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佚名 《政府法制》2013,(3):19-20
十大元帅的姓名,早已为世人耳熟能详。不过他们的名字,大都是后来又重新起过的。他们的取名和改名也都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朱德:三改其名朱德的母亲生下他时,给他取的乳名叫“狗儿”。朱德小时候,朱家有时也按川北习俗,称呼他为“狗娃子”。  相似文献   

2.
张苗 《检察风云》2023,(3):64-65
<正>2023年伊始,第一批“00后”已到最低法定结婚年龄(我国的法定结婚年龄,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90后”逐渐成为为人父母的“主力队伍”。在传统教育观下长大的他们,往往却认为“父母怎么教孩子”是私事,也是家事,教育方式因父母的性格、文化水平而有所差异。随着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开始实施,父母带娃逐渐由“家事”变为“国事”,我国正式进入“依法带娃”时代。  相似文献   

3.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生育婴儿,事实层面客观存在由该夫妻精卵结合(夫妻亲生子女)和采用他人精液如精子库供精等生育情形——与该妻为“亲生”,与该夫为“非亲生”的父母子女关系两种情形。因父母子女亲权关系建立以事实层面亲子血缘关系为基础,对“血亲关系”事实(精卵来源及其体现的“生育意志”)判断“真”或“假”即同时指向当事人法律层面权利义务“应当”或“不应当”。本文拟通过对父母子女“血亲关系”性质的分析,并对一起亲权纠纷在亲子关系事实“悬疑”情形下,一二审法官对父女是否具有“血亲关系”作截然相反推定的案件进行剖析,说明树立婚内父母子女关系适用推定以“儿童利益最佳保护原则”为核心价值基础的司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啃老族”也叫“吃老族”或“傍老族”。他们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啃老族”年龄都在23至30岁之间,并有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得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  相似文献   

5.
颖子 《江淮法治》2013,(24):42-43
有时候,我们爱的那个人却未必让父母满意,是对抗到底,还是“曲线救国”、说服父母成全自己的爱情?其实,只要肯用心,爱情和亲情绝对不会剑拔弩张,且看无臂画家汤展中的“攻亲三大计”。  相似文献   

6.
晓言 《中国监察》2009,(5):62-63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作为父母,一生能留给孩子什么?作为子女,又会怎样看待自己的父母?  相似文献   

7.
陈先义 《中国监察》2011,(12):63-63
新年伊始,某县提出了一条“治县新政”,即要用孝道来考核干部。“新政”规定,辖属科局官员如果要作为预提后备干部,必须持有其父母或公婆的“德孝意见证明书”,无德不孝者一律不允许提拔使用。为何实施此新政,他们阐述得很清楚:“一个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怎么能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任呢?对不孝顺父母的干部不能作后备干部考虑。”  相似文献   

8.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还没能享够家中温暖的农民工们,不得不为了生计踏上回城的客车。而家中,那些年少的孩子只能再次把对父母的思念珍藏在心里.独自踏入新学期的课堂。 这是一群父母健在的孩子,可他们很多人对父母的印象只停留在记忆里,甚至有的早已模糊。用亲情温暖“留守儿童”孤寂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社会的关爱,不仅仅是父母的义务,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本期“代表访谈”栏目就如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专访了3位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9.
由于家中有“啃老族”儿女存在,不少辛劳了一生的父母仍在过度操劳中底过晚年,这是中国社会近年来日益呈现的一大怪象。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有关研究机构经调查发现,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有30%左右的中国成年子女基本靠父母供养——这些早该自立的人却因种种原因依然“吃定”父母,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在人类之初,父母长辈就是教师。因此有“子不教,父之过”、“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之说。据古籍记载,尧、舜、禹的时期已有大学,名“成均”,将富有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常识的老人集中起来,担负起了教育责任。他们最初的级别是“国老”与“庶老”。西周时期,学校分同学和乡学两种。国学是专门为京城的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乡学是建在地方上为一般奴隶主和庶民子弟设立的。  相似文献   

11.
顾敏康 《犯罪研究》2011,(4):9-10,13
中国人的文化中十分讲究对老师的尊重,所以有“一日为师,终生父母”之说。将老师比作“父母”,这当然是出于对老师的一种非常朴实的尊重和敬仰;作为学生,铭记和感激老师为他们解惑和引路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这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这种铭记和感激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和超越时空的。  相似文献   

12.
蒋程颐 《法治纵横》2011,(13):18-20
年仅28岁爱好旅游的张小姐,没想到去年“六一”节的天山穿越旅游是自己最后的一次旅行。今年5月10日上午。北京市密云县人民法院审理了“驴友天山遇难,死者父母起诉赔偿案”,法院依法驳回了张小姐父母的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13.
李莉 《江淮法治》2011,(11):50-50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了,因为在这一天,父母会给他们买心爱的礼物,或带他们外出游玩,享受家庭的温暖。可是,还有一些孩子们,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他们就是“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4.
说法     
《政府法制》2013,(36):63-63
“啃老、很少回家、不给父母零用钱”是最不孝的三大行为。——重阳节期间,网友评出了最不孝三大行为。同时,网友还评出最孝顺三大行为:常回家看看、不给父母增加经济负担和常帮父母干家务  相似文献   

15.
张红卫  路芳 《政府法制》2011,(32):23-23
一个在家待业“啃老”的“90后”,居然仅仅因向父母要钱被拒绝,便通过放火烧自己家房子的方式报复父母。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9月20日审结了这起放火案,以放火罪判处被告人张效瑜有期徒刑3年6个月。  相似文献   

16.
瘦猪 《政府法制》2012,(20):5-5
“读书贵能用书.若不能用书,书反蔽智”这是读书人的微博;“欲莫难于处妻子,理莫难于处父母。能处妻子可以使人。能处父母可以事人。”这是宅男的微博;“深言勿勺交浅者谈,  相似文献   

17.
射洪青年胡安戈以做水产生意为名向父母要了5万元本钱,可是他把这笔钱用于打网络游戏,由于担心父母查账,便两次用“毒鼠强”将父母毒死。胡安戈被四川省遂宁中院一审判处死刑后,我国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标准》正式将玩游戏成瘾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但是,该标准并未成为这名“超级网虫”的免死金牌。  相似文献   

18.
孔悦 《江淮法治》2011,(22):25-25
从《婚姻法解释(三)》中对夫妻间财产关系的清晰界定,到相关法规条例对“啃老族”的苛刻规定,不禁让我感受到如今法律的制定正一次次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家庭秩序提出挑战。诚然,那些早已成年却仍依赖父母的“啃老族”,理所当然应受到社会的否定和批判,也会遭遇被“啃老”父母的怨言.然而即使基于理想主义的良好出发点,在实际生活中,  相似文献   

19.
《法治与社会》2005,(8):52-52
据调查,不少年轻父母期望孩子有权势和名利。对于这样的调查结论,北京大学社会系教授夏学鉴并不感到吃惊,他说,“现在社会衡量成功的标准是什么?一定程度上是权力和金钱”。夏学鉴担心年轻父母的这种期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他说,“年轻父母应该看到社会转型期价值取向的变化,但更应清醒地认识到,不能把社会价值取向走偏的部分,直接灌输给孩子。因为用这样的观念培养孩子,可能让孩子没有责任心,没有同情心,甚至出现人格问题,让整个社会变得冷酷无情”。  相似文献   

20.
“姓’是一种文化现象.在当时的小农经济社会形态下.宗族的功能和力量最强大,所以“姓”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同姓的宗族相互帮助,共同参与安全防范。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姓氏和名字一样,是个抽象的概念,只是区别不同人的一个符号,不必太计较。人们不应在以孩子的姓氏作为传宗接代的标志,不应以此去证明人们之间的依附从属关系以及孩子的归属问题。姓氏本身并不具备维系孩子与父母关系的作用,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纽带只能是亲情和血缘。因此在孩子跟谁“姓”的问题,父母一定要转变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