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对4只大熊猫的外周微循环的初步观察结果,结合微循环的特点探讨了微循环的病理生理学意义。(一)材料和方法1.观察对象:健康大熊猫4只,其情况是:新新,雄性,5岁,112kg,身长150cm;安安,雄性,4岁,75kg,身长110cm;盼盼,雄性,5岁,体重100kg,身长160Cm;东东,雌性,5岁,体重90kg,身长120cm。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大熊猫免疫功能与疾病变化的关系,我们根据免疫学原理,经过探索,初步建立了大熊猫细胞免疫测定方法。(一)材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大熊猫8例,均系成都市动物园喂养。其中体检正常6例,病危抢救2例(肠梗阻、肿瘤各1例),体重50~65kg;最大8岁,最小3岁。2.试剂:1640培养液(日本产),小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谷氨酰胺,植物血凝素(PHA),淋巴细胞分离液及绵羊红细胞等。3.测定指标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热应激反应条件下畜禽的发病规律,我们用现代血液流变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姜春华,1981),对京白公鸡在热应激因子作用下的血液流变学变化进行了观察与研究。 (一)材料和方法 1.正常值的测定:由兰州鸡场购进京白公雏鸡,室内笼养,按正常标准饲喂至4月龄,体重1.2~1.8kg,在室温20~25℃条件下,自翅静脉采血2~3ml,加入备有1%肝素生理盐水0.1ml的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对大熊猫胃的解剖学观察研究甚少,特别是对接近野生状态下大熊猫的食管、胃的观察还未进行,为提供保护大熊猫的基础资料,我们对3只圈养在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进行了本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人工饲养大熊猫用隆朋(Rompun)+氯胺酮麻醉意外呼吸停止3小时半,呼吸衰竭、昏迷、休克25小的抢救成功1例。 (一)病例报告 大熊猫苏苏,雌,6岁,体重85kg。1987年3月28日15时30分用隆朋20mg+氯胺酮200mg肌注麻醉,约1分钟动物突然倒地,呼吸停止。即行人工呼吸,给氧,输液,静脉推  相似文献   

6.
大熊猫是产于我国的珍贵动物,因数量极少,为大熊猫输血极为罕见。本文报告了2只大熊猫的血型检查结果,两者之间的配血结果及大熊猫与人、狗、(鹿占)鹿、梅花鹿的配血结果,为以后大熊猫的输血提供参考。 (一)病例报告 大熊猫安安,2岁,雌性,体重30kg。2年前从四川阿坝地区拣来,人工喂养长大,一向体弱多病。几日前腹泻,食欲明显减退。近2日病情加重,大便呈血水样,卷卧少动,心率加快,135次/分,心音弱。用多种止血药及抗生素并输注人白蛋白2瓶,新鲜冰冻人血浆1瓶,便血仍不止,病情继续恶化,血色素降至3g,紧急要求输血抢救。立即采集另一只大熊猫东东的血样,与安安配血,基本相合,当日输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们为一患恶性淋巴肉瘤的大熊猫进行了一次术中输血,结果令人满意。供血者为另一健康大熊猫。受血者大熊猫锦锦,雌性,8岁,体重80kg,曾怀孕3次,产仔5只。因发现腹部包块并进行性增大,而决定剖腹探查。手术前血常规检查:白蛋白26.0g/L,白细胞23.2×10~9/L,中性粒细胞86%,淋巴细胞14%,血红蛋白94g/L。以人用常规方法配血无禁忌,术中共输入另一大熊猫全血160ml,输血历时30分钟,滴速为160滴/分。输血前受血大熊猫血压230/195mmHg、心率85次/分、  相似文献   

8.
抗菌药和微生态制剂对亚成体大熊猫肠道菌群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条件下饲养的大熊猫母熊常遗弃初生仔熊 ,使仔熊成活率较低 ,其原因有多种 ,而因肠道菌群紊乱所致疾病是其中一个因素。1996年 9月 ,我们曾对 1只死亡的亚成体大熊猫进行病因诊断时发现 ,该大熊猫是因肠道内的条件性病原菌侵入血液引起败血病发病死亡。为了找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这类病因所致的疾病 ,我们于1998年 5 6月用抗菌药和微生态制剂对 4只健康亚成体大熊猫进行了临床试验 ,观察抗菌药和微生态制剂对肠道内细菌总数的影响 ,以指导亚成体大熊猫的饲养管理 ,减少疾病发生。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分组 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  相似文献   

9.
我们继对大熊猫红细胞表面抗原的研究(廉维等,1987)之后,用小黑熊作为大熊猫输血的前瞻性研究实验模型,进行了接受绵羊血的输血试验。 (一)试验动物 受血动物:小黑熊,2岁,雄,体重25kg。自捕进动物园3个月以来一直有全身震颤、食欲不佳、精神萎靡等表现,但未确诊。供血动物;绵羊2只。 (二)试验项目和结果 1.小黑熊及绵羊的红细胞抗原测定:将小黑熊红细胞、1号绵羊红细胞和2号绵羊红细胞经温盐水洗涤后配成5%悬液,与人类ABO系统、Rh系统、MN系统反应。结果小黑熊及绵羊红细胞均与ABO系统抗血清强凝集;当与Rh系统抗D血清反应时,小黑熊红细胞凝集而绵羊红细胞不凝集;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是利用人工诱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动物进行腹腔间歇灌洗,以探讨其腹腔间歇灌洗方法与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疗效。 (一)人工诱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1.试验动物:经临床和血常规检查确认健康的山羊4只(编号1~4号),年龄1.5~2岁,体重45~50kg。驴2头(编号5~6号),年龄8~9岁,体重150~200kg。试验前对动物进行全身检查和血常规、腹腔穿刺液的检查。  相似文献   

11.
实验动物 奶牛,6岁半,体重约400kg,为学生实验牛,手术前曾进行颈静脉反复、多次扎针练习采血,而造成两侧颈静脉炎症,局部皮下组织瘀血肿胀。 材料 采用上海医学心血管研究所与苏州织带厂联合研究生产的高分子人造涤纶血管,管内径2.0cm,长度4.0cm。 手术方法 患畜用静松灵(二甲苯胺噻唑,每kg体重0.3mg)肌肉注射作基础麻醉,结合在术部皮下用盐酸普鲁卡因作浸润麻醉,在左侧颈部颈静脉沟处皱壁切开皮肤15cm,见颈静脉肿胀、瘀血、炎症,与周围  相似文献   

12.
中兽医学认为,家畜外伤可致经脉损伤,使血在脉中的循行不畅、阻塞或外溢,成为血瘀证。显然,这提示了血液循环障碍的存在。鉴于血液流变学性质异常是血液循环障碍发生的基础,我们对马外伤和实验兔人工扭伤病例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性质的观察。(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对象:①外伤马病例:我所附设家畜病院门诊外伤马8例。②正常马:甘肃省礼县盐官镇检疫站提供成年马68例,经一般临床检查为正常者。③实验动物:兰州产白毛红眼中国本兔9只,体重1.5~2.5kg。经一般临床检查均正常者。2.实验方法:所有测试马均颈静脉取血10ml供测定。9只实验兔分别从心脏取血5ml作扭伤前测定,7天以后人工扭伤其右后肢的跗关节使之脱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小型猪生长激素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法国长白猪(L)、广西小型猪(GX)、贵州小香猪(GZ)和西双版纳小耳猪(XB)血液中生长激素(GH)的含量.结果显示,L猪体重(125~150 kg)与中国小型猪体重(30~50 kg)之比为31;4品系GH含量(4品种依次分别为0.923μg/mL±0.060μg/mL、0.894μg/mL±0.050μg/mL、0.892μg/mL±0.050μg/mL、0.892μg/mL±0.030μg/mL)基本一致,品系间GH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应用现代血液流变学的实验方法,观察了疼痛患骡的血液流变学性质及活血化瘀治疗后的变化特点,为了解血瘀的本质及活血化瘀的疗效原理提供了依据。(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血液动力流变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血液动力流变学参数是反映循环功能和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目前,这项研究在兽医界刚刚起步。为探讨家畜血液动力流变学参数的变化规律,笔者于1989年5~10月对93匹健康马属家畜进行了测定。(一)材料和方法1.仪器:XXG—A型心血管功能测试仪,系安徽电子科学研究所制造;XHD—2型心电图机,为上海医用电子仪器厂出品;O—300型无液式血压表,为江苏无锡市医疗设备厂出品,购来后进行了改装。  相似文献   

16.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的流动性质和变形性质的科学。近年来被应用于中兽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促进了对家畜“血瘀”的本质、“活血化瘀”的治疗原理的认识。中兽医认为奶牛乳房炎是“血瘀证”的一种临床表现,应用或结合“活血化瘀”法治疗,可以收到满意的疗效。为了探讨其“血瘀”的本质,为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我们应用血液流变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正常奶牛和患乳房炎奶牛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堪称“宝中之魂”的棕白色大熊猫,于2000年4月26日,在陕西省秦岭中段南麓腹地佛坪县岳坝乡三官庙村海拔2100米的山林中,被村民冯明喜发现,为一只体重约100公斤的成体大熊猫。这是秦岭南麓第8次发现活体棕白色大熊猫,加上4只死于非命的,迄今为止,秦岭南麓先后共发现12只棕白色和全棕色大熊猫,约占秦岭大熊猫总数的4%,估计是一个种群。秦岭是我国东西走向的一条巨大山脉,是南北气候的分界线,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处于古北界和东洋界交汇过渡地带,也是我国大熊猫的始祖地之一。境内具有多种生物生存的条件,生息繁衍的野…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蛔虫病流行严重,据成都市动物园对其饲养的大熊猫蛔虫病流行情况所作两年调查,除半岁以下的幼小大熊猫外,蛔虫感染率高达100%。野外大熊猫蛔虫病也极其普遍,从野外病死大熊猫尸体解剖所见,蛔虫寄生普遍,个别高达2000条以上,严重影响大熊猫的发展。为防治本病流行,配合成都市动物园对野生动物寄生虫病的调查和药物驱虫实验工作,对大熊猫、小熊猫、狮、虎等野生动物蛔虫生化指标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9.
(一)试验方法 1983年11月11日,用10只健康新疆良种细毛羊(其中8只事先安装永久性人工瘤胃瘘管)进行试验、受试前每2~4小时测定一次呼吸、体温、脉搏;瘤胃pH,挥发性脂肪酸;瘤胃总蛋白、氨氮;纤毛虫数、活力;血常规、血氨、血浆CO_2结合力;尿pH、尿蛋白、尿酮体等,连续一日,以确定正常值。然后将10只羊分5个剂量级组。从瘤胃瘘管或以胃管灌入黄豆粉糊、每隔2~4小时测定一次上述各指标。直至确信所有受试羊的临床表现及所测指标趋于正常时为止,并作记录,共持续4日。共作两次试验,第一次用10只试验羊,1号羊体重54.1kg,饲料黄豆粉剂量为50g/kg,总剂量为2.705kg,2号羊体重55kg,饲喂黄豆粉50g/kg,总剂量为2.75kg;3号羊体重55kg,饲喂黄豆粉剂量40g/kg,总剂量为2.2kg;4号羊体重43kg,饲喂黄豆粉剂量为40g/kg;总剂量为  相似文献   

20.
幼大熊猫肺炎病例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除了它的特殊繁殖率低以外,幼仔的发病死亡率极高;至1991年全世界人工繁殖大熊猫116只,活到1岁以上的仅24只,其死亡率高达80%。做好大熊猫幼仔期疾病的防治工作,是确保大熊猫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