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 该刊英文名称为Journal of Chinese Law,由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中国法律研究中心创办,并得到哥大法学院以及帕克尔外国法与比较法学院的赞助。主编系中国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哥大法学教授兰德尔·爱德华兹(R.Randle Edwards)。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教育部、司法部和全美美中法律教育委员会于一九八五年七月十四日至八月九日在长春市共同举办的"美国法律讲习班"上,美国密西根大学法学教授惠特莫尔·格雷(Whitmore Gray)讲授了《美国法律方法》课程。《成文法的解释》便是其中一章,它概括了美国近二百年来四大法学派别在成文法解释方面的观点,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于我们了解美国法学界在成文法解释方面所持的观点及其历史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技法学台湾行--访台散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 11月 14日至 21日,笔者作为山东大学法学交流参访团的成员在台湾参加法学学术交流访问期间,参访了台湾资策会科技法中心、设在新竹的交通大学科技法律研究所以及政治大学、东吴大学、文化大学和辅仁大学等大学法学教育与研究机构,深感台湾法学界、科技界和产业界对科技法学的厚爱。台湾法学界的同行对新的科技法律问题的研究与探索之热情、务实的学风以及科技法学交流对两岸科技法学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科技法学在台湾已经很快 成为一门显学      11月 15日在台湾政治大学法学院参观访问,…  相似文献   

4.
<正> 罗斯柯·庞德是现代资产阶级著名法学家之一,一生从事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和司法实际工作七十余年,在国内外有15所大学授予他法学博士学位。他是美国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法学派的首脑人物。庞德一生撰写了许多论文和专著。具有代表性的有:《法律肄言》(1899)、《社会法理学的范围和目的》(19  相似文献   

5.
读编往来     
《法学》1991,(4)
前不久,我们从留美研修法律的学者那里获悉“《法学》杂志是美国国会图书馆中国法律(现代)期刊中收藏量最大、最齐的,而且许多美国法律专家(尤其是搞中国法的)都认为《法学》信息量大……”。这一信息对我们编辑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慰籍。因为我们不曾奢想去发表惊世骇俗之作以一鸣惊人,而是将编辑旨趣始终定位在法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运作过程中,默默地耕耘。《法学》的任何收获,既是意料之外的,又是意料之中。尽管《法学》研究的是当代中国法制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但是《法学》仍然因之而走向域外。中国的法学研究应  相似文献   

6.
“法律的社会科学研究”研讨会观点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猛  胡凌  李晟 《法学》2005,(10)
2005年5月28日至29日,北京大学法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联合举办了“法律的社会科学研究”研讨会,来自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学者就共同关心的法律问题进行了一次跨学科交流。一、法律的社会科学研究:功能与前景正当美国的“法律的社会科学研究”(或者又称为社科法学、法律和行为科学、法律的交叉学科研究)在法学院中已经毫无争议地被边缘化的时候,在当代中国,法律的社会科学研究却蓬勃发展起来。按照贺欣(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的解释,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它满足了转型中国初期的学术需求。它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当时颇为…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性别与法律研究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 ) ,主要研究社会性别与法律之间关系的理论与实践。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综合性边缘学科。社会性别概念在西方早在 2 0世纪 60年代就已提出 ,至 1 995年第四届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后 ,“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呼声日渐高涨 ,成为世界人权领域和国际妇女解放运动中的热门话题之一。“社会性别”概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框架。用这个视角来分析传统的立法、司法、执法、法学研究和法律教育 ,创建有利于男女两性共同发展的法律框架 ,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国尚属空白…  相似文献   

8.
《法学研究》2000,(5):161-161
《环球法律评论》是国家新闻出版署新近批准的刊名 ,自 2 0 0 1年开始使用。本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 ,季刊 ,国内外公开发行 ,其前身为《法学译丛》( 1979年创刊 )和《外国法译评》( 1993年改名 )。《环球法律评论》以评介国外法学和法律为主 ,兼及中外比较。为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考察中国法律和法学 ,提升中国法律学识的品位 ,本刊特设如下栏目 :主题研讨———就当前人们关注的重大法律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理论前沿———介绍、评价当代法学理论的热点和基本问题 ;比较研究———就中外法律理论与制度进行比较 ;书评———介绍…  相似文献   

9.
从逻辑角度谈法学教育的设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 ,中国法制改革从司法改革着手 ,司法改革以法律职业改革为突破口 ,而法律职业改革引出司法统一考试制度 ,这为我们的法学教育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其中如何把法学教育制度与法律职业制度衔接起来 ,就成为国家的一大新问题。①王泽鉴先生说 ,“法学教育的基本目的 ,在于使法律人能够认识法律 ,具有法律思维、解决争议的能力。”②法学教育关系到法律职业素养 ,直接影响一国司法活动的质量和法治程度的高低。所以西方有人称法学院是法律职业的守护者 (Lawschoolsarethegatekeepersforthelegalprofession) ,对那些获准进入法学院者而言 ,法…  相似文献   

10.
美国法学教育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11月至2006年10月,笔者在美国爱默雷(Emory)大学法学院访学一年。其间,笔者旁听过九门不同的法学课程,同多位法学教授和学生交流过对美国法学教育的认识,并阅读了相关的论文和论著。本文是笔者一年中对美国法学教育的体验和思考的总结,希冀对我国法学教育改革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