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奥运”启动商机无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奥运会诞生刚刚超过100年,伴随着奥运的足迹,人类社会的工业文明与体育文明同步演进。1896年,顾拜旦复兴奥运之时,何曾想到100年后奥运精神不仅在全球发扬光大,其背后息息相关的巨大商业价值与全球化经济博弈已然成为推动奥运匹克盛会继续前进的不朽发动机。1984年,美国商界奇才尤伯罗斯极富想象地将奥运和商业紧密结合起来,使当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成为“第一次赚钱的奥运会”。从此以后,原本都是“赔本赚吆喝”的奥运会开始进入名利双收的时代。于是,“奥运经济”这个概念出现了。有人说,奥运经济的实质就是如何通过体育竞赛来寻找社会的…  相似文献   

2.
北京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举办权后,13亿华夏儿女无不为之欢呼,为之骄傲。激情过后,人们在关注:“申奥”成功究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毫无疑问,举办2008年奥运会会对我国的许多领域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现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简析“申奥”成功的重大意义。  一、经济方面  促进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总额增长。奥运和经济彼此联系,相互促进,是现代经济的崭新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举办奥运会将拉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自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扭转以往亏损局面,一举获得2.5亿美元盈利以来,汉城、巴塞罗…  相似文献   

3.
“奥运商机”在筹办北京奥运会的七年中.是个热门话题:乐观预测居多,谨防泡沫、认为短期商机有限的意见也有。如今北京举办了一届安全、顺利、精彩的奥运会已是定论.回过头来再说“商机”.别有一番情趣。概览“落地商机”可分五类:  相似文献   

4.
职工代表大会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其“萌芽”可以追溯到建国以前,如今职代会制度已成为企事业单位最基本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民主管理制度。职代会建制也有着强大的法律“后盾”,宪法、劳动法、工会法、公司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都从不同角度对企事业单位建立职代会作出了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5.
“非典”与行政公共信息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一段时间以来 ,“非典型肺炎”日益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从中央到地方 ,各级政府已经将“非典”的防治工作列为当前的头等大事 ,各种与此有关的会议也相继召开 ;同时 ,“非典”亦成为普通百姓在街头巷尾、茶余饭后所讨论的热门话题。在互联网和其他媒体上 ,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都对此纷纷发表看法 ,表达自己的殷殷关切之情。由此 ,笔者想到了一个与“非典”密切相关却容易被忽略的重要法律问题———行政公共信息公开。在现代行政法上 ,行政公共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其管理或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制作、获得或拥有的信息。从人民主权的政…  相似文献   

6.
冯俊扬 《中国保安》2004,(18):20-22
举世瞩目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8月13日正式开幕。这也是“9.11”恐怖袭击后的第一届夏季奥运盛会。正因为如此,当人们的目光集中在奥运奖牌激烈争夺的同时,也不得不担忧这样一个问题:雅典奥运会是否会成为恐怖袭击的目标。为了打消人们的这个疑虑,希腊政府投入了大笔资金,请来强大“外援”,打造了一个海陆空立体安全防护网。至于这个天价安全网能否真正发挥作用,恐怕要等到奥运会结束才能得出结论。部署导弹防空袭自从“9.11”事件之后,但凡举行大型国际性活动都不忘设置禁飞区,以防恐怖分子再度从空中发动袭击,雅典奥运会自然也不…  相似文献   

7.
晓沙  王萌  刘洪宽 《台声》2008,(10):70-85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已经落下帷幕,华夏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古建筑保护也已经完成了特殊历史阶段的修缮。奥运会的北京,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穿梭于古老的皇家园林和灵动的长城之上,探秘于沧桑的胡同和古朴的四合院之间。大修后重新崭露辉煌风貌的处处古建筑遗产,为市民不断带来新惊喜的同时,也正成为北京的“文化名片”,吸引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  相似文献   

8.
朱红霞 《创造》2010,(2):46-51
一年半前,当北京奥运会在“鸟巢”烂漫的烟花里挥别四海宾朋,中国最大的经济城市上海,迎来了筹办世博会的关键时刻——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倒计时600天。  相似文献   

9.
陈建国 《创造》2003,(12):31-32
“三农”问题,是当前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一个十分重大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已经成为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农业农村经济经过连续多年发展后,似乎地里该种的都种了,圈里、水里该养的都养了,山上该开发的也开发了。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路在何方”?对此,笔者同大家一样在苦苦思索:认为解决“三农”问题是一篇大文章,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找准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新领域,做到环环相扣,整体推进。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内部发展潜力,又要在农业外部寻求发展途径;既要从当前出发采取能尽快见效的具体措施,又要…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全球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北京市是中国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龙头,作为全国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拥有中国最高现代化水平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最密集的高校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人才资源,特别是北京正在筹办2008年奥运会,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都加快了步伐,北京成为全球跨国公司竞相投资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残疾人》2008,(6):22-22
5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青岛召开的奥运会京外赛区筹办工作会议上强调,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筹办工作已进入最后关键阶段,各协办城市要按照中央部署,明确主攻方向,加大工作力度,共同做好奥运筹办关键阶段各项工作,为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尽心尽力,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正式成员。人们在欢欣鼓舞的同时,也纷纷意识到了WTO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那么,WTO给中国法律带来了什么,对中国执法者又产生了怎样的冲击呢?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和执法者,WTO要求我们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建立一个全新的执法环境,把中国执法者的“严格执法”转变为与WTO“接轨”的具有国际化意义的“严格执法”。以往,我国的执法环境总的来说是好的,但是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表现在法律的制定上,还有很多不严格、不完备的方面,涉及到具体法律条款的伸缩性过大,缺乏必要的详尽…  相似文献   

13.
孙小静 《现代领导》2004,(10):11-11
本届奥运会,除了安保费用创了历史纪录,其他方面似乎’都显得有些寒酸。雅典主体育场倒是挺气派挺新颖的.但7万个座席的规模,对于奥运会并不算大,甭说未来北京奥运会的“鸟巢”,就是广州的九运会主体育场也能把它比下去;主新闻中心是一个古老的建筑改建的,看起来也不如北京2001年大运会作为新闻中心的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最要命的是奥运村,无论从外观还是从内部设施看,都有些登不  相似文献   

14.
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已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强音。一些高度工业化国家的大城市,针对随着经济繁荣带来的“城市病”,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先后提出了“建设生态可持续发展城市”或“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张。我国云南省昆明市在筹办“世博会”的同时,率先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其后,大连、青岛、秦皇岛、铜川等城市和海南省也先后提出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  相似文献   

15.
陈玉清 《求索》2008,(10):38-39
北京奥运会后,后奥运经济问题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从后奥运经济理论来看,历届奥运会都出现了奥运“低谷效应”。本文就后奥运经济现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影响中国后奥运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中国后奥运经济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从柯达在成绩册上做广告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起,赞助商就成为奥运密不可分的伙伴,毫无疑问,没有赞助商,就没有今天的奥林匹克。“帮助奥林匹克运动把奥运会带到世界上的所有人当中,不论他们是富有的还是贫穷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这样评价赞助商和合作伙伴对奥运会的贡献。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展,是对奥林匹克大家庭精神的最好诠释。根据入选奥运合作伙伴的“游戏规则”,包括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和2008年奥运合作伙伴的20多家企业,都是他们所在行业的佼佼者,当他们决定参与到奥运赞助中来时,实际上也选择了一条独特的企业文化之路:借助奥运,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稳固的基础上向海外进军;借助奥运,国际企业酝酿其中国经营战略的改变。同时,由于这些合作伙伴组织的与奥运相关的公众活动,很多普通人的梦想也因此被奥运点燃……从本期起,我们将带领读者走近这些奥运合作伙伴,从一个个侧面纪最奥运时代中国经济生活的变迁及公众实现奥运梦想的故事。我们最先探访的是奥迪公司——无论是名称还是标识,没有哪个合作伙伴能比它更“接近”奥运。2004年6月10日,大众成为2008北京奥运合作伙伴,奥迪作为2008年奥运会指定高级用车,将为所有的奥运会嘉宾提供用车服务。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北京奥运会,渐行渐近。 8月28日,距离第29届奥运会正式开幕还有711天。奥运会和残奥会十万志愿者的招募工作正式启动。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志愿者招募工作,这项工作也是北京奥运会筹办工作中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8.
<正>环保话题在今日的中国,似乎日益从意识化转变为形象化——它已不再仅仅是人文的、哲学式的关怀,而是造成一年几十万人次上访的严重社会问题。现在普遍的环保观认为,环保应成为且正在成为中国的“政府之事”与“众人之事”。然而,事实上,我们所说的“政府之事”,并不是GDP崇拜的政绩观下的表面功夫;同样的,“众人之事”也不可理解为公众对环保的欠缺性认知。  相似文献   

19.
关于党组织接受法律监督的几个问题陆介标1党委要不要接受法律监督?这个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似乎还没有解决。说似乎已经解决,是因为从理论上讲,我国各政党、各团体、各组织以至每个公民,都有义务遵守法律并接受法律监督。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们党高度重视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20.
建立法治社会、依法治国,已经是中国上下的共识。但是,这共识似乎并未成为“共实”,没有成为全民的实践。有些地方有些人,正在热衷于搞“批治”,似要建立一种“批治”社会。什么是“批治”呢?所谓“批治”,就是领导人的批示取代国家的法律,作为公民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让公众遵纪守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