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运用AIDS模型,从动态角度研究了南京城乡居民在食品、衣着、耐用消费品、教育娱乐、医疗卫生、交通通讯、住房等七类商品和服务消费上的消费行为特征,并对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在七类商品的消费中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一,城镇居民膳食结构优于农村居民,提高农民收入可显著降低农村恩格尔系数;第二,城镇居民衣着消费已有较强的追逐时尚的特点,而农村居民衣着消费观念仍较保守;第三,耐用消费品的消费上,档次越高的耐用消费品,城乡拥有量差异越大,同一种消费品大量进入农村家庭要比大量进入城镇家庭有一明显的滞后期;第四,交通通讯类商品与服务的降价将可能极大的刺激销售量,是未来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的拉动点;第五,目前过高的教育费用与医疗费用是居民的沉重负担;第六,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城镇居民明显优于农村居民,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亟待丰富。  相似文献   

2.
论利用外国对华投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的中国于1978年开始积极有效地利用国外资金加速现代化建设,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我国在1993—1995年连续三年中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占世界第二位,巨额资本的注入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总体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租赁业主要是搞实物租赁,它是以取得设备、工具和耐用消费品等使用权为目的的租赁形式,是由出租方提供租赁期内的维修保养等租后服务、承担过时风险,可撤销、不完全支付的租赁业务。当前,以培育和发展租赁市场来大力开展租赁业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4.
八十年代以来,我省充分利用毗邻港澳、背靠中国内地的区位优势,抓住世界产业结构重组的机遇,大规模吸收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主要是香港)转移出来的部分制造业,使传统产业和技术得到更新改造,并迅速发展了以出口为主导的电子、家用电器、日用化工、食品、化纤纺织、服装等轻纺消费品工业,外贸出口持续高速增长.“八五”时期我省外贸出口总额年均递增39.44%,远远高于同期我省GDP增长速度.进入“九五”第一年,我省外贸出口总额为593.5亿美元,比1995年增长4.9%,增速大幅回落.这除了受国家调低出口退税率、人民币汇率持续攀升和出口退税款拖欠等因素影响外,更主要的是与我省外贸出口发展后劲严重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工流动机制变迁经历三个基本阶段:1978-1992年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体的产业流动机制建设时期;1992-2002年以国企改制和非公经济发展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建设时期;2002年至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城乡一体发展体制建设时期。其基本特点与历史经验是:第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搭建了农民工流动机制的基本框架。第二,从城乡二元流动机制走向城乡一体流动机制。第三,从产业流动机制到地域流动机制有序放开。第四,在城市流动机制中,以沿海城市与中小城市为吸纳主体。农民工市民化以小城镇为吸纳主体。改革以来农民工流动机制变迁,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考,并把生产力标准引入民族工作中,开创了民族地区发展的新局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时期,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将民族发展放在民族工作的首位;民族发展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是重要的政治问题;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科学发展观引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中,提出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指出,发展仍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要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文化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城市居民作为市场经济社会中一个重要的文化消费群体,其文化消费现状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今城市居民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对郑州市居民的文化消费活动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从引导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激发居民的文化消费热情、开拓新的文化消费领域和营造健康的文化消费环境四个方面,给出提高城市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对策,以促进郑州市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治建设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化认识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治建设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文革"教训,反思"文革",重新认识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性;第二阶段: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中国法治建设进入了快车道;第三阶段: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和现代化腾飞,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9.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消费,社会再生产便无法继续进行。近期以来,由于需求不足而导致生产过剩,国内物价持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以实现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 1.按消费需要进行生产,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以消费带动生产。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的发展主要是根据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来实现。因为消费需求是人们最直接、最重要的需求。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0.
2018年以来我国贸易投资消费三驾马车都遇到了增长障碍,这主要是国内外综合因素的影响。国内是因为2014年以来中国其实已经进入金融危机,只是没有出现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但是潜在风险一直存在;国外是因为美国发起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升级,导致经济恐慌和贸易危机。2018年11月美国发布限制中国进口的高科技清单征求意见稿,如果一旦实施中国将遭受金融、贸易、技术三重危机。因此,我国应综合考虑金融、贸易、技术三重危机,千方百计地提升世界工厂为世界市场,扩大科技研发对外开放,建立牢固可靠的合作共赢联盟。  相似文献   

11.
一、发展消费信贷的意义 消费信贷也称消费信用,是金融机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信贷手段支持消费者购买消费品、促进商品销售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2.
美国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历史发展阶段:在手工业社会阶段,家庭手工业和手工工场占据主导地位;至机器大工业社会阶段,以股份公司为代表的大企业逐步在社会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进入信息社会阶段,以股份公司为代表的标准化的组织形式开始向更有灵活性、弹性和柔性的生产体系和管理结构转变。三个阶段企业绩效的决定因素是有差别的,探讨这一变化及其规律,对中国企业发展和政府宏观调控均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市场化指数的测度与评价:1978-2008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系列报告为基础,建立了一套市场化指数连续测度的方法,开创性地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程度进行了测定,得到31年市场化指数的时间序列,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并就未来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取向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权利立法及其法理基础郭道晖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本世纪七十年代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社会主义法制也由很不完备的状态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近年中国开始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立法者和法学界认为,市场经济必然是、也必...  相似文献   

15.
在以十一后三中全会召开为起点的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我国妇女理论研究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78—1990年的初步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继我国20—30年代所形成的妇女理论研究第一次高潮之后的第二次高潮端倪时期;第二个阶段为1990年至今,是中国妇女理论研究逐步走向深化,进一步繁荣发展时期。本文试就二十年来我国妇女理论研究发展变化的主要脉络作一回顾,并对妇女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业具有刺激消费、繁荣商贸、振兴交通的“乘数效应”,已被许多城市确定为支柱产业或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的产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贵阳市被列为内陆开放城市以来,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99年,接待境外游客4.5万人,旅游外汇收入1369万美元;接待国内游客956万人,旅游总收入21.9亿元。面对西部大开发和新世纪发展的新形势,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是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阶段社会风险增多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在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更要头脑清醒、居安思危,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毫无疑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同时应当看到的是,中国的发展开始进入一个关键的阶段,换句话说,中国社会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风险的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和即将发生的深刻变化,中国社会当中各种各样的、大量的矛盾必然会集中出现,在某个时期甚至会以一种比较激烈的、爆发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现阶段的中国社会正处在急速的转型时期。这个时期面临…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经济的发展和乡镇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或称三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标志着人民公社时期的结束。其意义在于解放了农村的大量劳动力,把原来人民公社制度下闲置和浪费掉的劳动力,由农民积极自发地变成了生产力,由此推动乡镇经济的大发展。第二次革命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星罗棋布的乡镇企业,吸纳了从联产承包制后解放出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带动了中国农民的致富和中国农村的繁荣,推进中国农村进一步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方向发展。第三次革命就是小城镇的崛起和以小城镇为…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的农业和农业政策陈锡文从1993年10月开始出现因粮价上涨而带动大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局面以来,人们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前景都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国内关于加强农业的呼声不断高涨、国外关于“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的农业到底发生了什...  相似文献   

20.
袁秀和 《理论前沿》2002,(22):37-37
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证明,农民家庭消费是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要素,直接影响着农村各种比例关系是否协调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因此,引导农民消费是一个关系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