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Old Europe, new Europe and the transatlantic security agenda / edited by Kerry Longhurst and Marcin Zaborowski. ‐London and New York : Routledge, 2005. ‐ vii, 213 p. ‐ ISBN 0–415–34820‐X  相似文献   

2.
1972年,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首都各大公园同时举行游园活动。我主要负责中山公园游园活动的组织和警卫工作。我在“文化大革命”前,是北京市东城公安分局局长,“文化大革命”中被揪斗了三年多,批斗了370多场,还被关进良乡监狱一年,后因病出狱休养一年多。  相似文献   

3.
19世纪中后期,日本在亚洲东方崛起。明治年间日本就制定了以征服中国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19世纪末对华发动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霸占了台湾和澎湖列岛,从此走上了以武力侵略征服中国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1998年8月7日,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几乎在同一时间发生强烈爆炸,270多人被炸得血肉横飞,举世震惊。事发后,美国悬赏500万美元缉拿元凶。随着调查工作的步步深入,一位阿拉伯世界的神密人物逐渐引起世人的注意:他是一个亿万富翁,却在阿富汗的深山里过着俭朴的生活;他曾是美国的盟友,现在又成为美国的敌人。这个集众多矛盾于一身的人物就是奥斯马·本·拉登。  相似文献   

5.
抗战以来,以集团军总司令职亲临前线。战死沙场,张自忠将军为第一人。1940年8月15日,中共中央在延安也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亲笔题写了“尽忠报国”的挽词。1982年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随后,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均恢复设立张自忠路,张自忠将军由此得到国家和民族授予的崇高荣誉,  相似文献   

6.
傅斯年“学而博则仕”。1917年,留美的胡适至北大哲学系任教。当时北大文科生中,学问功底最好身是山东来的傅斯年,绰号“孔子后第一人”,被传统派教授黄侃、刘师培视为国学后继者。在胡适感召下,傅发起《新潮》杂志,与《新青年》呼应,为新文化  相似文献   

7.
2月初,巴基斯坦“核弹之父”阿卡杜勒·卡迪尔·汗在确凿证据面前承认自己向伊朗、利比亚和朝鲜等三国泄露敏感核技术的事实,并称对“核泄密”事件负全责。汗被解除总理科学顾问职务、美国表示对巴“核泄密”事件“既往不咎”之后,汗得到穆沙拉夫总统的“宽恕”。  相似文献   

8.
在中、越、老三国交界的云南思茅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曲水乡,有一个静谧优美的小山村--土卡河寨,正好处于李仙江与土卡河汇合成的"金三角"臂弯里,三面环水,并紧邻越南、老挝,地理位置十分独特,是真正的三国之地.  相似文献   

9.
中亚地区位于欧亚大陆的腹心地带,不仅是连接欧亚大陆和中东的要冲,还是大国势力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必经之地。对此,英国著名地理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在将近一个世纪前就作出了惊世骇俗的论断:中亚是“历史上的地理枢纽”,过去是而且永远是全球最重要的地区,因而  相似文献   

10.
“9·11”事件后美国情报系统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7月24日,美国会参众两院情报委员会联合发表一份关于"9·11"事件的最终调查报告.报告在分析了"9·11"事件发生的原因后,对美国政府特别是情报部门提出了改革建议.实际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情报安全部门的任务、体制和组织机构一直处于调整和改革之中,但由于种种原因收效不大.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沙特与美国的关系可归结为“石油换武器”或“能源换安全”。但“9·11”事件使沙美关系出现逆转。目前,美国在中东大力推行“民主化”战略,沙特国内政治反对派要求全面改革的呼声高涨。为化解冲击,纾缓压力,沙特在加大反恐力度的同时,调整内外政策,采取渐进式改革的“中间道路”,其外交多元化势头和“东向”趋势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世界经济的衰退 在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袭击美国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之前,美国、日本和欧洲的经济已明显衰退.2001年8月底,大多数国际组织的预测都认为2001年世界的GDP与2000年的4%相比,增长不到2.5%.美国经济增长只达1%(2001年6月),2000年则是4.3%(新调整后数据).日本的GDP在2001年前2个季度已出现连续负增长.欧洲经济也受到较大影响,年内增长不到2.5%,德国经济在2001年第二季度没有增长.  相似文献   

13.
“9·11”事件出乎意料地促成了俄美欧关系的靠近,但它们都抱有不同的目的,俄罗斯经济发展需要美欧的支持,所以,“9·11”事件正好成为俄与美欧改善关系的契机,欧洲希望借此机会,建立一个“完整”的欧洲,美国则从反恐需要出发,认为没有俄罗斯的支持,反恐战争是难以取胜的,所以,基于各自战略的考虑,俄美欧走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14.
澳大利亚和美国1940年3月6日建交。1951年9月1日,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签订《澳新美安全条约》(ANZUS),1952年4月29日条约正式生效。与美国结盟是澳大利亚对美关系的基础,也是其对外战略的支柱。虽然《澳新美安全条约》因80年代新西兰的禁核政策而名存实亡,但澳美之间一  相似文献   

15.
16.
闰瑾 《亚非纵横》2001,(4):12-15
今年9月11日,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和华盛顿的五角大楼受到严重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举世震惊。有的美国议员甚至惊呼,这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珍珠港事件!世界各国政要纷纷谴责这一惨无人道的恐怖主义行径,支持美国打击日益猖獗的国际恐怖主义。美国政府在政治、外交、法律、金融等方面迅速采取措施,并于10月7日与英国一道发动了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9.11”事件对美国和国际关系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18.
19.
黄莺 《国际资料信息》2004,(5):22-24,29
二战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菲律宾一直是美国在东南亚最坚定的军事盟友,其境内的美军基地不仅是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前哨哨卡,而且也是美军逐鹿挥师的跳板。这些军事基地在朝鲜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后勤保障作用;帮助了美军1958年对印尼和中国的军事干涉;充当了越南战争中的后勤供  相似文献   

20.
“9·11”事件之所以被看作是国际政治领域里的重大历史事件,就在于它使得整个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了促进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增进国际政治理论界在这一问题上的共识,2002年4月5-6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亚欧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和国务院国际经济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