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正友 《学理论》2010,(20):179-180
时爱爱是《荚蓉风》里塑造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是作者艺术理想的结晶,蕴含着作家精湛的艺术技巧。本文试着以生存方式的角度去分析时爱爱这一女性形象:由农耕生存方式到“地中海式”(商品经济生存方式)生存方式的两个阶段构造人物形象。再用对比的方法(时爱爱与关爱芙的对比、三角恋爱的对比)分析时爱爱形象。  相似文献   

2.
人类文明的历史演进与人的生存方式变迁是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不同的文明阶段呈现出与之对应的人的生存方式,并在本质上体现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态势。现代工业文明形成的人的"占有"式的生存方式,体现为人类对自然界无止境地索取和占有,并导致了人的片面、畸形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和人类生存危机。因此,应调整人的生存方式和观念意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的"可持续生存"。  相似文献   

3.
生存政治、生活政治两个概念分别代表从传统到现代发展的不同阶段。生存政治阶段的主题是满足基本生存,生活政治阶段的主题是追寻多元的生活方式与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用生存政治、生活政治概念考察我国乡村社会变迁,发现当下乡村正处于从生存政治到生活政治的过渡期。从日常生活视阈来看,我国在传统农业社会乃至改革开放初期的现代农业起步阶段,都维持着一种生存政治的状态,相应的治理也以维持生存为导向。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才使农民基本摆脱生存政治状态并开始向生活政治状态过渡。转向生活政治的乡村治理应该进一步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提供多元的社会参与方式、生活方式选择,促使治理方式由宏观的事本主义向微观的、以服务为主的人本主义转型,培育多元治理主体,提供更多价值观念、情感链接以及自我实现方面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4,(35)
生存伦理是以人的生存为核心的各种伦理关系,它具体关注和反映的是生存与主体生命的尊严、生存与主体的独立与自由、生存与求生方式以及生存需要控制下的主体之间等各方面的关系。谭恩美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存伦理观,尤其是女性的生存伦理观:为了生存,她们可以合作、隐忍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独特的女性生存伦理观呈现出"爱重于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把人的存在理解为生存活动.人的生存活动是人依靠自然生产自己的一种生活.作为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人的生存活动,就是人的生活方式或生存方式,它构成了马克思人权认知的前提.从人的“生活决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出发,首先,马克思指认人权是一种逻辑规定,是人的生存活动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阶段的产物,表现为自由、平等、财产与安全等;其次,马克思指认人权又是一种现实规定,人权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这一特定的生存方式中体现为资本自由、平等地剥夺劳动的特权.  相似文献   

6.
李玲 《理论导刊》2019,(9):72-78
文化是影响和制约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进程的深层次社会历史因素。文化在本质上标志着人的生存方式,文化的革新实质是人的生存方式的变革。革命文化塑造了广大妇女奋起抗争、争取解放的生存方式,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构筑了红色底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塑造了广大妇女自强不息、全面发展的生存方式,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提供了前进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和谐仁爱、崇德重义的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交融互补,利于广大妇女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民族标识。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  相似文献   

7.
丁立卿  兰玉艳 《学理论》2010,(29):16-17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以哲学与经济学双重批判的方式指出,蒲鲁东、傅立叶、圣西门等主张的共产主义的根本缺陷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现实生存方式的前提下意图实现人类的自由解放,这是一种乌托邦的空想。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解放诉求不仅在于扬弃私有财产,更为根本的是否定与变革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生命存在方式,形成新的共产主义的生存方式。在变革生存方式的语境中,此种共产主义的特质是: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从片面性走向全面性,从利己性走向社会性。  相似文献   

8.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当前,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数字不再是只与计算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数字化生存>).  相似文献   

9.
现当代哲学的研究范式由近代的认识论或知识论转向生存论。而随着生存论解释原则的确立,一是为工程的哲学研究开启了新视阈;二是生存论的运思方式使工程的本体论追问得以可能;三是生存论打通了沟通工程的本体论研究与工程的知识论研究范式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网络化生存     
网络化生存是人类社会跨入 2 1世纪初所面临的重大而又十分复杂的现实问题之一。从宏观上来讲 ,网络化生存就是以数字化信息网络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或者生活态度。从微观上来讲 ,网络化生存是指各种信息采用 0和 1组合成二进制编码的形式 ,通过数字化信息网络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与转换 ,从而对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及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不同层面的实践活动施加影响与控制 ,以此主导着人类社会有序运行 ,协调发展的人类生存方式。1  网络化生存与人类社会现实生存相比较 ,具有很多显著的特征 ,主要表现在 :1 超越时空网络…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13)
当前,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生存状况堪忧。与一线教师相比,薪水较低;工作方式单一,枯燥乏味;提升空间小,发展空间狭窄。导致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身素质问题,也有学校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因素。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生存状况,需要针对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从不同方面努力,以改善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33)
文化启蒙的主旨在于破除传统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对人生存方式的束缚,其本质是倡导人的自由自觉的生活方式。大学文化承载着追求自由生存方式的育人导向的使命,是启蒙教育和文化传承的精神家园。本文从文化启蒙和大学文化的基本内涵出发,从大学启蒙文化教育与育人理念等方面,深入阐释大学文化与文化启蒙之间的关系,指出大学文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文化启蒙,是文化启蒙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一、国有企业改革深刻地改变了国有企业的存在方式 国有企业存在方式,是指国有企业生存和发展所呈现出来的“样子”。主要是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国有企业的经营方式和企业国有资产的占有式。  相似文献   

14.
一、国有企业改革深刻地改变了国有企业的存在方式 国有企业存在方式,是指国有企业生存和发展所呈现出来的"样子".主要是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国有企业的经营方式和企业国有资产的占有方式.  相似文献   

15.
庄子不做山林隐士,而是在充满险恶和诸多困境的世俗社会中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人生境界,这势必造成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这种矛盾使庄子不能追求统一的人格模式,当然也就没有统一的生存方式。这些生存方式主要有"无用为用"、"缘督以为经"、"内直而外曲"等三种。这些生存方式,都是直接或间接为保全生命,并且为实现与自然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而采取的一些无奈而巧妙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实质是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现实的人的生存困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在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走出危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更不可能通过选择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从而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及其面临的根本问题,在充分吸收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切肯定性成果的同时,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创造性地开辟一种全新的现代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7.
发展伦理学的生存论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人的生存需要是发展伦理的立论之本生存论哲学是对存在论哲学的革命。它用“人的生存”给“物的存在”以理解和意义 ,用可能性消解了必然性、决定性 ,用未来的价值取向整合了过去的因果决定。生存论的思维方式是理解发展伦理学的关键。发展伦理学是生存论的伦理学 ,立足于人 ,提倡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则是存在论伦理学 ,立足于生态科学规律 ,提倡自然中心主义。它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驳也是立足于存在论的。从存在论上讲 ,人确实不是宇宙的中心。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也是不成立的。但存在论上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并不影响生存论上的人类…  相似文献   

18.
陈红 《理论探讨》2004,(3):22-25
别尔嘉耶夫的人学思想饱含着关注每一个个体生存的深刻的生存论意蕴。这主要体现在其人学运思的基点,自由、创造、个性的人学主题,以及对客体化世界进行批判的现实关切中。别尔嘉耶夫人学的生存论意蕴表明其人学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哲学的新的哲学范式,一种理解世界的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存在主义关注人的生存境遇,主张哲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要追问人的存在的意义,强调人的自由和超越性,从揭示人的存在方式来揭示人的生存意义进而揭示人与他人和世界的关系。存在主义哲学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基础,将存在主义哲学中人的生存、自由和生活意义的领悟等理论与社会工作的价值观进行融合,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尊重人的自由、培养案主增强责任意识,注重对生存意义的领悟,以此来丰富和完善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20.
牛清臣 《学理论》2010,(22):163-163
乌力楞是北方游猎民族鄂伦春族早期的一种以血缘关系维系的社会组织。透过其组织形式,人际关系及其职能探讨游猎民族的原生态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