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加强制度建设:减少政府决策失误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因政府决策失误而造成的危害极其严重 ,从某种意义上说 ,决策失误造成的资源浪费比贪污腐败还严重。为了防止政府决策失误的频频发生 ,根本的途径在于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行政决策失误主要表现为长官意志型、经验型、官僚低效型、急功近利型四种类型。导致行政决策失误的原因很多,主要体现在决策体制高度集权、相对封闭,有些领导者素质不高,在决策过程中缺乏运用现代决策理论和先进的信息技术三个方面。为了克服行政决策失误,应改革和完善行政决策体制,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组建高效的决策干部队伍,提高行政机关的决策能力和水平;加快吸收现代科学成果,提高行政决策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有企业亏损情况严重,经营者决策失误导致经营不善,有的表面检讨一番,敷衍了事,即使较为严重的,也是挪个位置,到别处做官。配合企业改革、国家将严格推行和执行国有企业的“决策失误责任制”。若决策者是由于主观、官僚主义、违背现代化企业经营原则而导致决策失误使企业遭受损害的,应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该丢官的丢官,该降级的降级。“决策失误责任制”先在上海、广州、湖南等地试行。国家将推行企业“决策失误责任制”  相似文献   

4.
据有人测算,当前最大的损失浪费,是来自领导干部的决策失误。决策失误尽管造成的损失浪费数额巨大,但决策失误者不仅没受任何经济损失,而且常常被许以“下不为例”便不了了之。针对这一弊端,河北省丰宁县从去年起在全县乡局级领导干部中实行决策失误赔偿制度,以治理“决策前拍脑袋,决策中拍胸脯,决策后拍屁股”的“三拍干部”。据悉,实行这一制度后,领导干部工作作  相似文献   

5.
刘兴全 《党的建设》2009,(12):44-44
四川省眉山市规定,政府部门(含直属事业单位和派出机构)及其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如果出现决策失误,须在市政府常务会议或市政府召开的相关工作会议上作检讨,在市级媒体上公开道歉。日前,该市举行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政府部门决策失误检讨和公开道歉制度。据悉,制度中所称决策失误是指在决策过程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眉山市规定,政府部门(含直属事业单位和派出机构)及其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如果出现决策失误,须在市政府常务会议或市政府召开的相关工作会议上作检讨,在市级媒体上公开道歉。日前,该市举行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政府部门决策失误检讨和公开道歉制度。据悉,制度中所称决策失误是指在决策过程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  相似文献   

7.
今年初以来,江苏省启东市实行“领导决策失误追究制”。该市首先明确了决策程序,规定在重大事项决策前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形成可行性报告后,让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并引进专家论证机制,确保决策正确。对不调查研究,不充分论证,盲目决策而出现失误者,责令其经济赔偿,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造成重大失误的,追究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8.
对重大问题实行民主科学决策,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地领导经济工作的科学方法。在改革和发展中,最大的失误莫过于决策失误。只有坚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才能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决策的失误。怎样正确理解和实行民主科学决策? 民主化不等于科学化——只有提高决策群体的决策素质,夯实决策基础,才能使决策的民主化更接近于科学化 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决策的民主化,就不可能有决策的科学化,但决策民主化不等于决策科学化。有时决策过程是民主的,但形成的决策却是错误的。这并不是民主决策本身有什么毛病,而是决策群体素质不高、决策基础不牢所致。因此,尽可能提高决策成员的决策水平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9.
公共危机化解的关键在于快速、正确地作出决策,一旦决策失误就会造成危机处理延误,进而导致损失惨重。因此,对公共危机中的决策失误进行责任追究必要且重要。行政责任兼具正义诉求、道德标准和伦理规范等多种价值意蕴,是公共危机决策失误进行责任追究中的重要责任类型之一。当前,行政责任追究面临行政责任追究弱化、责任划分标准模糊和监督不力与滞后等困境。对此,可从明确决策者在行政决策中的责任划分,探索多样化的行政责任追究方法,规范行政责任追究程序,健全救济机制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0.
汪洋同志多次强调,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决策造成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在正确决策的诸多要求中,“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是两个重要的关节点——科学决策有赖民主,民主能够保证决策更科学。  相似文献   

11.
以理性对待多元化扩张解决企业多元化盲目扩张问题,本质上是解决企业决策制度问题。盲目的多元化扩张,是决策失误的必然结果,而决策失误是因为没有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和决策机制。体制的非理性、非科学性和非系统化管理,客观上为老总(或企业)的决策失误提供了负面条件。联想集团总裁柳专志曾在北大国际MBA的一次演讲中说:“制度化的本质,就是对总裁个人意志的制度约束,真正杰出的总裁,是能够主动对自己实行自律、主动实行决策制度化的总裁。”因此,抑制多元化盲目扩张的最有效手段是:第一,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为契机,调…  相似文献   

12.
建立领导干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胡成国无人负责或无人真正负责,是目前我们各个层次的决策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弊端。革除这种弊端的根本方法,就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在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同志决策往往凭经验、想当然,决策前不进行认真的调...  相似文献   

13.
正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予问责或者免予问责:(一)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二)在集体决策中对错误决策提出明确反对意见或者保留意见的;(三)在决策实施中已经履职尽责,但因不可抗力、难以预见等因素造成损失的。或对上级错误决定提出改正或者撤销意见未被采纳,造成损失导致问责的。  相似文献   

14.
决策是领导的基本职能,是整个领导过程的中心环节,也是每一个领导者工作的重点。但是,人的智慧和精力是有限的,而社会实践既丰富多彩又充满变数,即使决策者智商再高,决策手段再先进,决策程序再完备,也难免有决策失误之时。智谋大师诸葛亮错用马谡而痛失街亭;斯大林漠视希特勒将要进攻苏联的重要情报而险遭灭国之祸;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的盲目推行几乎葬送我党我军;“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发动使党和国家蒙受重大损失……决策失误之例自古多见,危害之重触目惊心。因此,决策之前周密调查、科学分析、悉心策划,以求正确决策固然重要,决策失误之后的应对措施也绝对不容忽视。那么,发现决策失误之后将何以应对呢?  相似文献   

15.
"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及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连贯起来的思索"——克服对战略情报的误判战争史上的重大谜团,往往都指向"情报门"。德国袭击苏联,日本袭击美国珍珠港,苏美两国都在战略情报上判断失误,以至于都遭到对手的突然袭击。战后的研究表明,苏美两国都曾得到相关情报,但是,又都在情报决策上出现重大失误。这决策失误,又同掌握决策权力的最高统帅紧密相关。原来,最高统帅的战略决策能力,也包  相似文献   

16.
9月17日,眉山市人民政府出台36号文件——《眉山市政府部门决策失误检讨和公开道歉制度》,规定政府部门决策失误要检讨并公开道歉,并规定了决策失误的检讨和公开道歉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在市政府常务会议或市政府的相关工作会议上作检讨:二是在市级媒体《眉山日报》上刊载公开道歉书,在眉山电视台公开道歉。  相似文献   

17.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在于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所有这些能力都要通过决策来体现,决策的正确与否,体现了能力的高低。以下就科学决策的地位、前提及原则,谈几点看法。一用科学的决策理论武装各级领导干部,既迫切又重要。主要表现在:首先,领导决策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领导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本地区、部门乃至整个社会发展方向。一般说来,决策成功是最大的成功,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例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中央对农村的发展方针和各项政策采取了正确的决策,农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  相似文献   

18.
群言堂     
群言堂“决策失误赔偿制”喝彩●丁玉华前些时候,湖北省襄樊市樊城区委、区政府做出决定:在全区各级领导干部中试行决策失误赔偿制度。这一制度的出台为企业走出多年来形成的“盲目决策——巨额损失——无人负责”的恶性循环的怪圈开了一剂良方。我为这种做法喝彩。目前...  相似文献   

19.
左撇子 《共产党人》2004,(21):52-52
针对个别领导干部盲目拍板、错误决策,造成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的资金打“水漂”,但往往因为没有落入个人腰包,因此本人觉得没事,组织很少追究这一实际,陕西省榆林市今年把解决决策失误问题正式提上日程,作为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该市市委书记说:“对决策失误这种现象必须高度关注,彻底整治……”目前,该市对一个错误决策、盲目上项目的乡镇主要领导实施了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20.
决策是主体对改造和评价客体的目标和方案所作出的选择和决定.它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和经常性的基本活动.由于主体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支配下进行决策活动的,因此,决策活动中的主体将受到来自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干扰.当主体不能正确地对待和克服这些干扰因素的时候,决策就会偏离实事求是的轨道,出现偏差和失误.弄清这些干扰因素是减少和避免失误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