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中国采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式解决问题,其理论逻辑在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就是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内在要求;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生产社会化和分工精细化的客观要求。其历史逻辑在于:中华民族崇尚集体主义价值观,对集中力量办大事具有高度的文化认同;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治理的优良传统和先进经验。其实践逻辑在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提升我国国家治理能力和赶超发达国家的现实需要。当代中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缘于我国强大的制度支撑体系,主要包括党的领导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民主集中制等制度。新时代更好地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需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完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体制机制;保持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的稳定性与政策的灵活性,善于运用政策组合拳集中力量办大事。  相似文献   

2.
《理论导报》2020,(3):37-38
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斗争中,全国上下一心、全力应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所取得的成效,再次证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同时,这也引发人们深入思考:集中力量办大事何以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围绕这一问题,"言之有理"工作室专访了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  相似文献   

3.
《实践》2020,(6)
正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卓越政治智慧和治国理政能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成就生动证明,中国共产党立足人民立场,依靠集中力量、组织动员群众办大事办好事办实事的制度优势,办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十三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最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之一,就是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  相似文献   

5.
<正>彭才栋在5月7日的《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无疑是成功秘诀之一。但有人对其心存疑虑,甚至进行负面解构:认为大事有好事和坏事、对事和错事之分,集中力量办大事可能导致集中力量办坏事、办错事,因此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优势还是劣势就成了疑问;认为  相似文献   

6.
任远 《理论建设》2020,36(2):16-21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治理效能体现在广泛的社会动员能力、科研领域中协同攻关的能力,以及不断提高完善自身体制机制的能力;同时,表现在科学决策能力、平衡政府与社会主体参与能力。疫情防控的具体实践推动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治理方式向精准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的发展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受资本稀缺和科技落后约束。中国能成功突破弱势窘境,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能够"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引导有限的资源,尤其是低微的财力和较弱的科技力量,集中起来,办成了关系国计民生的诸多大事。  相似文献   

8.
<正>彭才栋在5月7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无疑是成功秘诀之一。但有人对其心存疑虑,甚至进行负面解构:认为大事有好事和坏事、对事和错事之分,集中力量办大事可能导致集中  相似文献   

9.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我们以现代人的眼光审视万里长城时,应当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经典史诗。同样,建国后“两弹一星”的政治意义,正如邓小平所说的:“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0.
<正>内容提要:中国之所以能办成这么多大事,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中国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经济基础。我们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不断完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路径、方式,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我们继承发展国家治理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使集中力量办大事成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巨大优势。  相似文献   

11.
杨承训 《红旗文稿》2012,(16):17-20
我国经济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一个质的变化,必定会遇到新的矛盾和困难,需要新的突破。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出发,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一种有效的方式是实施大企业带动战略,首先在若干关键领域突破,进而拉动整体转型。  相似文献   

12.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贫困陷阱",即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积累能力极低,剩余高度分散。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势必要求国家加快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单一公有制,建立以指令性计划为主体的计划经济,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而这一时期国际局势的紧张和1954年灾荒造成的农产品短缺,又进一步促使国家加快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使改造提前完成。  相似文献   

13.
博览之窗     
《党史博览》2021,(11):32-33
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机制由构建到逐步完善的历程 中国能够制定和持续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及其导向下的集中力量办大事,在于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显著优势. 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机制的构建起于要办成工业化这件大事.新中国在成立初期,仍处于农业社会,百废待兴,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准了重点,明确了以工业为战略性先导产业,尤其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当时,由于资本稀缺,加上遭受资本主义国家禁运封锁,只能依靠 自身的力量,也只能把有限的财力、物力、技术力量集中到办好工业化这件大事上.  相似文献   

14.
孙蕙  牟元媛 《当代贵州》2024,(12):44-46
<正>沿河自治县探索推行“部镇联动”改革,推动县直部门资源向乡镇配置、人才向乡镇集聚、服务向乡镇延伸,集中力量办大事,走出了一条群策群力的共富新路。“以前种茶收入只能供我读书,现在种茶家里还有存款了。”眼下,春茶采摘在即,站在自家300亩茶园里,刚刚大学毕业的亢丽玲很感慨。亢丽玲是沿河自治县土地坳镇木坪村人。记忆中,她家从2014年就开始种茶,面积有100多亩。因为没有技术,茶产量一直上不去,家里还经常有卖不完的茶叶。父母辛苦一年的收入支付了她的学费,就已经所剩无几。  相似文献   

15.
乡镇党委书记是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龙头,我担任乡镇党委书记7年来体会到:要想当好龙头,必须抓大事,干实事,办正事,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集中精力抓大事“经济兴,各业荣。”乡镇党委书记最大的事就是发展经济,富镇裕民。我担任五棵树镇党委书记以来,始终把实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作为全镇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一是立足镇情定准发展规划。五棵树镇位于榆树西部,地处第二松花江北岸,土质肥沃,农副产品丰富,又有铁路、公路从镇内通过。1992年被长春市政府确定为经济开发区,1994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综合改革十强…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奇迹源于政治文化四大优势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和奥妙应到政治领域中去寻找。我国政治制度和文化有四种性质是其他市场经济国家所不具备的:一是集中效率优势。这就是邓小平说的"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下了决心就干",这讲的是经济社会资源的集中配置和没那么多牵扯和掣肘,集中出效率。这可以叫"集中效率优势"。二是政治组织优势。我们国家可以把所有政治组织资源动员起来,服务于国家发展和建设最需要的领域和方面。这  相似文献   

17.
王红艳 《理论学刊》2020,(4):139-149
我国扶贫模式的核心特征为,政府在扶贫领域建构了一套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并保证其能够稳定且顺畅地运行。这套模式是在扶贫开发事业的推进中发端并逐步走向成熟的,具体建构办法为:赋予扶贫"大事"之地位,为扶贫开发提供合法性保障;授予专门机构"集中力量"之权限,为扶贫开发提供组织保障;通过"五管齐下"解决"怎样集中力量",为扶贫开发提供制度保障;藉由"四个整合"回应"集中什么力量",为扶贫开发提供资源保障。这套模式的运行,为我国及世界减贫事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表现出一定的负功能。我国扶贫模式对他国的可复制性与可借鉴性主要取决于他国与我国的国情差异程度,而其可持续性和发展性则取决于我国即将面临的"大事"的多寡以及政府工作重点的调整情况。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支农资金由于投入分散、管理交叉,使用效率低下,"跑冒滴漏"问题突出, "上面一盆水,下面毛毛雨".因此,如何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整体效益,集中力量办大事;如何将整合资金的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发挥最大作用,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有种说法叫“既要坚持原则,也要灵活掌握”,我一直有些不太理解。原则么,应该是不折不扣,一板一眼,执行没商量的;一旦加入某种“灵活性”则可大可小,可长可短,甚至把对的说成错的,黑的变成白的,还有何“原则性’河言?最能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之“对立统一”特征的,我看要算‘河办可不办’之说。这里面要分两种情形。第一种,可办,说明你的要求或申请符合法律和政策的规定,应当立即放行;但是,人家现在很忙,或者时机还不很成熟,还需要研究研究,你等着吧。这样便顺理成章地从“可办”转化成了‘可不办”。第二种,可不办,因…  相似文献   

20.
正南平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更好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的指示精神,按照省委书记于伟国对南平市"放管服"工作提出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创新"互联网+大督查"的"云督查"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重点工作责任清单与问题清单督查平台"(以下简称"两单"平台),推动网上办、马上办,构建"线上线下双向畅通,让管理有力、治理省力"的信息化大督查网络,更好为发展添活力、为群众增便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