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9年的东欧,政局变化之猛烈今世界不可思议。执政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相继失去领导地位。仅仅过了三四年时间,东欧的社会气候和政治色调又出现了新的变化。现在,由原来的共产党演变而成或以共产党人为主体建立的左翼政党,大多为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在东欧许多国家又重新回到执政地位。目前,由“左派政党”执政的国家有:匈牙利、罗马尼亚、波兰、保加利亚、南斯拉夫、马其顿、斯洛伐克;而“右翼政党”掌权的国家是:捷克、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和阿尔巴尼亚。在右翼政党执政的国家中,共产党等左派政党均已成为合法政党,其中斯洛…  相似文献   

2.
高歌 《理论视野》2000,(6):50-53
伴随着原执政的共产党的变化和多党制的推行,在东欧各国的左翼政党中,并非只是改建社会党(指由曾在各国执政的共产党演变而来的社会党)一枝独秀,还出现了重建共产党、新建社会民主党和老社会民主党等三类政党。然而,除罗马尼亚社会民主主义党和捷克社会民主党外,这三类政党大都发展缓慢,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原苏联东欧国家前共产党势力重新崛起的原因杨煌1994年5月29日结束的四年一度的匈牙利全国大选中,由前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改建而成的社会党获得了54.15%的多数选票,从而获得国会386个议席中的209席。这表明,丧失政权四年后,社会党再次崛起,重新...  相似文献   

4.
东欧剧变后,西方报刊和舆论曾认为,“共产主义在东欧已彻底被消除”,“共产党已消声匿迹”。那么,今日的东欧还有持共产主义为方向的左翼政党吗?答案是肯定的。自原东欧各国的共产党、工人党在剧变中丧失政权、更名改性或者解体不复存在之后,在这些国家里又先后涌现出一些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方向的政党和组织,并积极地进行着活动。这些政党和组织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第一,党员大多是原共产党或  相似文献   

5.
全球要闻     
《瞭望》1997,(24)
在6月1日结束的法国立法选举中,主要由社会党和共产党组成的左翼联盟以压倒多数取胜,获得组阁权力,重新登台执政。而4年前以绝对优势战胜左翼联盟的右翼联盟则再次沦为在野地位。6月2日属右翼联盟的总统希拉克任命社会党第一书记莱昂内尔·若斯潘为政府总理。法国政坛第三次出现总统和政府“左右共治”的局面。按惯例,总统拥有国防和外交事务的决策权,而政府将在经济和社会政策方面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歌 《理论视野》2000,(2):55-58
从1989年10月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演变为社会党到1991年6月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改建为社会党,除罗马尼亚共产党停止活动、不复存在外,东欧各国的原执政党仅在1年零8个月的时间里就  相似文献   

7.
波兰"共产主义后继党"即由原执政的波兰统一工人党改建而来的波兰社会民主党。该党及以其为主体改组而成的民主左派联盟党,于1993年—1997年、2001年—2005年两次执政,成为波兰可与右翼势力相抗衡的最重要的左翼政治力量。但2005年以来,民主左派联盟党在两次议会选举中遭遇惨败,处于边缘化地位。回顾其演变过程,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浅析民主社会主义的破产与衰败吉林工业大学任纯祥二战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逐渐抬头,西欧一些国家的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和工党(以下统称社会党)陆续走上执政舞台,成为重要政治力量。进入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一些国家执政的共产党纷纷更名改性,宣称奉行...  相似文献   

9.
布达佩斯专电 在于5月29日结束的匈牙利4年一度的全国大选中,匈牙利社会党获得54.15%的多数选票,从而获得386个国会代表席位中的209席,而现政府中的最大执政党民主论坛惨败,只得到9.59%的选票,丧失执政资格。根据匈牙利宪法,在大选中取得国会194个议席的政党,便具有单独执政的资格。这样,在丧失政权4年后,社会党东山再起,重新登上执政的舞台。 匈牙利社会党是由1956年卡达尔组建的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于1989年10月改建而成立的。改建后,社会党通过的新纲领宣布“同斯大林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决裂,但将维护马克思主义所指的方向,把它作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经受过时间考验的传统来继承”;纲领称,该党将“成为左翼社会民主运动”和“群众性的政党”。社会党支持建立“以多种经济所有制、社会市场经济和自治体制为基础的多党议会民主”,主张把匈牙利建成为“中产阶级的、文明的、自由的和社会的国家”。由于党的性质变化,党员人数由社工党时的近90万人骤减为约4万人。党的力量的削弱,加之当时的国际环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原苏联、东欧执政的各国共产党纷纷放弃共产主义理想,改名换姓,成为信奉民主社会主义的政党。这场政治大地震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空前严重的挫折。然而,社会主义并没有像右翼分子所宣称的那样就此而在世界的版图上消失。除中国、朝鲜、古巴、越南、老挝5国坚守住了社会主义阵地外,就是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左翼运动也呈现出了复兴的迹象。作为美国最大的左翼政党,以葛斯·霍尔为首的美共经过痛苦的  相似文献   

11.
在3月下旬举行的法国立法选举中,由希拉克领导的保卫共和联盟和由德斯坦领导的法国民主联盟为主体的右翼联盟获得压倒性胜利,执政的社会党惨败。社会党政府向密特朗总统提出集体辞职。右翼联盟着手组阁。继1986年至1988年左右翼“共同治理国家”之后,法国再次出现左翼社会党总统和右翼联盟总理”共治”的局面,这势将增加法国政局的复杂关系。竞选期间,法国众多民意测验机构调  相似文献   

12.
罗马专电 意大利3月27日和28日大选结果,右翼自由联盟工党(意大利力量党、北方联盟和全国联盟)获胜,左翼进步联盟和中间派遭到失败,标志着长期统治意大利的原天民党执政时期已结束,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意舆论称之为第二届共和国的开始。 这次大选是在“廉洁运动”持续两年,意大利政界、实业界和其他阶层有6000多人(包括438名议员)受审查的情况下举行的,也是天民党元老、曾任七届总理的安德烈奥蒂和原社会党书记克拉克西等一大批重要领导人倒台后举行的一次大选。人心思变,要求改革,在这次大选中成了一种难以抗拒的潮流。这次大选的结果,自由联盟在参、众两院分别获得155席和366席,取得组阁的资格。以左翼民主党为首的进步联盟只获得参、众两院122席和213席。由天民党脱胎而来的人民党和公约党组成的中间派,在参、众两院仅获得31席和46席。意大利力量党跃居为第一大党的地位,左翼民主党保持了第二大党的地位,人民党降到了小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1999年以来,一年一度召开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成为苏东剧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国际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共产党在对外工作中渐进地发展与"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的关系,历经冷静观察、有限参与和有限融入三个阶段。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关系的演进是苏东剧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变化、"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自身变革转型以及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格局构建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个由外及内、由表入里、由浅及深的自然历史过程,其未来发展主要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工作原则和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政党及其政党制度已成为各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以阶级划分为基础的社会中,敌对阶级之间的斗争……各阶级政治斗争的最严整、最完全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各政党的斗争。”(《列宁全集》第12卷第127页)但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是在“民主、自由、平等”的口号下,采用多党制,这就明显地掩盖了它的阶级本质。特别是标榜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党执政的一些国家,在经济上施行“福利政策”,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对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尤其是近两年来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政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执政的共产党宣  相似文献   

15.
在共产国际存在的二十四年中,联共(布)始终处于共产国际的领导地位;它在共产国际的活动中有种种特权.这些特权破坏了马克思主义的各国工人党和共产党之间平等关系的准则,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带来了产重的不良后果.造成联共(布)在共产国际中的特权地位,而且这种特权越来越多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1989年以来,苏联和东欧局势骤然巨变,对亚非各国共产党的冲击很大。一些原本宣称实行社会主义的民族主义政党仿效苏联东欧纷纷改换门庭,急剧动荡的局势使得非执政的共产主义政党处境一度十分艰难。但是,经过两年多的反省和思考,大多数共产党经受住了内外压力的考验。他们通过及时召开党代会等活动,统一全党思想,确定党的近期任务和目标。继续为民族的独立和  相似文献   

17.
在东欧诸多共产主义后继党中,捷克-摩拉维亚共产党和斯洛伐克民主左派党的发展演变颇具独特性:捷克-摩拉维亚共产党坚持不更名易帜,成为整个东欧地区惟一保留共产主义名称并长期保持议会第三大党地位的后继党;民主左派党虽转变为社会民主主义政党,但并未像波兰、匈牙利等国的后继党那样,成为本国左翼阵营的主导力量。两党的政治命运也大相径庭。捷克和斯洛伐克共产主义后继党发展演变的独特性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一、笼罩在民族自决权问题上的迷雾民族自决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重要原则。但是,自从它于1896年第一次在伦敦举行的社会主义工人党和工会国际代表大会被宣布为工人革命政党民族纲领的基本原则之一时起,就曾不止一次地在国际工人运动特别是在俄国共产党内部引起过争论。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四次。第一次是在1895—1896年期间(即在伦敦国际代表大会之前),以波兰社会民主党领袖卢森堡、考茨基和波兰社会党(“弗腊克派”)为代表的三种不同观点进行的争论。结果,国际采纳了考茨基的拥护民族自决权的正确观点,摈弃了卢森堡反对民族自决权的错误观点和波兰社会党的民族主义观点。第二次是1901—1903年期间,围绕着  相似文献   

19.
把握执政规律,是任何政党巩固执政地位的关键。为什么要研究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研究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应沿着什么路径去进行、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究竟有哪些?这是我们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首先必须把握的问题。在21世纪,中国共产党能否完全掌握和科学运用执政规律,事关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能否冲出低谷  相似文献   

20.
杨玲 《理论探讨》2003,(5):23-24
20世纪重大的政治事件当属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东欧十国共产党纷纷下台,国家易帜,江山变色,被世人称作“政治地震”。苏东剧变使社会主义阵营解体,社会主义国家由15国减少为5国,陆地面积由占全球的24%缩小为7%,党员人数减少1/3。它结束了二战以来长期形成的雅尔塔体系,改变了世界政治版图。苏东剧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历史合力促成的。应该看到,这些国家的共产党都不是年轻、幼稚的政党,他们具有八九十年的建党史,半个世纪至七十余年的执政史,党员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6%~10%,经历了世界大战的考验。这样实力雄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