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宿豫县对为群众办实事定下三条原则:“光面子好看的事不办;超越承受能力的事不办;干部得利享福的事不办。”去年,全县取消92项要农民出钱出物出工的升级达标活动,为全县农民减轻负担700多万元。笔者认为,这个“三不办”好,值得倡导。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乃至一个单位,每年都有许多实事要办。年初向群众承诺“办多少件实事”,年终总结“实事办了多少件”,已成为一项工作制度。但是,办什么、不办什么?先办什么、后办什么?哪些当办、哪些不当  相似文献   

2.
当官十难     
当官十难当官难,难当官,官难当。当官者也有一本难念的“经”。难在何处?笔者以为至少有十难:当上级交办的事不符合实际时,你办不办?办了下面说你“不实事求是”、“官僚主义作风”。不办,上面说你“不听话”、“组织观念淡薄”。办了不行,不办也不行,此为一难。...  相似文献   

3.
谈真论假     
谈真是因为有假。假话是相对真话实话而言的,是虚假的,不符合事实的;假事是相对真事实事而讲的,是形有实无的事,或做而无效益的事。说假话办假事是在党的执政过程中滋生并蔓延起来的一股不良风气,上上下下无不对之深恶痛绝,各级领导也再三强调要杜绝此类现象,但这方面的问题仍然难以根绝,甚至时好时坏,非常顽固,成了久医不愈的顽症。  相似文献   

4.
时下,从城市到农村,到处都能见到“人民的事人民办”之类的标语;从大会到小会,随时都能听见“人民的事人民办”之类的口号。按说,“人民的事人民办”这句话是没有什么毛病的。但是,如果在实际工作中,不顾人民群众的意愿和承受能力,把“人民的事人民办”用得太多太滥,就很有可能走向反面,严重脱离群众,甚而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恶果。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在“人民的事人民办”的旗号下,向群众和企业乱收费、乱摊派。诸如“人民的城市人民建”,“人民的教育人民办”,“人民的道路人民修”,等等,等等。你不能说这些事不是人…  相似文献   

5.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就世博会开园100天接受上海媒体联合采访时谈到,办博最重要的作风就是“实事求是”,坚持“正视问题,不埋怨、不急躁、不掩饰”,“互相团结,互相支持,一件事一件事解决”。  相似文献   

6.
声音     
什么“公认度”?给老百姓做事就是最大的“公认度”!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认真自省,一年下来究竟办了多少事,才不会愧对自己的俸禄,不会愧对人民的期望。人类的奇怪之处在于,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前,又仿佛他们从未活过。  相似文献   

7.
难与婪     
难与婪严应道,樊启宏一位新当选的市长在人代会上讲:“‘老百姓从生孩子、上学、就业到得病求医、买东西、卖东西、受了冤枉打官司等,不找关系、不寻门子、不给好处就办不厂事……中国的老百姓办一件很平常很平常的事都非常难。本届政府要想有所作为,必须首先向这些弊...  相似文献   

8.
倘若有件很重要的事要 办,每个人确定“某 人”会去做,任何人都可以完成这件事,但结果是“没有人”去做。这种情况常常在企业里发生。 当然“某人”生气了,因为这应该是“每个人”的事,“每个人”认为“任何人”都可以做,但是“没有人”了解“每个人”都不想做。最后结  相似文献   

9.
一把手≠一言堂于崇良时有朋友找上门来,为儿子或房子的事求情;也时有青年人自己登门,请予调动或提拔。尽管每次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以说服他们办事要按规矩来,需要集体商量,但很少有人听得进这些道理,十有八九都说:"你是一把手,办不办还不是全由你,只要你说了就...  相似文献   

10.
立新信息公司总经理余建新是静安区“两新”党组织发展的第一名共产党员,他从业务员做起,凭借自己良好的自身素质,过硬的工作业绩、高尚的人格魅力,被逐步提升为组长、业务经理。从入党那天起,他就时刻提醒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事,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事,自己首先不做。”  相似文献   

11.
涉案人坦称:“像刘主任那样给自己和家人办“低保”的社区工作人员还有不少,大家都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很多领导找我给他们的亲属办“低保”.虽然大多数不符合条件.但领导说话了.能不给办吗?而且审批时不会有什么阻力,我家条件还不如他们呢,我给自己也办了一份”。 “街道办事处领导考虑到社区主任的工作量.对此也都很理解,很容易就批了”  相似文献   

12.
《现代人事》2000,(9):41-41
一、集中精力要想顺利做好一件事,就得集中全部精力。我们的大脑不可能同时集中干两件或多件事,也就是常说的“一心不能二用”。小学生一边看电视,一边听收音机,又一边做功课,那功课也肯定做不好。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半个小时就可以做完的事,半天也做不完。  相似文献   

13.
“奶奶:您在家火也吾烧(客家话意:煮饭),去到敬老院就快快烧了。”张王兰读高中的孙女对她这样说。张玉兰是粤东山区大埔县茶阳镇人,今年67岁,1996年5月,她从茶阳镇街道办退休后,认为自己身体还好,在家又没别的事忙,便想为社会为群众做些好事善事。  相似文献   

14.
全国有多少基层理事长每天在工作岗位上辛勤工作着,他们不在乎名利,不在乎得失,只要求自己多为残疾人做点实事,办点好事。当走进张家口市桥西区残联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墙重叠的残疾人赠送的锦旗和省、市残联授予的奖牌。在基层残联工作了十几年的理事长钟祥英常说:“一个人活着,最有意义的事就是为老百姓做实事。俗话说的好,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作为一个基层残联的理事长,心里时时刻刻要为残疾人着想,我最大的心愿帚为残疾人做好事.办实事.”  相似文献   

15.
那一个春天     
高永明 《人民公安》2011,(20):45-45
想起奶奶的病逝。我的心里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和沉重,因为我不知道在奶奶临终前,我是做对了一件事,还是做错了一件事。  相似文献   

16.
常回家吃饭     
本来,常回家吃饭,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而如今对于手中大大小小有点权力的领导干部们来说,能否常回家吃饭,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也已成为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应酬天天有,饭局不用愁。”眼下,似乎求人办事少有不清吃请喝的。只要你扛上一官半职,能说得上话、能办得成事、做得了主的,吃饭恐怕躲不过来。有不少领导已经到了“谈吃色变”的程度,或许是诸多原因,不去也得去。  相似文献   

17.
《民主与法制》2011,(16):20-21
官府内部要讲理,官对民,就更得讲理。现在群体性事件出的多,在很大程度上,是官方不讲理造成的。推行一项政策,先得对民众讲清楚道理,让民众知晓为何这样而非那样,道理说通了,才能落实。尤其是像加税、新添税种、公共产品涨价这样的事,更是要先把道理讲明白了,而且多数人能够接受了,才能做。不能政府机构一张告示、一个命令,就把事办了,民众只有接受的份儿。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象山县针对新形势下社会治理中存在的群众参与程度不高、民主决策不够到位、运行机制不够规范等问题,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民主为取向,贯穿“一锤接着一锤敲”的持续接力,从2009年开始先后推出“村民说事”、“村务会商”、“民事村办”、“村事民评”等一系列务实管用的制度,提炼形成了以“说、商、办、评”为关键环节的“和村惠民四步法”,初步探索了农村社会治理新模式。“村民说事”:每月固定1-2个说事日,每村设立村民说事室,村党组织主持召开说事会等形式。常态化听取民生诉求。一是人人都可说。提出说事申请的村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联村干部等都可参加说事。二是想说都能说。农村改革发展、和谐稳定等方面的大事、难事能说,群众的急事、杂事,只要不属违法违规、无理取闹,想说都能去说。三是事事都记录。说事规定了“公示一申请一酝酿一说事”四个程序.先向全体村民公示说事会的时间。后由村民向村干部提出说事申请,再由村民酝酿说事内容,最后组织召开说事会.说事内容全程记录。  相似文献   

19.
衡量办实事的尺度,就是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赞成不赞成。但有人片面地认为,所谓办实事是大官们的事,自己职务低微,办“虚”办“实”都没关系。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办实事是每一名干部的基本职责,职位的高低不是是否办实事的依据。无论官大官小,同样是人民的公仆,都要俯首甘为孺子牛,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因言)也说办“实事”@因言  相似文献   

20.
报刊文摘     
厉以宁:让西部做 东部做不了的事 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给予西部相应的特殊优惠政策正成为经济学家们讨论的热点。著名经济学家、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厉以宁教授日前表示,国家给予西部的政策,应该是在东部不能实现的。厉以宁举例说,现在私人不能办银行,为了吸引资金到西部,可以准许西部兴办民营银行。 厉以宁指出,西部开发要想吸引资金、人才,尤其是吸引民营企业,就要让西部有利可图。如何有利可图呢?一定要给西部一种政策,让西部能够做东部做不了的事情。厉以宁说,不久前全国人大开会时,他举了四个方面的例子:第一现在不允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