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抄袭剽窃行为是指把他人智力成果据为己有,并用自己的名义发表该作品的行为。剽窃与抄袭两者含义略有不同,江建名先生认为:剽窃与抄袭意在微殊,但一般理解为:以多少改变形式或内容的方法,将他人作品全部或部分作为自己的作品加以发表的行为。而抄袭则是剽窃的一种直接手段。”①因此,抄袭与剽窃行为的本质是相同的,即非法地将他有的智力成果占为己有。抄袭剽窃行为古已有之。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尚未形成的年代,人们对抄袭剽窃行为只能给予道德上的谴责。然而,《著作权法》在我国已颁布多年,抄袭剽窃行为却屡禁不止,其中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2.
论抄袭的认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抄袭的认定王毅抄袭,又称剽窃,是指将他人的作品据为己有,并以作者自居,在剽窃的作品上行使著作权的行为。①这种行为不仅侵害了作者的精神权利,也侵害了著作权人的经济权利,还欺骗了公众,所以历来受到人们的严厉谴责。目前,在各国著作权实践中,剽窃著作权案件...  相似文献   

3.
论反向剽窃     
反向剽窃是一种作者主动地、自愿地让他人剽窃自己作品的情形,作者本身就是剽窃者.基于劳动说、人格说、激励说等理论,反向剽窃行为并没有侵犯作者的权益.但反向剽窃行为破坏了作品的署名规则,混淆了作品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损害了文化发展利益,也可能侵害被署名者的私益.与其他剽窃行为一样,应受到法律的规制.  相似文献   

4.
谈剽窃的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剽窃、抄袭他人作品,是一种严重的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侵权人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而且要承担行政责任。在现实生活中,剽窃也是侵犯著作权行为中发生得较多的一种,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剽窃者并非原文照搬他人作品,而是删删减减,修修改改,采取了更为隐蔽的手段,给案件的实际处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有必要探讨如何认定剽窃的问题。一、剽窃、抄袭是否同义?  相似文献   

5.
版权     
几米作品被“临摹”,牵扯复杂法律问题 近日,沈阳小贩夏俊峰儿子强强画作涉嫌抄袭几米画作引发热议,争论的核心,就是临摹他人美术作品的行为是否是剽窃,构成侵权。其实,美术作品比文字作品在剽窃的认定上复杂,并且更难鉴别。  相似文献   

6.
【裁判要旨】高等学校学生提交课程论文是课程考试的一种方式,其抄袭行为属考试作弊,是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应当受到处罚。但高等学校不能适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五十四条第(五)项所规定的因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可以开除学生学籍的情形。该第(五)项所称的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不断有媒体披露学术领域的腐败问题,例如,有的搞论文抄袭剽窃,有的搞材料注水,有的搞虚假签定,有的搞内定奖项,也有的搞他人代笔、买卖项目等,这种不光彩的行为使圣洁的学术领域受到了严重侵害,值得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作权法对于何为"剽窃他人作品"的侵权行为没有具体规定.学界对此存在争议,实务中认定标准不一,尤其是书法、绘画、雕塑等美术作品相似是否构成"剽窃"则更加难以确定.若判断"剽窃"的标准不一、宽严不当,可能会影响作品的创作,继而会阻碍优秀作品的传播,与著作权制度的宗旨相悖.在著作权法中应明确规定"剽窃"的构成要件和判断标准,使"剽窃"行为的认定具有统一性和可操作性,以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相似文献   

9.
剽窃行为扰乱了思想文化的发展脉络,必然损害公共利益。在判断剽窃行为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及承担方式时,需要考虑到剽窃行为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判断剽窃行为侵权责任成立的时候,不考虑剽窃者是否具有主观过错,剽窃行为是否造成危害后果等方面要件。但这些因素对于决定剽窃者是否承担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消除影响等民事责任方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哈佛的警告     
每当开学,哈佛大学都会给每一个新生发一本《学习生活指南》。其中开头一页最显著的地方,用加粗的字体套色印着这样两段话: 独立思想是美国学界的最高价值。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以最严肃的态度,反对把他人的著作或观点化为己有,即所谓剽窃。  相似文献   

11.
哈佛的警告     
每当开学,哈佛大学都会给每一个新生发一本《学习生活指南》。其中开头一页最显著的地方,用加粗的字体套色印着这样两段话:独立思想是美国学界的最高价值。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以最严肃的态度,反对把他人的著作或观点化为己有,即所谓剽窃。  相似文献   

12.
PROBEINTOTHELEGALLIABILITYOFTHENEWSPAPERANDPERIODICALOFFICEINTHEACTIONFORINFRINGEMENTOFCOPYRIGHT当报刊社刊载的作品系剽窃或抄袭之作时,作者应对其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此点当无疑问。但报刊社对此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不少报刊社为避免日后可能涉及此类诉讼,常常在其征稿启事或稿约中事先声明:著作者所投稿件侵犯他人著作权,则报刊社不承担侵权责任。然而法学界不少人认为,即使报刊社事先作出此种声明,也不能免除其对被侵权人所承担的民事责任。①本文就报刊社在侵犯…  相似文献   

13.
王坤 《知识产权》2012,(8):47-52,96
剽窃是一种混淆作品或作品中部分要素出处的行为。在著作权法上,剽窃与署名权联系在一起,剽窃行为的要害就在于不当署名。剽窃行为可能损害作者的私益,必然损害社会公益,因而需要被全部纳入到著作权法的规制范围。但承担何种法律责任则需要考虑剽窃者的主观过错、剽窃后果等各种因素,予以灵活处置。只有这样,才能够遏制愈演愈烈的剽窃行为,又不致于引发文滥诉现象。  相似文献   

14.
假冒商标的形式多种多样,对假冒商标的认定也有不同意见。笔者认为,凡是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以仿冒、仿造、影射、盗用和剽窃等手段使用他人注册商标,并足以使人们产生误认的,即为假冒商标。假冒商标还应当包括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他人注册商标标识和故意为直接假冒商标人提供各种“方便”条件的行为。假冒商标的主观要件必须是行为人出于故意。下面分析十种行为,谈谈假冒商标的认  相似文献   

15.
编读     
读者: 编辑帮我指点维权迷津我于2005年4月6日在北京甘家口建筑书店购买了一本《建筑物自动化系统》的图书,读后,发现该书P384 -P393,P462-P497,共计37页文字和图、表,均系抄自本人著作《建筑物自动化系统综述》P109-P117和P50-P95;37页抄袭已占该书37/490 =7.4%,一字未改、一图未易、表格照抄。虽然该书在参考文献中列入了本人著作名称和本人名字,但是我对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很欠缺,不知是否仍然属于"剽窃他人作品"的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作权法并没有专门规定"剽窃"行为,"剽窃"行为的判断标准不统一或者不严谨,不仅标志着我国著作权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对优秀创新人才的一种打压。本文讨论"剽窃"的法律概念,探究"剽窃"的认定标准,以冀对于"剽窃"的阻遏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 抄袭亦称剽窃,是一种窃取他人作品为自己作品的行为。抄袭是最常见的一种侵害著作权的行为。要追究抄袭者的法律责任,首先需要划清抄袭与非抄袭的界限,准确认定抄袭的行为。是否对作品进行独立的创作活动是划分抄袭与非抄袭的总标准。但是,这一标准过于概括和抽象。要在实践中解决对抄袭的认定问题,有必要对此进行具体的分析。那么,具体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公众人物学术造假事件的曝光使得民众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关注进一步提升,其行为的危害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如何有效的防范、遏制抄袭等学习不端行为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讨论"剽窃"的法律概念,探究"剽窃"的认定标准,最后探讨的是抄袭的识别技术和检测工具。以冀对于"剽窃"的阻遏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9.
试论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李军1969年,美国国际机器商业公司(IBM)实行“价格分离”政策,开始将计算机软件与硬件分别计价,揭开了软件产业时代的序幕。尽管软件开发工作量大,成本高,但对其复制却非常容易,且费用极低,于是,剽窃他人软件便成为一些投机商...  相似文献   

20.
【裁判摘要】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的规定,姓名权是指公民自由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并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自己姓名的一项民事权利。未经他人同意,盗用他人身份证、以他人的姓名申办信用卡的行为,即属于盗用、假冒他人姓名,侵犯他人姓名权的民事侵权行为。以上述方式办理信用卡后透支消费,导致他人姓名被银行列入不良信用记录,给他人造成名誉损失的.属于侵犯他人姓名权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不属于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