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3 毫秒
1.
国民性缩影     
小饭店,两个外国人坐着吃面条。邻桌,一个醉汉破口大骂洋人和洋奴。外国人吃完了,回头向醉汉借打火机,醉汉立刻住口,送上打火机。外国人走了,醉汉冲着背影啐了一口唾沫,又开始骂。刚才是骂洋人有钱,现在是骂:“他妈的,两角钱吃一碗面条,还不如我!”这是小市民式爱国主义的缩影。  相似文献   

2.
开心一刻     
抱怨执行死刑警官走进牢房,一边抖着雨衣,一边向犯人宣布赶赴刑场的命令,死刑犯惊异地说:“冒这么大的雨去刑场?”警官说:“你还有什么可抱怨的,我还得冒雨回来呢!”谁高一天,两个不同国家的人碰在一起夸耀自己的国家的高楼最高。甲说:“我们最高的房子,从房顶往下跳要过好几个小时才能落地。” 乙说:“那算什么高,我们那房子若往下跳,你猜他是怎么死的?是半路上饿死的。”戒指法官:“为什么你拾到这样贵重的戒指不交警察或是失物招领处呢?”被告:“我倒是有过这个念头,法官先生。可是当我看到戒指上刻的那一句话后,我就把…  相似文献   

3.
《法治与社会》2003,(7):50-50
问:今年4月,我家邻居李大伯不幸患上绝症。他家有一套私宅,他想立一份遗嘱把房子留给一直照顾他生活的二儿子。请问:设立遗嘱可以委托他人代理吗?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和徐春旺同志打交道,便被他那豪爽的性格所吸引,所以我经常想:如果他不穿警服走在大街上,走在芸芸众生之中,你一定很难判断出他是一名人民刑警。你更不会相信:这个有着一米八0身高,看上去却极其斯文的彪形大汉,在2003年被省公安厅评为“荆楚十大名探”,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他还先后被黄冈地委评为优秀党员,黄冈地区公安处评为破案能手和优秀刑警,  相似文献   

5.
卢雁 《公民与法治》2011,(24):24-24
“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陌生人也威胁我们,如罪犯。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筑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  相似文献   

6.
我不卖爸爸     
贝贝和明明都是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有趣的是,贝贝、明明二人的爸爸都是副局长。寒假过后,新学期开始了。贝贝抱着一个很大的变形金刚来上学,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很羡慕。明明走上前问贝贝:“谁给你买的这么大的变形金刚?”贝贝答:“是一个叔叔来我家拜年时给我买的,那个叔叔还给了我一个大红包,红包里尽是上面有4个老爷爷的钱,大红包妈妈替我保管着。”明明问:“那叔叔是你家亲戚吗?”贝贝答:“不是的,那叔叔是砌房子的,我爸爸管他们。”明明问:“你爸爸是当官的?”贝贝答:“我爸是副局长。”明明没说话,念叨着“副局长”…  相似文献   

7.
阿湘子 《政府法制》2009,(12):32-32
4月21日,在重庆市“宜居重庆”建设大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发表讲话。他妙解“安”字时说:上面是个宝盖,代表“房子”;下面是个“女”字,表示“妻室”,这形象地说明,一个人有了房子和媳妇,就可以“安”心了。  相似文献   

8.
陈劲 《法制与经济》2008,(15):26-26
深圳的小邱最近面临异常痛苦的抉择:房子要不要“断供”?更严重的是精神压力太大,“这事已经让我有点神经兮兮了”。小邱是在表哥的影响下开始“炒房”的。去年5月,表哥想买套房子给父母住。他看中一套总价52万元的房子,就支付了4万元定金。没过多久,由于父母对房子不满意,表哥就委托售楼处把房子转让出去。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聚会上,一位“中国通”的外国朋友说:“你们中国人,为什么只把笑脸留给熟人?” 他发现,许多中国人走在大街上,神情是紧张而严肃的,不会轻易给陌生人一个笑脸。大多数人,都对突如其来的微笑感到不适应,本能地加强警惕。  相似文献   

10.
鞋的故事     
杜书记住进我家那年,我还很小。那天,我和几个小伙伴正在河边挖蚯蚓玩,村长领着一个背着包袱的陌生人向我家走来。我问:“你们找谁?”村长说:“找你家大人呀,在家吗?”我点头说:“在家。”便替他们领路。村长进门后,对我父母说:“这位是城里来我们村蹲点的杜书记,要在你们家住一段日子。”我家出身贫农,父亲母亲又都是热心肠的人,自然满口答应。我更开心,因为这下家里可热闹了。趁杜书记和我父母说话的机会,我好奇地打量这位陌生人。他瘦高个儿,衣着很土气,尤其脚上穿的那双草鞋很显眼。我问杜书记:“你也穿草鞋?”他说…  相似文献   

11.
胡喜盈 《检察风云》2012,(17):58-59
他,91岁,2012年4月16日上午10点,春日里的阳光很好,91岁的刘老伯老泪纵横,在他的农行社保卡里,收到一笔130万元的汇款,老人手拿放大镜一连数了好几遍,13后边有5个“0”,真的是5个“0”。啊!那套房子“丢失”了整整50年,居然给找回来了!真的,太难了!  相似文献   

12.
房子,房子     
箩筐 《法律与生活》2009,(13):60-61
读者一定还记得我在此栏目开篇的开始,就谈到了在美国经济危机大潮下我家的经济危机。现在,美国的经济危机没有结束的意思,我们家的经济危机也还在持续。其中最头疼的事情,是我家的房子,卖不掉的房子。我家在芝加哥的房子在美国房地产危机到来的时候,正首当其冲,卖了一年也没有卖掉。  相似文献   

13.
锤炼     
锤炼胡浩秋雨绵绵,乡道泥泞。一辆吉普车在雨望挣扎着,时而像喝了酒的醉汉东倒西歪,时而又像跳摇滚舞的青年,用劲扭着屁股。车上,“打假”小组的干警们已被连续六七天的行程搞得精疲力尽了。“车陷住了。”“下车,推!”部科长用地那略带沙哑的男中音命令道。雨愈来...  相似文献   

14.
追凶     
李亮 《法治纵横》2011,(8):32-33
核心提示:父亲被人绑架,生死不明,为查明真相,他辞去工作,卖掉房子当盘缠,当了6年“私家侦探”,穷追嫌疑人的蛛丝马迹。终于,刘卫华等到了一场“迟来”的审判。  相似文献   

15.
幽默     
《政府法制》2012,(6):33-33
同行 郊外一幢漂亮的房子里,住着一个漂亮的小姐。这一天,来了一个乞丐,乞丐衣衫褴褛一头白发,一副可怜相。小姐动了恻隐之心,给了他10块钱。小姐问乞丐:“你每天除了乞讨,还干点别的什么吗?”乞丐说:“化装。”“化装?”小姐很奇怪,“讨钱也要化装吗?”  相似文献   

16.
童舟 《政府法制》2008,(13):43-43
俄国寓言作家克雷洛夫很穷。一次房东与他签订租契时,房东写道:假如克雷洛夫不慎引起火灾烧了房子必须赔偿15000卢布。克雷洛夫看后,不动声色,提笔在15000后又加上两个“0”。房东惊喜地喊道:“150万卢布?”克雷洛夫耸耸肩,说:“反正我也赔不起。”  相似文献   

17.
王攸 《法律与生活》2011,(21):51-53
因一套未过户的房子,“80后”儿子与64岁的母亲对簿公堂:一方认为不孝子游手好闲、一味“啃老”,决定收回房子;一方提出房子是结婚时父母送给自己的,只是没有过户  相似文献   

18.
法庭巧辩 在20世纪50年代的约翰内斯堡,如果你在大街上随便拦住一位黑人,问他最喜欢的黑人律师是谁,答案肯定是“曼德拉”。这除了他有勇气挑战种族隔离法令外,幽默亦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洪立 《政府法制》2012,(17):28-28
他没有收入,没有仔款,没有汽车,没有房子,没有老婆、孩子,甚至没有兴趣爱好:但很多媒体称他为“当代英雄”,甚至“圣人伽洛克”。因为四分之一世纪以来,他已经在全球十多个同家,为40多万穷人免费看病,提供医疗服务的价值达4000多万美元。像斯坦·布洛克这样的奇人,世界上很难找到第二个。  相似文献   

20.
《法庭内外》2010,(3):60-60
法官: 我今年初将自己在长沙市芙蓉区的一套房子租给刘某,当时约定租期为1年。刘某经过大半年的使用,觉得我的房子面积适中,结构合理,所处地段也不差,希望我将房子卖给他。我们初步商定,我以42.8万元将房子出售给刘某。就在我俩即将签合同时,我那研究生毕业、一直在成都工作的孙女却打电话告诉我,她想回长沙发展,并已联系好了一家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