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许多老同志在退休前后相继当上了公公婆婆。这当中,怎样当好婆婆,处理好与儿媳妇的关系,确实是需要学习的一课。婆媳之间相处得好,有助于家庭和睦幸福;反之,则会烦恼丛生。在婆媳关系中,婆婆起着重要作用。如何处理好婆媳关系,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不要过分偏爱儿子。当妈的都疼爱自己的儿子,有意无意会把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3,(9):110-112
【求助记录】很多已婚者都说现在的婆媳关系非常难处,婆媳之间,有一方稍不注意就可能爆发“战争”,并得家庭不和、心情不悦。现在,我也开始准备婚事,一想起婚后的婆媳关系就头疼,不知在娘家随便惯了的我能否与婆婆和睦相处,请“三T公司”的婚姻家庭专家为我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3.
正杨玲,十师一八四团幼儿园保洁员。与丈夫朱连新从相识、相知到结婚,25年与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从没红过脸,在一八四团传为佳话。杨玲与朱连新是自由恋爱,于1990年3月结婚,20多年来,她和公公婆婆一直住在一起,使本来不曾认识的婆媳产生了浓浓的亲情。从刚结婚时的不适应,发展到相濡以沫,靠的是她和公公婆婆的相互宽容。刚到一八四团时杨玲没工作,靠丈夫一人维持家庭生活。有人说:天下的婆媳关系最难处,是一对天生的冤家。她从来不这么认为,公公婆婆是团场朴实的农工,对杨玲也特别好。杨玲也努力去扮好儿媳角色,在生活日常开支上,杨  相似文献   

4.
我的幸福     
<正>幸福是每一个人的追求,也是中国梦的中心内涵,家庭幸福又是所有幸福的基础,对幸福的认识和标准各有不同。有车、有房、有钱是幸福,工作稳定是幸福,身体健康是幸福……然而我的幸福是:婆媳关系和谐是我此生最大的幸福。我1985年结婚,一直和婆婆生活在一起。婆婆是1952年从山东参军进疆的,在文化大革命那个动乱的年代公公不幸去世,婆婆才36岁就守寡,一个人带着13岁的女儿和  相似文献   

5.
王宝森案引出的话题王锦春若让王宝森"自律"如同世界上觅不到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样,使芸芸众生皆能效之的道理似乎也不存在。依稀记得某节目主持人在谈到婆媳关系如何相处时,说了一句很平常的话;"我这是跟善良人说的,太刁的婆婆和泼辣的儿媳妇不在其内。"我佩服...  相似文献   

6.
正24年过去了,当别人夸她真是个孝顺的好媳妇时,祁春华总会说:"以前,婆婆帮我带孩子,照顾我们,对我像亲闺女一样,现在她老了,身体不好,我就应该像对待自己的亲妈妈一样照顾她。"祁春华,三师四十九团医院的一名清洁工,多次被该团评为优秀工作者,2014年荣获师级道德模范称号。人们常说,婆媳是天敌,婆媳关系最难处。47岁的祁春华一直与78岁高龄的婆婆生活在一起,20多年的风  相似文献   

7.
正吕敬爱,73岁,是农一师十二团文明路社区的居民。儿子结婚十几年来,她通情达理、持家有道、孝敬老人、爱护晚辈、团结邻里、家庭和睦、婆媳关系相处融洽,成为社区公认的好婆婆。她用传统妇女的纯朴、用自己全身心的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  相似文献   

8.
正郝凤霞今年44岁,夫妻俩都是七师一二八团十五连的回族职工。1994年,郝凤霞和丈夫罗新林结婚成家后,婆婆就和她们生活在一起。自古以来,人人都说媳妇不好当,婆媳难相处。但郝凤霞却说,做一个好媳妇并不难,只要把婆婆当作自己的亲妈用心去照顾,就没有难相处的婆媳关系。2010年,婆婆不慎把盆骨摔成粉碎性骨折,生活不能自理。郝凤霞就给婆婆做饭、梳头、洗衣、洗澡、倒便盆等等。那段时间,婆婆精神萎靡,  相似文献   

9.
在农四师六十一团大街小巷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位中年妇女推着一辆轮椅,轮椅上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从她们的交谈和脸上透出的幸福笑容,不知情的人会以为她们是一对亲母女,可谁能想到她俩是婆媳关系,这就是被职工群众传为佳话的孝顺媳妇宋俊玲推着瘫痪婆婆外出散心的一幕。  相似文献   

10.
我与婆母     
孙毓敏 《新湘评论》2014,(10):51-51
家庭和谐要做到互敬互爱,互说实话、不撒谎,待人热情、真诚,这是我们的家风。在这方面,婆婆为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直到现在,我仍时时怀念她老人家。人们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理由是:"两个女人在共同抢一个男人的爱。"作为家庭的基本矛盾,就形成了"夺爱斗争",再加上婆媳之间种种性格上的不合,天长日久就形成了“婆媳矛盾”。我刚结婚的时候,很害怕这一问题会处理不好,成为负担,但我发现我的婆婆性格菲常好,又能干,做菜好吃,还乐意帮我带孩子。甚至我上台穿的厚底靴都帮我想办法,由于残脚上缺肉,她帮我制作了特殊鞋垫和靴子缝在一起,我才能正常走台步,总算把一出《双玉缘》里女扮男装的戏给演下来了。她的手很巧,还帮我做了一个用电镀棍串起来的大披肩,我一直用着它,因为非常亮,在舞台上非常好看,又很结实。总之,婆婆对我的帮助太多了。  相似文献   

11.
<正>谭王军是农一师电力公司塔里木热电厂一名普通女工,她生活在老少三代的四口之家,体弱多病的婆婆已是79岁的高龄了,丈夫是塔里木热电厂检修车间的副主任,儿子大学毕业刚走人社会。有人说:天下的婆媳关系最难处,是一对天生无法解决的矛盾。但是谭王军的孝顺和贤惠,对此做出了否定的印证。谭王军1985年结婚后一直与婆婆生活在一起,现在整整26年  相似文献   

12.
正我好幸福,我有一个哈萨克族婆婆。2002年,我大学毕业后,通过人才招聘从荆楚大地来五师八十九团,在基层连队当了一名连官。2008年,通过自由恋爱,我与志同道合的八十九团七连哈萨克族农业技术员叶尔肯结了婚。从这一天起,我就有了一个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生活习惯的哈萨克族婆婆。我的哈萨克婆婆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库来。她性格  相似文献   

13.
正俗话说:"婆媳关系最难处",然而王潘荣却几十年如一日,对婆婆纯笃至孝,细心照顾半瘫的丈夫,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书写了孝亲敬老的感人故事,平淡之中蕴含着浓浓的真情,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知道她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柔弱臂膀撑起家庭王潘荣出生在河南省的一个普通  相似文献   

14.
好儿媳王燕     
<正>4月16日,当笔者走进七师一二三团九连段翠华家的院子里,就看到今年59岁的退休工人段翠华和媳妇王燕两人有说有笑地在菜园里种草莓,婆婆对媳妇说:"知道你爱吃草莓,今年我专门多种点,让你可劲地吃",媳妇开心地笑着,上前搂着婆婆的胳膊乖巧地说:"妈,您真好",这时婆婆直起腰,看着媳妇高兴地说:"是我有福,娶了你这个好儿媳妇。"王燕长得有些胖,又是80后的独生女,是她父母的掌上明珠。当时  相似文献   

15.
正我和老公都是三十团的基层工作者,在基层工作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但我和老公从不畏惧,因为我们有"后台"。自结婚以来我们都和婆婆同住,婆婆是个勤快人,洗衣做饭收拾房子样样行,孩子也是婆婆带得多,我和老公自然可以甩开膀子干工作。2014年11月,远在陕西的小叔子家添了个小侄女,全家人都沉浸在幸福里,婆婆也就这样顺理成章地被请走了。我和老公便一边忙着工作一边自己接送孩子,平时还好,到了周  相似文献   

16.
<正>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十二师昌平矿业昌平安物业公司刘建江和妻子陈霞就用行动很好地诠释了这句古训的含义。两人结婚15年,育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今年十三岁,共同照顾刘建江的父母亲也有13年的时间了。都说婆媳关系难处,可妻子陈霞跟公公婆婆处得比儿子还亲密。前年,刘建江的妈妈因腿疾做换膝盖手术,不能下床走动,吃喝拉撒都在床上,陈霞每天在医院照顾,端屎倒尿,从没嫌弃过老人,还每天为  相似文献   

17.
正当我走进朱东华婆婆家时,房间干净整洁,无臭味。老人穿得干干净净地坐在轮椅上。朱东华正在给婆婆洗衣服,我们就聊起来。朱东华1984年嫁到陈家,和婆婆是隔壁邻居,公公婆婆有个头疼脑热的,朱东华跑前跑后地给老人买药,端水端药。公婆非常满意。2009年12月,和她生活了25年的婆婆因做胆结石手术后,突患脑梗塞导致半身不遂,瘫痪在床。婆婆瘫痪后,由于三分之二大脑坏死,造成婆婆丧失语言功能,不能说话。为方便照顾好婆婆,朱东华和丈夫商量,搬到婆婆家住。商店  相似文献   

18.
正第一次见婆婆,她正在厨房里做饭,系着一个红色围裙,手里拿着一副锅铲,看到我进去,赶紧让我到客厅坐等着,我忙说需要我帮什么忙?她说不用不用,去坐着等着就好了。她说的很快,没有一点客套的感觉,好亲近。我爱人家里是个大家族,一聚在一起,20多人,客厅坐满了亲戚,我有点不好意思。吃饭的时候婆婆一一介绍了大家给我认识,她说:"别客气,以后都是自己家人了!"这一句话说得我暖暖的。结婚后,由于爱人工作关系,经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0,(13):110-111
【一位女士的诉说】大学毕业后,等有了稳定的工作,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经朋友介绍我认识了现在的丈夫。我们夫妻恩爱、工作顺心,唯独让我忐忑的是如何处理好与婆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她用自己的爱诠释着家庭美德,用自己的行动做一个好儿媳、好妻子。为婆婆和丈夫撑起一片天空,这个人就是我的姑姐。姑姐名叫汪萍,今年49岁,是九师一六一团一名普通职工。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的她并没有多少文化,容貌和她的年龄也不相符,由于岁月的磨砺使她一半的头发早已花白,牙齿也松动脱落,岁月的沧桑已深深地刻进了她的皱纹里。15年前,姑姐78岁的婆婆由于患有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有好几次因为找不到家而走失。当时姑姐在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