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春节过后,“民工荒”的爆发,尽管其表象展现为地域性、局部性,但我们却认为,“民工荒”问题之根源,却有其必然性。首先,从根本上说,是长期实行的城乡分割二元体制铸就了今日产生“民工荒”的基础。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工就业条件差、遭遇欠薪,工伤无人管,甚至命丧他乡,以及子女就学难等等一系列问题,加之民工维权意识觉醒,对苛刻的待遇开始说“不!”"他们开始寻找新的、相对良好的就业环境,于是,也就有了“南燕北飞”或面向中西部转移,他们的口头禅是“哪里给钱多我们就到哪里去!”还有,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反哺”时代的到来,一些农民不再背井离乡。"全社会都有责任来关爱民工兄弟,尤其是社会劳动保障部门,要依法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善待民工,把“反哺”落到实处,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2005年春节过后,“民工荒”的爆发,尽管其表象展现为地域性、局部性,但我们却认为,“民工荒”问题之根源,却有其必然性。首先,从根本上说,是长期实行的城乡分割二元体制铸就了今日产生“民工荒”的基础。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工就业条件差、遭遇欠薪,工伤无人管,甚至命丧他乡,以及子女就学难等等一系列问题,加之民工维权意识觉醒,对苛刻的待遇开始说“不!”"他们开始寻找新的、相对良好的就业环境,于是,也就有了“南燕北飞”或面向中西部转移,他们的口头禅是“哪里给钱多我们就到哪里去!”还有,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反哺”时代的到来,一些农民不再背井离乡。"全社会都有责任来关爱民工兄弟,尤其是社会劳动保障部门,要依法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善待民工,把“反哺”落到实处,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反复出现的“民工荒”,让企业家与政府部门见不到民工就“慌”。尤其是今年民工荒又出现了新趋势,那就是西部地区也加入到缺工队伍中来,缺口数量还不小。更有人从理论上惊呼说中国已过了刘易斯拐点。  相似文献   

4.
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的几点透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产生"民工荒"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只有提高民工待遇,进行产业的相应调整和保护民工权益才有可能解决"民工荒"问题.  相似文献   

5.
第二课热爱人民“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最重要的是她依靠了人民。民心向背是革命成败的关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是正义的战争,因而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民工提出了  相似文献   

6.
陈毅吃苹果     
在六十年代困难时期,有一次,陈毅、贺龙等人去看望班禅。班禅用苹果招待客人。起初,大家都很客气,谁也不动手,于是,大师亲自递给他们。客人们吃得很香。陈毅同志情不自禁地说:“好久没有吃苹果了,真好吃!”班禅惊奇地问:“真的没有苹果吃?”陈毅回答说:“困难时期连饭都吃不饱,哪里还有水果!”班禅更觉不可理解,便问:“您这外交部长,天天接见外宾,就不吃水果?”陈毅说:“那是给外宾的,我们不能吃。外交部几  相似文献   

7.
去年“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王小丫将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副市长陈光国和一个在北京打工而没领到工资的民工刘天会请到了演播室,就民工工资问题展开对话。交谈中,王屡屡称陈副市长为刘民工的“父母官”。比如,在向刘天会介绍陈光国时,她说,“这位就是你的父母官,重庆市的副市长陈光国先生。”随后,她又问陈光国:“比如像老刘这样子,你作为他们的父母官,有什么具体的办法为他们撑腰?”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她又说:我们相信有法律的援助,有当地父母官的撑腰,老刘讨薪的路会走得更顺利一些……节目播出  相似文献   

8.
试析“民工荒”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工荒”并不意味着劳动力在数量上供过于求了,其实质是民工在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民工荒”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民工的低素质、低待遇和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教育体制的缺陷、企业观念的滞后及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孙晓青 《小康》2010,(4):32-34
“民工荒”在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民工们却不慌。“新生代”农民工们选择重新定义自已的人生,但事实上却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又临春节,媒体开始大张旗鼓地为民工讨工钱。这既是民工之幸,也是民工之哀。按说,民工是个很大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处境是有目共睹的,但许多人只是把他们当成了廉价、听话的劳动力,却并没有真正承认他们所作的贡献。在机关常听某人述职时,说自己不怕苦不怕累,任劳任怨,干活如何加班加点,成绩如何显著等。可民工从没机会或平台说这些话,他们到底是怎样干活,怎样苦累,做了哪些贡献,他们从来不张扬。他们的期望值很低,只求能把那少得可怜的工钱按时拿到手就行。可叹的是,就是那么一点点血汗钱也未能按时足额拿到。甚至有人说,民工最老实了,欠了他…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上半年,一些地区特别是南方再次出现“民工荒”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员工不足、民工流转向,让许多企业痛在身上,急在心里,“民工荒”成了“老板慌”。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信     
“城乡一体之时也就是民工“终结”之日。那时,农民不再被束缚在土地上,他们有自由迁徙和就业的权利,他们进了城市就变成了市民,从事二、三产业就变成了工人,享有与市民和工人同等的权利。“民工”这一特殊治理体制下的社会标签将被彻底的丢进历史的垃圾堆。”——徐增阳  相似文献   

13.
据《中国青年报》2月21日报道,百余名农民工意外地享受了一把“尊贵客人”的待遇,入住海南五星级大酒店文华大酒店。原本以为可以感受一下高档豪华酒店待遇的民工们,在酒店里却看到处处是异样的眼光,他们说感觉“像贼一样,浑身不自在,跟我们想像中的五星级酒店完全不一样。”"他们之所以能入住五星级酒店,真正的原因并非酒店老板给的福利,而是某旅行社的老板与酒店有纠纷,他以这种方式向酒店表达抗议,请民工来出出进进是为了寒碜该酒店,让酒店难堪。而酒店因为农民工入住,处处歧视冷对。民工入住星级酒店,这种意外的奢侈给他们带来了“全新…  相似文献   

14.
赵冬云 《中国保安》2004,(19):12-17
从门卫值勤、检查巡逻等日常工作,到勇擒歹徒、灭火防灾等可歌可泣的壮举,经过16个年头的迅猛发展,泉城保安逐渐成为了济南人心目中一支安全保卫的威武之师。“泉城保安是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的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公安系统的领导意味深长地说。“‘金融卫士’ 的称号送给济南市保安服务公司的押运队员再恰当不过了!”济南市一家金融单位评价说。“泉城保安是我们身边的守护神和贴心人,哪里有困难,哪里就会出现他们的身影!”一位七十多岁老太太客观公正的话引起了周围群众的共鸣。是什么让上级领导、客户单位和普通群众给予泉城保安…  相似文献   

15.
据报载,"马鞍山500民工劳务费拖欠案"全部执行完毕。在接过100万元支票的时候,百余名民工眼含热泪他们敲锣打鼓对法院的判决表示感谢。讨回了欠薪,本来是件好事,但是看到这则新闻,却怎么也让人高兴不起来。想一想,现在还有哪个群体像民工这样生活如此之艰辛?民工辛苦工作一年半载,拿不到分文工资,流血流泪的事,我们不少见,而如今,拿回了欠薪,却仍要"敲锣打鼓","眼含热泪"。  相似文献   

16.
1.从"民工潮"到"民工荒"新闻回放:今春以来,福建、"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和江西、湖南等一些内陆地区都出现了招不到农民工的现象。《南方周末》首先对此现象表示了关注,随后网络、平媒、电视媒体都对此进一步关注。可以说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成为本年度人力资源报道方面最有争议的一个话题。点评:当年,民工潮起,波澜壮阔。今天,一些地区民工渐  相似文献   

17.
不曾虚度     
前几天,和几个同学相会,互相谈论学业、事业,他们几个有学财会、电脑的,有干厨师、司机的,他们对自己所选的行业很满意,而对我却评论了一番,当然不是好评啦,如:现在开始看大门,什么时候看到老啊 !没有什么前途啦 !等等,最令我伤心的是他们说我在虚度美好的青春年华。   其实我伤心的不是自己,而是为他们的无知和狂言而伤心。当时我说:“既然我们身为保安,就不要老是生活在昨日的梦中,应该为新的理想而奋斗。”说完后我得到的是他们的讥笑,有位同学说:“没想到看大门竟看出学问来啦 !”   看看现在的各行各业,职工不是…  相似文献   

18.
姜敏 《中国保安》2008,(1):36-38
早在2003年珠三角就开始出现"民工荒",2004年民工缺口已达到200万,主要集中在广东乡镇"三来一补"的制造业工厂。加之近年国家推出一系列农业优惠政策,吸引劳动力留在家里,即使外出打工,就业选择也更显从容。目前这种情况已波及物业管理行业,占物业公司员工数量一半以上的保安人员不仅招不满,而且已出现流失率高居不下的情况,有的物业公司甚至出现90以上的年流失率。  相似文献   

19.
《今日广西》2008,(10):15-17
“解放军到了,人心就定了!”“解放军来了,我们就有救了!”这是灾区人民群众对人民子弟兵的深切呼唤和发自肺腑的感激。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四川地震灾区时,对在那里抗震救灾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说:“你们不愧为人民子弟兵!”这是对部队官兵的高度评价,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在抗震救灾现场。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发扬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迎风飘扬的军旗;哪里有呼救,哪里就有奋不顾身的战士。我军官兵满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冒着频繁余震的危险,与时间赛跑,和死神抗争,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把成千上万群众的生命从死亡线上夺了回来。  相似文献   

20.
从"民工荒"看务工青年群体的新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工荒"的出现固然有工资待遇长期徘徊、劳工权益缺乏保障、企业用工迅速扩张、 经济增长模式面临变革、新增劳动力减少等多种原因。但是,造成局部地区民工短缺 的绝非仅仅是经济或者市场因素,"生于80年代"务工青年群体自身变化的因素不应 被忽视。我们应从"生于80年代"青年群体自身发展特点的角度解读"民工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