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乐 《法制博览》2015,(3):111-112
基于对网络谣言的规制需要,包括新浪微博等在内的各大网站正在推行网络实名制。网络实名制是指将在中国使用网络者的身份和其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等相对应联系及统一的制度。在实践中,虽然网络实名制对减少谣言数量、稳定社会秩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其也面临着涉嫌侵犯隐私权的问题。网络实名制的健康有效推行,需要加强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使之并非"独行"。  相似文献   

2.
舆情     
《南风窗》2012,(3):22-22
本周因临近农历春节,舆论多与回家相关。或许每年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中国民众才能真正体会到"攒的钞票再多也抵不过一张回家的车票"。今年,一票难求的魔咒仍然没有破解,虽然实行了实名制、网络售票等新招数,但本身"底子"就差,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从《一个农民工写给铁道部的一封信》到《一个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3.
舆情     
《南风窗》2012,(3):22
本周因临近农历春节,舆论多与回家相关。或许每年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中国民众才能真正体会到"攒的钞票再多也抵不过一张回家的车票"。今年,一票难求的魔咒仍然没有破解,虽然实行了实名制、网络售票等新招数,但本身"底子"就差,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从《一个农民工写给铁道部的一封信》到《一个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网络当中也出现一些问题,为了加强网络安全、规范网络秩序,各种措施纷纷出台。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网络中匿名状态下产生的问题,从网络间接实名制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实名制下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匿名制与实名制的优劣,希望为将来的网络立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口罩实名制     
《南风窗》2013,(12):20-20
上海2010年在世博会期间"首创"菜刀购买的实名制,"一炮而红"。此后,大型活动期间的"实名购刀"似成常规。购买"危险用品"的实名制或是防患于未然,但不是每个初衷在于防范犯罪的实名制计划都起到了作用。鲜少提起的是2007年四部门共同发布的自行车售卖"实名制",其目的是方便  相似文献   

6.
詹小洪 《南风窗》2012,(5):76-77
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这样解释:推特等海外社交网站不断涌现等,使网络沟通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因此讨论是否废除网络实名制是不可避免的。韩国是个互联网非常发达的国家,无论是网速、网民的比重、还是宽带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同时韩国也是较早实行了网络实名制的国家。然而,2011年底,韩国政府做出了分阶段直至最后全面废除  相似文献   

7.
戴玉 《南风窗》2013,(13):18-18
对于舆情娱乐化的担忧一直不曾止歇,与此相对的是对"80后""暮气沉沉"的一致批评。现实中的沉闷与无力,网络中的躁动与欢笑,恰若两张令人费解的面具。我们为什么害怕无处不在的娱乐化?因为它仿佛只有单色,暴风般刮散了严肃的思考和讨论。我们担心公共议题变成失德而健忘的狂欢,连时政讨论和民生关注都简化成政治段子和行为艺术,变成一场"开房找我"的群体自渎。但除了娱乐,  相似文献   

8.
网络实名制下的隐私权是一种特殊的隐私权,不同与一般意义上的隐私权。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保护这一特殊意义上的隐私权。但是这一问题已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2010年实施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行为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网上开店使用实名制已启动,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网上从事活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在网络环境下保护公民这一特殊的权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李明洁 《南风窗》2014,(8):92-94
当代中国转型剧烈,思潮激荡,在时代洪流中适应、挣扎着的人们,在网络上"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以流行语为代表的民间书写,在细节叙事间记录着"有体温的公共记忆"。2005年中国网民始破1亿,网络流行语现象初起。2013年打击大V,网络舆论下沉。2008年至2013年,流行语大量生成,广泛传播,成为当代中国显著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舆情     
戴玉 《南风窗》2013,(1):18-18
新年伊始,网络舆情由暴雨式的"揭黑"转向体制上的"对攻",表面言辞趋缓,实则刮骨愈深,此为可喜。纵然"举报浪潮"陡然止息,但一块争夺更激烈、更触动本质问题的战场被开辟出来——网络舆论的自由度。网络舆论监督近乎"激进"的一马当先,为各类外部舆论监督擎起大旗,除司法外的各监督力量呈现明显的聚力之势。纪委发力已"不足为奇",近期最值得关注的变化是政协发声,乃至引出一场网友的互动讨论。河南省政协常委赵克罗曾实名发布批评河南"平坟运动"的  相似文献   

11.
戴玉 《南风窗》2013,(20):21-21
没有实名认证,没有个人介绍,没有真名ID,但却在微博上拥有1767万粉丝—比荷兰的全国人口还多。她发了仅仅16个字加一个表情,宣布了一条私人消息,就被转发了77万余次,评论49万余条,被称作"地震级"。她是"天后"王菲。她离婚的同一日,一个"大V"被刑拘。有人恨恨地认为,王菲这条"不合时宜"的微博吸走了太多的网民注意力,让更有"利害关系"的消息被湮没。但马上有人反驳道,关心娱乐的社会才正常,过分热议时政是畸形表现。当然也有人调侃说,娱乐明星才是真正的意见领袖。但大多数娱乐明星的大多数微博,并不谈国事。网民们关注她们,也不是为了关心国事。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漠然",她们才能够让影响力悍然发动,却不受忌惮。—我们需要的,是抒发个人情绪、展现个人悲欢的"大V",还是"像皇帝批阅奏折"那般评议国事的那一个?或许都需要。  相似文献   

12.
舆情     
戴玉 《南风窗》2013,(5):18-18
过去两周的网络舆情出现了契合社会局势的"矛盾"局面。一方面,网络舆情出现了从"受到政府重视"逐渐步入"受到政府保护和培育"的迹象;另一方面,网络舆论的"言论底线"仍保持着高压状态。实际上,这种"矛盾"反映的是"最新版本"的宏观网络政策正在成形,并且各方对调整迅速的网络政策的适应力并不相同。首先,我们得来谈谈往事。2011年4月,中央外宣办等四部门便开展了"整治非法网络公关行为专项行动";同年5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成立。然而,关停一些小的公关公司远远阻止  相似文献   

13.
曹海英 《工会博览》2010,(14):14-16
7月1日起,国家工商总局出台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实施,办法对网络商品经营者和网络服务经营者在境内从事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进行了规范。根据办法规定,通过网络从事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自然人,需向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提出申请,提交姓名和地址等真实身份信息,这意味着在我国网上开店正式步入“实名制”时代。  相似文献   

14.
言论自由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随着越来越多公民通过网络平台表达自己的思想,网络实名制开始被提上议程。该制度对公民言论自由权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要充分发挥其积极影响,结合该制度保护公民言论自由的良性发展和免受非法侵害。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14,(9):17-17
<正>"舆论"是可以被伪造的。伪造方式分两种,一种是"伪造其存在",一种是"假装其不存在"。一般认为,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已经被传播机构有选择地加工,而我们误以为这就是"现实"。那么问一句,现存于中国的"两个舆论场"孰真孰假?谁能代表全部真实民意?很遗憾,都不能。网络舆论场亦充满了被伪造的舆论。最常见的是水军,他们用多个ID伪造多个人,用重复发声来伪造"同一种声音",用花巧的噱头伪造热点,甚  相似文献   

16.
代丽 《法制博览》2013,(7):153+119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舆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对立法、执法、司法的监督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从司法角度看,舆论监督是一把"双韧剑",用之得当,则有利司法公正;用之不当,则有碍司法独立。  相似文献   

17.
冯娜  姜萍 《法制博览》2023,(10):112-114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其副产品“网络舆论暴力”以其强大的破坏力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本文以网络舆情暴力的概念和分类作为理论基础,对我国网络舆情暴力——网络谣言行为的规制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存在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舆论的逐渐兴起,在倒逼司法阳光公开的同时,也对司法公正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司法机关要重视网络民意,但更要坚持司法的独立性,同时要引导网络舆论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9.
自6月1日起,中国铁路动车组列车全面实行实名制管理。用实名制遏制倒票,受到旅客的赞许。但也带来了一些烦恼,尤其是车票丢失后需原价补办的规定受到广泛关注。图为75岁的周女士展示买到的印有自己名字和身份证号的专属车票。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未成年人"网络暴力"行为频发的重要因素,亲子关系残缺、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环境的恶化是未成年人"网络暴力"行为频发之家庭因素的重要表征,而构建和谐家庭环境、规范合理家庭教育、建立健全家庭与社会一体化的网络监管制度是规避未成年人"网络暴力"行为发生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