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中国论坛》2007,(8):102-102
"不怕穷,就怕病"。"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农民陷入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有52.8%的农民还没有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65.4%的乡镇没有条件较好  相似文献   

2.
吴英绰  解冰 《人权》2004,(5):28-29
建起首家扶贫医院 扶余县位于东北平原松花江与第二松花江的夹角之中。这个远离中心城市、收入低于全省平均线的农业县,是吉林省财政的重点补贴县,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发展全县的医疗卫生事业。生活在该县的67.4万农民长期以来一直面临“有病看不起”的困境,因病返贫的农民高达60%! 这一现状深深地刺激了扶余县人民医院院长兼党总支书记许国精的神经,令他食不甘味。  相似文献   

3.
"我国有近七成的农民,他们大体上还是依靠土地为生。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三农问题就成为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只有通过城市化这样一条道路,才能最终使我国的三农问题真正地解决。减少农民数量:城市化的起跑线"我国城市化滞后,一个原因就是农民数量问题。在发达国家70%-80%都是城市人口,农民非常少。但在我国农业人口仍占60%,城市人口只占40%。虽然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但从国际角度来看还是滞后的。80年代农民收入增长很快,城乡差距缩小,而到了90年代农民收入却在下降,城乡差距逐渐扩大。致使三农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4.
只要了解一下有多少城里人死在家中,又有多少农民死在家中,就能了解中国农民的医疗状况。目前的状况是,大多数城里人死在医院,而许多农民是死在家里或赶往  相似文献   

5.
<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使参合农民得到了实惠,有力保障了广大农民的健康。但管理不到位的现象依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合的健康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管理力量相对薄弱。县、镇两级合管办专职人员有限,无法在大病医疗  相似文献   

6.
在国力日益增强,税源和税基已大大丰富的今天,再征收农业税没有多少必要了。以下几条理由和大家商榷。 从税制方面看:1,综观世界各国税制,基本上不单独设立专门面向农业和农民的税种。世界主要农产品出口国不但不向农民收税,反而给农民大量补贴。2,比照城市居民个人年收入9600元(月收入800元)以上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标准,我国绝大多数农民根本没有达到纳税的起点。因为我国农民个人年收入平均仅有2366元(其中438元为外出务工收入,实际上纯农业收入仅有 1938元)。3,费改税后的农业税税率是 7.8%,但我国农产品的商品率只有40%(60% 用于农民自…  相似文献   

7.
我们贾汪区有总人口50万,农业人口占了60%。几年来,我们在加快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农民的同时,坚持把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把提高农民素质、造就“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型现代农民作为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  相似文献   

8.
楚子 《政策》2003,(6):14-15
愚昧时代,人们有病析求巫神;文明时期,人们有病看医生。时下都说农民看病难,农民到底是怎样看病的,农民看病难在何处呢?  相似文献   

9.
政策导向偏颇导致农村医疗保障严峻“小病撑,大病抗,重病等着见阎王“”,救护车一响,家里一头猪白养”,这是农民对当前农村健康医疗状况的描述。农村中因病致(返)贫的农民占贫困户的30%至4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60%以上。即便在经济发达的苏州地区,仍有20%以上的农民看不起病。目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卫生事业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据原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去年指出:至今农村有50%看不起病,尤其中西部农民因看不起病,死在家中,高达60-80%。胡鞍纲教授报导,我们还有1亿人口没获得基本医疗服务,20%农村没达到“2000年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指标。农村医保覆盖已从1978年的85%下降到10%。90%农民看病要自己掏钱。他们小病拖大,有病不治,因病致贫或返贫。这将影响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近,我党中央主席蒋正华、常务副主席李蒙率团考察了江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工作,并和有关部门举行“十一五”期间发展我国卫…  相似文献   

11.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也关系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有8亿多农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点都在农村,提高农民群众医疗保障水平的任务十分艰巨。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际运行中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如何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完善体制机制,保障这项制度顺利推进,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2.
据相关资料显示,全国医疗资源80 %在城市,医疗卫生领域的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基本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得了病无法得到有效医治和无钱医治的问题相当普遍。虽然这几年,我国农村地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人口已达到1.7亿,但和8亿农民的总量相比还不到四分之一,况且保障能力非常有限,目前每个人只有30元钱。当前,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农民“病有所医”、“医有所保”的目标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我国教育成本分担情况如何?现在的数据是,高中教育经费,政府占40%,学生收费占60%;大学教育经费,政府投入占40%,学生收费占40%,学校社会服务收入占20%。有分析表明,我国老百姓教育开支占收入的比例,是世界上其他国家中最高国家的3倍多。以2004年我国农村城镇居民纯收入9422元、农村纯收入2936元、国家贫困线882元计算,供养一个普通大学生一年至少需要8000元(5000元学费,每月300元生活费以10个月计算)以上的费用,四年将近4万元,这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年多的纯收入,需要农民14年的纯收入,对于相对贫困线下的农民则需要45年的积累。供1个大学生需…  相似文献   

14.
唐之彦 《当代广西》2005,(17):46-4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政府好啊,感谢政府!”这是记者随自治区卫生厅赴陆川县清湖镇清湖塘村采访时听到的发自村民内心最朴实的话语。在谈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农民们带来的好处时,该村60岁的江俊说得最实在:“一家就交那么几十块钱,报回来的却是几千元!”  相似文献   

15.
郑小兰 《求索》2010,(9):63-65
我国居民消费比重占GDP构成中6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农村消费比重明显不足。而我国农村居民人口数占全国总人口的57%,而农村消费却仅占全国总消费的35%左右。所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需要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本文选取浙江省农村调查数据,并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农民收入水平、农户家庭结构以及农村外部市场环境三个方面对农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根据实证结果,从制度和市场层面提出了提高农村消费需求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焦建华 《江苏政协》2008,(10):24-26
<正>合作医疗——作为我国农村卫生的一项基本制度已初步确立,并开始覆盖所有农村。2008年,泰州全市有346.6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98.33%,筹集资金3.77亿元,其中省、市、市(区)、乡镇财政投入近3亿元。40年来,  相似文献   

17.
关于尽快解决村医基本待遇和养老保障问题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农村卫生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新农合”覆盖面明显扩大,参合农民超过8.1亿,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不断提高,农民健康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18.
在市郊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土地集中”步伐的加快,征地农民的就业及社会保障问题日益显现出来。2003年8月上海市妇联办公室进行的郊区征地女农民就业状况调查,采用个人问卷和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抽样,向分布于郊区15个镇、3个开发园区里的60个村民委员会分发了“本村征地农民情况统计表”,回收率为100%;向这些镇、园区内的500名18-60岁的征地女农民分发了个人问卷调查表,回收有效问卷483份;并召开了镇、园区妇联主席、部分村妇代主任、征地女农民座谈会。一、征地女农民的就业状况1、“就业难”是征地女农民、尤其是中老年女农民面临的…  相似文献   

19.
乡村医生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承担着为农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疫情报告、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任务。他们长期工作生活在农村,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刻苦钻研,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探用适宜技术,忠诚地为维护农民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试点评估:进展顺利从2003年8月始,我省陆续在琼海、澄迈、五指山、海口等4个市县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到去年10月31日止,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有55.2万人。其中琼海、澄迈、五指山等三个市县46.84万人,参合率73.16%;海口市8.4万人。共筹集合作医疗基金915.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65万元,省财政落实补助资金168.8万元,市县财政补助资金247.2万元,农民个人共缴纳资金334.3万元,共为参合农民报销住院医药和门诊医药费用392.64万元,其中,3032人次报销住院医药费用331.75万元,占参合农民住院实际发生医药费用28.77%,平均每人次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