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敏夫 《江淮法治》2009,(20):54-54
我们生活在一座城市里,整日里奔波、劳作,休闲、享乐。但我们却很少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地观察一下我们的城市,了解一下它的过去与现在,它的独特的地方,它的精神和精髓。比如合肥这座城市,我们对它的了解到底有多少?  相似文献   

2.
论法治政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法治政治即法治化政治, 既是现代国家政治之价值取向, 又是现代社会政治制度框架之必然建构。选择它, 就需了解它; 建设它, 就需体认它, 并进而深刻地把握其精神与灵魂。本文即从法治政治的理论预设、基本特征及其基本原则等方面对其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特克斯生活多年,对琼库仕台虽多闻其名,却无缘亲赴。这次去琼库什台前夕,我特意在百度里搜了一下。琼库什台是个哈萨克牧民村庄,在地图中绝对找不到它的名字,它是天山半坡的一个小村,乌孙古道的北入口,以前没人知道它的存在,自从天山的鲜花显现于世,它的名字才被人了解。  相似文献   

4.
《中国公证》2010,(2):62-62
一个好的徽标,不仅让人赏心悦目,其深邃的内涵和意蕴,还能使人油然产生了解它、感受它的强烈欲望;它不仅凝聚着拥有者的智慧和理念,同时也是拥有者理想和追求的高度浓缩。  相似文献   

5.
简非  徐安 《法人》2004,(2):44-47
高特历史上首位华人合伙人陶景洲,衣着讲究、喜好红酒,同时也深谙中国之道,他在中国的生意越来越大,并对未来充满信心,这位淘金者显然知道金子在哪里并了解如何挖掘它  相似文献   

6.
法律文献信息是记录人们所创造的博大精深法律制度的主要载体,它的出版现状直接反映了人们对法律的了解与利用程度,本文从检索角度对中外法律文献信息源的出版进行比较,希冀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知情权”一词,是美国新闻记者肯特·库柏在1945年的一次演讲中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公民有权知道其应该知道的信息,国家应保障公民在最大范围内享有获取信息的权利,特别是有关国家政务信息的权利。简而言之,知情权作为人权之一种,是指公民有权了解社会诸活动的权利,它包括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其它事务的了解要求。  相似文献   

8.
张家山336号汉墓《朝律》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6年,荆州博物馆发掘了张家山336号汉墓,出土了大批竹简,其中有《朝律》一种。胡平生先生释读了其中若干简文,这是根据荆州博物馆陈列的照片做出的。张家山336号汉墓《朝律》对了解儒生参与汉初政治建设及汉初政治走向极有裨益。张家山336号汉墓《朝律》经历汉高祖、惠帝、吕后、文帝时三十余年的变化,与当时的政治现实密切关联,它还对了解汉初律的性质及篇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5,20(3):144-144
于非在2004年4月23日的《环球时报》上撰文《中外对比,别只看表面》介绍,最近,我去欧洲开会,两次从德国法兰克福机场转机,遇到两件服务不善、慢待旅客的事件,同行的朋友因此对法兰克福机场的管理水平提出质疑。但我10年来几十次从法兰克福转机,对它了解较深,因此站出来说了几句公道话。我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机场之一,这里的硬件设施、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都是世界一流的。  相似文献   

10.
企业七大经营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义 《法庭内外》2008,(2):46-48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它的发展和壮大不仅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还为国家增加了税费收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市场主体鱼龙混杂,不讲诚信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些企业缺少防范意识,对经营活动中的法律问题了解甚少,导致经营风险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庭审制度改革,法庭调查阶段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是弄清案情,了解事实的重要途径,从而为法庭辩论提供事实基础。本文是作者在公诉实践中的总结,一方面它有助于律师对公诉人在法庭中的谋略进行进一步的了解,让律师做到知己知彼;另一方面此文总结的一些讯问方法,也可以作为律师在庭审活动中的参考。此文值得一读。公诉人通过讯问,清晰地揭示犯罪事实,使被告人认罪服法,是出庭支持公诉的一项艰巨而又至关重要的任务。刑诉法规定讯问采取公诉人与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以及审判人员交叉讯问。公诉…  相似文献   

12.
在许多方面企业(公司)对我们的了解,都要比我们对它的了解多。它会追踪我们的个人习惯,会娱乐我们,甚至还会囚禁我们。它帮助我们与致命的疾病斗争,制造出我们食用的食品,与我们在市场经济中进行商品交换,又在政治上压缩我们的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13.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是指物权法的制定、解释、适用的最基本规则,它贯穿于物权法的始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物权法中的平等保护原则、物权法定原则、物权公示原则的分析,从而进一步了解这几项基本原则的含义及立法精神。  相似文献   

14.
法律的实施比法律的制定要困难得多,而由于环境法本身的特点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环境法律的实施比其它法律的实施更为复杂和艰巨。这是因为: 1.环境法在国际范围是近20多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法律部门,在我国是70年代末才逐步发展起来的,它本身还不完备,人们对它也很不了解。  相似文献   

15.
徐晗 《法制与经济》2008,(12):82-84
刑讯逼供罪是发生在执法、司法活动中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渎职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必须依法认定司法机关刑讯逼供行为。依法认定其罪与非罪的界限。同时,认定刑讯逼供罪又必须先了解它产生的历史条件以及其他各种构成条件,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地对刑讯逼供罪进行认定。  相似文献   

16.
刑事诉讼中的证人证言(以下简称证人证言)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七种证据的第二种,它是指证人就其所了解的刑事案件情况,向司法机关所做的陈述,包括口头证言和书面证言。刑事诉讼中对证人证言的审查对于保证案件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笔者仅对证人证言程序性审查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7.
罗伊·格鲁特曼在《律师和贼》中说:“一名律师是一套餐具。比如一副刀叉。无论上次谁用它吃饭,都没有什么关系,只要在两餐之间进行充分消毒即可”。律师就是这么一个平凡得让人可怜的职业,他和其他职业没有什么两样.除了他的地位低微一些。那些认为律师很有钱、律师有口才、律师很自由、律师很潇洒的说法,无疑是对律师生活的不了解,对中国律师制度和律师现状的不了解。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法律文化的研究在我国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其间有许多有创见的论著问世。从这些论著中可以看出,法律文化的概念是一个引起争议、分歧最多和最大的问题,因为它是贯通所有法律文化研究者都无法回避的一个核心概念,并且,有关法律文化研究的其他许多理论问题都和这一问题相关。仔细察究,引起争议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法律文化概念本身,而在于对文化概念的理解。要了解法律文化的概念,首先要了解文化的概念。只有了解了文化的概念,才能对法律文化的概念有所了解,有所认识。文化概念是法律文化概念的源头和基础。正是从这一认识出发,此文作者着力分析了各种不同的文化概念的内涵和“法律文化”研究应对文化概念如何定位,以及如何由文化概念引出和演化出“法律文化”这一新文化概念,并对这一新文化概念的“合法性”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9.
姚莉 《法制与经济》2009,(15):58-59
外资并购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产权的资产性交易形式,已经成为外商投资的一种主要形式,并逐步取代了绿地投资,外资并购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并购当中充满了风险,本文简单介绍了并购当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防范措施,对与并购的双方而言只有充分了解风险,才能更好地控制它。  相似文献   

20.
《西游记》校注匡补王恺《西游记》凡八十四万余字,其中使用了不少方言土语,对它进行校释,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黄肃秋先生以其深厚的功底和校注古典小说的经验,对《西游记》[1]作了较为详细的注释和校勘,为读者提供了方便。但由于其对某些方言等不尽了解,故校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