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杨 《法制与社会》2011,(11):31-32
本文以中德农地融资制度立法为研究对象,通过阐述中德农地融资法律制度的现实需求比较分析中德农地融资法律制度相关内容,提出对我国农地融资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议,为我国农地融资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由于英汉语言特点的差异,以及不同社会之间的文化差异,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往往受各自的语言习惯和语言环境的影响,委婉语使用不当,会造成对方误解引起不快,进而引起交际障碍。本文从案例入手,分析造成英汉委婉语用法差异的原因,及其所造成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并试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刘剑文 《现代法学》2012,(2):130-137
中德两国互为重要的经济贸易伙伴国。《中德税收协定》自1985年签订以来,成为两国解决双重征税和防止逃漏税问题的法律准则。然而,《中德税收协定》实施后,中国不断地推进税制改革,两国间经贸往来出现了新的形式,与此同时,国际税法理论也有了新的发展。因此,适时修改《中德税收协定》是必要的。尽管中国在德国的投资已有所发展,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中国仍是资本输入国,在修订《中德税收协定》时,应当坚持来源地管辖权为主和适当兼顾居民管辖权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德儿童食品安全的基本状况。随即分阶段讨论了中德儿童食品安全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婴儿食品安全、幼儿食品安全、低龄儿童及中大童食品安全问题。中德加快对一岁以上儿童食品的立法监管进程包括建立儿童食品商品标识和广告宣传的法律监管体制任务紧迫。  相似文献   

5.
语言礼貌是交际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男性和女性往往由于性别差异,导致在不同的语言礼貌中有很大的差异。本文从礼貌原则上来分析男、女性别语言策略差异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2004年,中国政法大学与德国弗莱堡大学、法兰克福大学、慕尼黑大学、科隆大学和汉堡大学等五所德国著名大学,在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的参与和支持下,签订了建设和发展中国政法大学中德法学院的协议.同年,中德法学院招收了第一批比较法学硕士研究生,从此开始了一种全新的,中德合作培养双学位法学硕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比较与探索──评《中德反垄断法的比较》余劲松,石静遐《中德反垄断法的比较》(中文版)是由德国马普协会国际法和外国私法研究所夫·明策尔(Munzel)教授编辑的中德比较竞争法学术讨论会(1993年,北京)的论文选集,共收人12篇有关反垄断法的论文。该书...  相似文献   

8.
吴玉梅 《法学杂志》2006,27(3):130-133
本文分别从犯罪分类标准、规范保护目的两方面分析了中德两国在金融诈骗犯罪刑事立法上所体现出的各自特点,也揭示出了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笔者认为,金融诈骗犯罪分类标准不同反映出对刑法保护功能的不同诉求;在金融诈骗犯罪的规范保护目的上,我国刑法以国家利益为重,德国刑法则更注重对市场主体的平等保护.  相似文献   

9.
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连,文化依靠语言并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英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识别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环境立法是衡量一个国家法制建设和环境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首先介绍中、德两国环境立法的发展历程,然后通过比较中德两国在环境立法目的、原则、侵权损害赔偿和法律体系方面的特点和差异,借鉴德国环境保护立法成功经验,对完善我国环保立法提出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阳春三月,百花盛开。在这个春光明媚的季节,《研究生法学》中德法学交流特刊与读者见面了。中德法学交流特刊的推出是《研究生法学》落实学校办刊定位的一种重要探索,是《研究生法学》创新办刊方式的具体实践,是《研究生法学》自觉服务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切实行动。  相似文献   

12.
步洋洋 《政法学刊》2013,30(3):110-115
现代法治国家,公正与效率无疑是刑事诉讼法追求的两种价值,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无不体现着此两种价值的冲突与融合.中德两国的刑事诉讼法均将公正摆在优先于效率的位置,但我国刑事诉讼法却更加突出了实体公正的重要性,忽视了诉讼效率的因素.文章以中德两国的不起诉制度为比较范本,进一步分析刑事诉讼中公正与效率的关系,从而在刑事诉讼的制度构建与实践中实现两者关系的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13.
<正>2004年,中国政法大学与德国弗莱堡大学、法兰克福大学、慕尼黑大学、汉堡大学和科隆大学等五所高校共同签署了《关于成立中国政法大学中德法学院/北京的协议》,决定共同成立中国政法大学中德法学院,面向国(境)内外招收比较法学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德政府间合作实施的"经济法改革咨询项目"(Advisory Service to the Legal Reform in China)执行单位,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组织中德双方法学者,于2003年8月23日至8月31日在德国慕尼黑、柏林举行了一次高层次的学者间对话.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司法》2007,(6):52-52
5月22日,围绕“发挥公证制度对实施《物权法》的重要保证作用,在物权变动、登记等环节发挥公证的职能优势”主题,“中德物权与公证比较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德法学专家、全国人大法工委、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北京市国土资源管理局负责人、法学界学者、高级公证员等8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2007年5月22日,围绕“发挥公证制度对实施《物权法》的重要保证作用,在物权变动、登记等环节发挥公证的职能优势”主题,“中德物权与公证比较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全国人大法工委、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北京市国土资源管理局等部门负责人、中德法学专家、法学界学者、高级公证员等8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尤其是在时间观上的差异严重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必要的时间观念,以避免文化冲突,减少不必要损失。  相似文献   

18.
《比较法研究》2013,(5):161
2013年9月7日,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中德法学研究所和法学院宪法学研究所与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在北京联合主办了第四届"中德宪法论坛·宪法财产权研讨会"。德方参会人员包括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法官赖因哈德·盖尔教授、马堡大学莫妮卡·博姆教授、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的来汉瑞教授以及艾伯特基金会的负责人等。中方参会人员包括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相似文献   

19.
信息广角     
中德物权登记与公证比较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5月22日,围绕“发挥公证制度对实施《物权法》的重要保证作用,在物权变动、登记等环节发挥公证的职能优势”主题,“中德物权与公证比较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德法学专家、全国人大法工委、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北京市国土资源管理局负责人、法学界学者、高级公证员等80余人参加了会议。人大法工委民法室二处处长陈佳林、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曹守晔、德国柏林公证协会主席艾尔克.豪特豪森.杜克斯、皮特.马日安.格拉斯秘书长、柏林司法局律师及公证员国家监督处艾瑟.希道尔夫、中国公证协会副…  相似文献   

20.
法律全球化与共同法发现--中德日法学研讨会会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4年 1 0月 9日至 1 1日由中国政法大学中德法学院和比较法研究所主办的“中德日法学研讨会”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代表主要有来自中国、德国和日本的学者 ,此外还有韩国、瑞典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共近 2 0 0人 ,研讨会收到论文 (中文、德文、英文和日文 ) 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