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庞清涛 《人大研究》2006,(10):37-37
据媒体报道,最近一段时期,一些地方的基层人大根据新时期代表工作的新情况新要求,从提高代表工作水平的实际需要出发,实行了人大代表辞职制度。笔者为基层人大的这一举措叫好!所谓人大代表辞职制度,就是人大代表在任期内,若出现不能正常履行代表职务的特殊情况时,可以根据有关规定,依照法定程序辞去代表职务。人大代表辞职制度的实施,打破了人大代表的“终届制”,保证了代表结构的合理性和代表工作的连续性,其制度建设意义不可低估。首先,使法律的规定得到了实践。选举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相似文献   

2.
人大代表在参加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向大会提出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以下简称“代表议案”) ,这是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一项重要权利。如何充分尊重代表权利,严格按照程序和规范要求做好代表议案工作,乃是人大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为此,上海市宝山区人大研究室对该市区县人大对代表议案的处理程序情况开展了调查。调查表明,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处理代表议案的程序不尽相同。一、关于代表议案的法律规定《地方组织法》规定,代表10人以上(乡镇人大代表5人以上)联名,“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  相似文献   

3.
人大代表向代表大会提出书面意见、议案,是代表履行职务的一条重要渠道。《代表法》规定:“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议案应当有案由、案据和方案。”市人大代表朱志荣在学习代表方面的法律法规时了解到这一明确的规定,而引发了在徐汇区房地部门工作多年的他站在全市的角度上重新思考本市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的大文章。  相似文献   

4.
对于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的辞职程序,选举法及其法律解释只对向谁提出辞职作了规定和说明,而由谁来接受辞职则未作出规定和说明。法律解释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选举实施细则可以对由谁接受辞职作出具体规定。我省制定的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施细则对此未作规定,而是在省实施代表法办法中作了规定。即,“由选民直接选出的代表辞去代表职务,向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书面提出,由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员或者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组织原选区选民表决,接受辞职后予以公告。”本文认为,直选代表的辞职不宜由选民进行表决,理由是:  相似文献   

5.
孙春方 《人大建设》2001,(10):30-30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0人以上联名,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大会议程。但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闭会期间,人大代表如何联名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属于本级人大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法律却没有赋予这项权力。  相似文献   

6.
<正>关于接受人大代表辞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和做法。如有些地方接受辞职做出"决议",有些地方做出"决定",等等。笔者认为,根据现行的法律规定,接受代表辞职应做出决议,而且要公告。理由如下:《选举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市级以上人大代表,可以向选举他的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辞职。接受辞职的决议,须报送上一级人大常委会备案、公告。县级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许多地方出于工作需要,根据选举法和代表法关于代表可以辞职的规定,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条例或办法,建立和实施了人大代表辞职制度。在实施人大代表辞职制度过程中,由于对选举法和代表法有关规定存在不同理解,因而对人大代表辞职制度也存在不同看法。一、实施人大代表辞职制度的原因(一)法律关于人大代表辞职的规定过于原则化,可操作程度低,需要对辞职规定进行细化选举法关于人大代表的辞职问题只是在第四十九条规定了代表向谁提出辞职,而对于代表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辞职或必须辞职并没有作出规定。如果没有代表辞职制度,由于代表名额…  相似文献   

8.
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是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权利,是人大代表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地方国家事务的重要形式和渠道。代表议案的内容涉及人大拥有的“四权”,即立法权、监督权、人事任免权和重大事项决定权。因此,代表议案工作是人大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着代表作用的发挥.也是依法开好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一环。因此,无论是人大代表,还是人大常委会及其工作机构,都应当十分重视代表议案工作。  相似文献   

9.
人大代表的质询权,是指由人大代表就某一问题向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及其所属部门提出质询,并由受质询机关负责答复的权利。一、人大代表提出质询的法定时间《代表法》第14条第1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联名,有权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地方组织法》第28条第1款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代表十人以上联名可以书面提出对本级人民政府和它所属各工作部门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根据以上条款  相似文献   

10.
近年,不少地方推行了人大代表辞职制度,有的还出台了规范性文件。依照《代表法》的规定,代表辞职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代表认为自己难以执行代表职务而提出辞职;二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迁出或者调离本行政区域的提出辞职;三是代表违反国家法律受到追究提出辞职。但在当前实践中,地方人大代表辞职制度主要针对的是那些因工作需要,由组织推荐并当选的“官员代表”,由于职务或工作岗位的变动,由组织出面劝其辞去代表职务。  相似文献   

11.
人大代表将“辞职”纳入“承诺”,并非承诺必须辞职,而是在有必要辞职之时,自觉、主动地提出书面辞职请求,以保障人大代表退出机制的顺畅实施. 代表任职前做出有必要辞职时主动辞职的承诺,是对依法加强人大代表队伍建设的应有姿态.长期以来,许多代表一旦当选,干好干差都要熬到底,将法律关于代表辞职的规定置于脑后,影响了代表队伍整体功能的提高和发挥.将“当辞就辞”纳入“承诺”,既有言在先又言而有信,定会有效激发代表履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代表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向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为此,人大代表的履职实效直接影响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的发挥,更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代表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根据《地方组织法》和《代表法》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十人以上联名,可以提出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根据上述规定,各级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依法提出议案,从数量上来说是较多的,但能通过大会表决列为大会议案的却很少。为什么代表提了很多的议案,而列为大会议案的甚少呢?笔者以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议案和批评建议没有明确的界定。《代表法》规定:代表有权依照法律的规定程序,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代表  相似文献   

14.
1、什么是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人大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是人大代表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对各方面的工作的看法、建议、主张、批评和意见等的总称,通常被简称为“代表建议”,人大代表依法向本级人大或者常委会对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议,是代表执行代表职务,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的重要形式. 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在代表大会举行期间提出的,即是向代表大会提出的;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提出的,即是向人大常委会提出的. 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代表提出建议应该符合以下条件:  相似文献   

15.
彭光庆 《公民导刊》2007,(10):18-19
根据宪法和代表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肩负着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参与重大事项决策的重托,发挥着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并依法对“一府两院”行使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把自己的权力依法委托给自己的代表来行使,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工作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活动,都是执行代表职务”。  相似文献   

16.
人大代表是依照法律规定选举产生的。一旦当选相应级别的人大代表,就具有在本届任期内依法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工作和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活动的资格和权利,即执行代表职务的资格和权利。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行为是受法律保护的。但是,如果出现法律规定的情况,人大代表也可以暂停执行代表职务或终止人大代表资格。现分别谈谈这两种情况。人大代表暂停执行代表职务,是指人大代表在任期内具有法定的情形,被依法暂时停止执行代表职务,亦即暂时停止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期间的工作和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活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以下简称代表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可以暂时停止执行代表职务的情形有以下两条:一是因刑事案件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二是被依法判处管制、  相似文献   

17.
《公民导刊》2006,(7):22-24
近年来,人大代表进出问题,成为制约代表工作的一道难题。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修改宪法后,各级人大代表的任期皆为五年,《选举法》和《代表法》只是规定代表可以向原选举单位书面提出辞职,并没有明确规定人大代表在哪些情况下需辞职。而现实中,个别人大代表不作为、不积极履行代表职责的现象的确存在,并引起广大选民不满。如何打破代表届内“终身制”,形成人大代表能进能出的局面,让代表工作充满活力,广大人大工作者有太多的话要说。  相似文献   

18.
代表法第二章第十八条规定:“代表有权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有关机关、组织必须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据此规定,提出建议是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权利,而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必须研究处理并答复则是有关机关、组织必须履行的义务。  相似文献   

19.
《楚天主人》2011,(1):14-14
"人大代表"的全称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大代表是法律规定的一种国家职务,依照法律规定选举产生,具有法定任期,其职责由法律规定,代表执行代表职务受法律保护。代表法规定,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工作和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活动,都是执行代表职务。代表职务具有兼职性、非职业性。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细胞"。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一些相关媒体上,时常可以看到"XX人大开展视察活动"或"XX人大常委会开展视察活动"这样的报道题目,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欠妥的。视察是《代表法》规定的县级以上的人大代表执行人大代表职务的一种方式,是保障人大代表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更好地知情知政的一项制度,而不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一项职权。《代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根据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安排,对本级或者下级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的工作进行视察。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根据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的安排,对本级人民政府和有关单位的工作进行视察。""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