从寿镜吾的信谈鲁迅曾于1908年从日本回国寿镜吾,名怀鉴(1849—1930),是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老师。鲁迅对他一直很恭敬,他对鲁迅也很关心。据《鲁迅日记》,他们在1923年还相互通信。可惜,这次通信没能保存下来。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只有《鲁迅日记》上没有记载的寿镜吾给鲁迅的另一封信(原件现存绍兴鲁迅纪念馆)。这封信写于“五月朔日”,信面写着: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先生的文章与思想,已经被长期困在一种诠释模式里,后来研究鲁迅的人“斤斤计较”,一天到晚根据鲁迅的著作“核对”鲁迅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鲁迅逝世后,出现了大量以"鲁迅与青年"为主题的纪念、回忆文字,这在有意无意中重构了鲁迅形象及其与青年的关系,缘于许广平的特殊身份,她成为"鲁迅与青年"主题的重要书写者。总体来看,许广平对"鲁迅与青年"主题的书写经历了由日常化到逐渐主流化的历史过程。而在鲁迅与青年的关系上,鲁迅形象也随之经历了青年的朋友与导师到服务者再到革命榜样的衍变历程。许广平对鲁迅与青年关系的书写与改塑,既有个人情感的影响,但更多是在时代风气规约下的话语形变。  相似文献   

16.
巩予新 《传承》2014,(6):86-8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不少国际酒店陆续进驻中国,他们与正在发展壮大的民营酒店一起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给国有酒店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酒店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酒店管理,在管理模式上求新求变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推动酒店稳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梦 《观察与思考》2006,(17):45-47
在两三年前,广州高星级酒店屈指可数,著名跨国酒店品牌悉数缺席。但这一闷局正在被打破。如今在广州,新酒店或正在翻新的酒店几乎随处可见,仿佛一夜间冒出地面。目前在广州刚落成和在建的高星级酒店项目有约40个,其中超过七成目标是五星级或“超五星”。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5,(23)
<正>2015年,是台湾光复70周年,也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诞辰134周年。鲁迅在大陆家喻户晓,热度至今依然不减。然而,在一海之隔的台湾,由于日本殖民者的封锁,鲁迅生前在台湾并没有太多名气。直到台湾光复后的1946年,随着大陆文化界在鲁迅逝世十周年时将纪念活动推向高潮,以及大批文化人士来到台湾,台湾才掀起了大规模的纪念和学习鲁迅的文化活动。其中,许寿裳作为鲁迅多年挚友,被赞誉为  相似文献   

19.
鲁迅出仕1912年到1926年,鲁迅在教育部做了长逾14年的部员。鲁迅的公职身份,在女师大风潮引起的笔战中,已被其对手如陈西滢恶意热炒,企图将是非曲直之争淹没于清流浊流的社会偏见之中。为此鲁迅针锋相对,指出大学教授的薪水也取自国库,又有什么可以自傲骄人?但是因为有此经历,鲁迅身后还是摆脱不了飞短流长。  相似文献   

20.
鲁迅与长征     
鲁迅与长征的这段秘密关系,后来在宣传鲁迅的时候成为津津乐道的一段典故,不过也有人质疑其真实性。到底如何只有当事人和经手人知晓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935年底,鲁迅的朋友史沫特莱(当时她在上海的公开身份是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的特派记者)来到鲁迅家,秘密地告诉鲁迅一个消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病榻上的鲁迅于是在第二天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