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院三部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检察机关在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中排除非法证据的责任和职权予以了明确。根据检察机关行使职能的多元化以及参与诉讼的全程性等特点,检察机关对非法证据的预防和排除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未来检察机关亦当从预防和排除非法证据的双重视角来加强在非法证据排除中的作用发挥,健全预防非法证据的措施以保证证据收集固定的合法性,规范排除非法证据的程序以实现证据审查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边慧亮 《法制与社会》2011,(33):277-278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作为一项国际通行的证据规则,主要功能在于规范证据的证据能力问题。我国以程序优先等价值理念为法理基础,构建了有中国特色的采用专门性审查与附带性审查相结合的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在侦查阶段的审查批准逮捕程序和审查起诉程序中采用附带性审查的方式,未设置相对独立的专门程序;在审判阶段则采用专门性审查的方式,辅以相对独立的具有对抗性色彩的司法审查程序.  相似文献   

3.
张淼  王路平 《法制与社会》2015,(2):123-125,133
2012年《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非法证据排除体系,这对于促进司法机关依法取证、尊重与保障人权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应该注意,新刑事诉讼法对于排除非法证据规则的程序性内容缺乏相应的规定.为保证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得以真正落实,相关部门应当修改有关办案规定以及司法解释,下一步更加明确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的具体程序、审查争议性证据的主体、审查合法性的标准等,对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作出更加细致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非法证据发现与排除的实践把握——以审查起诉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乐云 《人民检察》2012,(14):17-20
公诉办案履行排除非法证据职责,在审查起诉中发现、排除非法证据是关键。在审查起诉中,应通过审查案卷材料、要求侦查机关及侦查人员作说明等方法发现非法证据线索。在审查认定排除非法证据过程中,应及时跟进可能被质疑的证据的合法性证明工作,完善指控犯罪证据体系。  相似文献   

5.
《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出台,使得审查起诉阶段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非法口供排除规则已具雏形。当前审查起诉阶段非法口供排除对获取非法口供所使用的非法手段界定不清楚,非法口供排除程序规定不明确,缺少与非法口供排除相关的配套规定以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司法解释效力存在争议等现实难题。建议进一步规范审查起诉阶段非法口供排除的实践操作,明确审查起诉阶段非法口供排除的程序设置与救济路径,进一步界定非法的内涵与外延,建立检察介入侦查引导取证制度等,从多方面进行相应的改进。  相似文献   

6.
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制度设计中,检察机关成为非法证据排除的重要主体,但是检察机关多重角色对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带来了一定影响,审查起诉阶段的排除程序规定显得较为单薄,行政执法过程中收集的物证、书证等的使用不够明确。。应从从完善非法证据发现和审查机制等方面对检察工作中非法证据排除的有效适用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7.
一、总论:证据属性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去年两高三部颁布实施的《死刑案件审查证据规定》(简称)、《排除非法证据规定》(简称)及配套性规范文件《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死刑案件审查证据规定〉和〈排除非法证据规定〉的指导意见》等的颁布实施,被誉为打破了中国证据法改革的坚冰。推进了刑事证据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共同发布的《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虽然对非法证据的排除作了一些实质性的规定,但是,排除的标准仍然混乱,排除范围不够明确,对一般性违法的非法证据的排除如何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是公诉人审查起  相似文献   

9.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非法证据排除规定》),自二○一○年七月一日起已正式开始施行。两《规定》的出台,直接推动了刑事证据制度的改革,不仅弥补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立法上的不足,同时在司法实践的基础上也增加了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而且对办理死刑案件的证据审查和判断方面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两《规定》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民主化、法治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郑未媚 《证据科学》2010,18(5):537-540
2010年7月1日实施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第12条规定了二审阶段非法言词证据的审查和排除,确立了非法言词证据排除的救济程序。结合该条文,笔者就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二审程序中的适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2010年5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中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规定,弥补了刑事证据规则缺位的遗憾,极大地影响了我国非法证据规则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颜伶俐 《法制与社会》2012,(30):261-262
新《刑事诉讼法》对非法证据作了相对完备的规定,将2010年"两高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内容吸收进来,首次在立法上明确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与操作程序,充分体现了刑事诉讼法作为保障人权的"小宪法"的作用,从制度上对遏制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的行为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拟以审查起诉阶段为切入点,浅析非法证据排除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以下称《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统称“两个证据规定”),  相似文献   

14.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刑事证据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最近两高三部出台了《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分别简称《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和《排除非法证据规定》),旨在完善我国的证据制度。虽然这两个规定还称不上尽善尽美,却是我国证据法发展的道路上一大进步。文章针对两个规定结合非法证据排除规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隗永贵  隋丹 《法制与社会》2012,(32):137+141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当今各国刑事诉讼法中普遍规定的一项证据制度,我国的《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排除非法证据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充分肯定了《两个证据规定》的内容,将其以法律形式予以规定。本文旨在探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影响,从而引申出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6.
卞建林 《证据科学》2010,18(5):532-533
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部署,日前,“两院三部”联合制发了《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对办理刑事案件特别是死刑案件证据的审查判断和运用作出详细规定,并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加以健全完善。这是刑事司法改革的重大成果,对保证刑事案件办案质量,保障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准确惩罚犯罪,促进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两个《规定》亮点甚多,择其要者,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两个证据规定”的施行与公诉工作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分别简称《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并称“两个证据规定”),已于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8.
两个证据规定的进步与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卫东 《证据科学》2010,18(5):526-529
一、两个证据规定的总体评价 随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等五部门在今年5月30日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分别简称《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统称两个证据规定)的实施,我国的刑事证据立法进程得到了强有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19.
孙志伟  左勇 《法制与社会》2012,(23):239+241
2010年5月30日,“两高三部”联合制定的两个证据规定,即《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颁布实施.两个证据规定不仅规定了非法证据及其排除规则,在《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还出现了“瑕疵证据”的概念.瑕疵证据,就是指证据的收集程序具有轻微违法性的证据.瑕疵证据是为了弥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过于严厉的不足而提出的.瑕疵证据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在收集程序上存在瑕疵的证据,它既不是完全合法的证据,也不能完全被视为非法证据.瑕疵证据在转化之前证据能力待定,这一点使它区别于必须排除的非法证据.  相似文献   

20.
审查起诉中有关证据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燕谋 《政法学刊》2005,22(6):66-69
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中审查判断证据有特别的价值和意义。检察机关要遵循正确的方法与步骤审查证据的本质和证据的充分性,以辩诉方法审查起诉,排除非法证据,预防和正确对待翻供翻证,从而保证司法公正、公平,提高司法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