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福建、广东、上海、浙江等主要劳动力输入地,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去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首次承认我国局部地区客观存在“民工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2.
邓朝晖 《西部法苑》2003,(10):50-50
我国经济正在转形,还没有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民工外出打工大都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民工的无序竞争和政府缺乏监管是导致恶意欠薪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莫荣 《中国法律》2005,(4):27-28,89-92
2004年,中国首次出现民工短缺,但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成为中央政府突出重视的问题,《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出台,中国首次发表就业状况和政策政府白皮书,针对农民工技能培训的“阳光工程”开始实施,农民工就业环境得到改善。尽管2004年在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方面已经有较大的政策突破,但全面清理针对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限制性政策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4.
从温家宝总理为民工讨薪,到政府通过行政手段、以指标的形式清欠,不能说不是中国民工的幸运,也不能说不是中国民工的悲哀。“让民工过个好年”,这句话在为民工清欠、讨薪的红头文件、领导讲话、新闻报道中可谓司空见惯。这种提法似乎并无不妥。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年过得好不好,不仅是为每个国人所看重,更是个关乎国家大局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民工自然也不例外。但是想想一些政府部门平时对恶意欠薪现象不闻不问,年关将至时却对清欠、讨薪“高度重视”,这种强烈的反差不能不叫人质疑:难道清欠、讨薪真的只是为了让民工过个好年吗?  相似文献   

5.
代晓光  邓江秀 《法人》2005,(3):48-52
持续几十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过早步入了老龄化社会,随之而来的是青壮年劳动力的逐渐短缺。而过去社会对作为廉价劳动力宝库的农民工群体的歧视,也加重了城市劳动力资源的危机程度。始自2004年的劳动力资源全面危机,将中国的立法者和管理者推到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社会》2005,(3):10-11
“民工欠薪”这个问题愈来愈严重,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并且日益朝向冲突尖锐化方向发展。重庆农民熊德明对温家宝总理反映了丈夫的欠薪问题。共和国总理亲自为一个农民讨欠薪,一时成为舆论焦点。  相似文献   

7.
蔡久旭 《法制与社会》2011,(11):192-193
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都涌动着一支庞大的民工大军而且越来越多的是来自农村。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补充到第二、三产业及各部门,农民工进城有力地促进了整个城市经济前进的步伐。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然而他们的生活现状却与他们所做的贡献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本文针对此问题从农民工市民意识培育着手进行研究,从认同感到心里领域给农民工注入新鲜的血液,以此来对农民工市民意识进行培育,从而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步伐,进而加快其城市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临近年末,又到民工集中“讨薪”的高峰期。律师秦希燕又一次为维护被欠薪农民工合法权益而四处奔波。“法律的修改对恶意拖欠工资的行为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但是,用人方‘有钱不给’的恶意拖欠工资的现象仍然严重,成为讨薪过程中的一大难点。”身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为农民工免费讨薪律师团”团长的秦希燕说。  相似文献   

9.
“中国造”问题源于中国粗放式消耗型经济,农村廉价劳动力和资本、资源的低值大量投入换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却伴生着“中国造”与生俱来的营养不良症。对照WTO规则中国仍在完善法律制度和政策规范,也在做相应的跟进和修改。关键是要扭转思维,实现“中国造”向现代技术型标准型转轨。中国法律人应对全面解决“中国造”问题做出一份实在贡献。  相似文献   

10.
根治农民工欠薪的政府责任及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拖欠农民工工资直接影响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总结这些年治理农民工欠薪实践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治理农民工欠薪制度模式的实效、弊端以及产生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深层次体制原因,提出政府在治理农民工欠薪问题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具体法律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春节过后,中国南方的劳动力市场出现“用工荒”现象,而在建筑业、医护行业、IT产业等领域,北欧的瑞典预计未来也将出现人才短缺问题。瑞典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其对策是否对中国有可借鉴之处?两国今后在劳务合作方面是否有发展潜力?瑞典劳动部国务秘书艾娃·松内戈德和瑞典驻华使馆首位负责劳工市场事务的参赞欧阳博,  相似文献   

12.
年终岁尾,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又成为热议的话题,虽然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黑心”老板在社会舆论下已成为过街老鼠,职能部门也不断加大为民工讨薪的力度,更出台了一系列措辞严厉的文件,但解开拖欠民工工资的“死结”仍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李海明 《河北法学》2011,29(7):26-37
农民工欠薪问题已成为我国严重的社会问题,且在建筑业尤为突出。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拖欠包括"行规惯例"、隐性欠薪、恶性欠薪、经营性拖欠等多种情形,它引发讨薪群体事件、恶化劳资关系、并侵害农民工生存权和人权。建筑业农民工欠薪可归因于包工头、分包体制、劳动法制等等,但其深层的影响因素却是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民工的尴尬境遇、改革政策中的劳资失衡、以及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治理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思路包括欠薪入罪、行政治理与司法救济、设立欠薪保障基金以及确立工资优先权等等。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应实现农民工欠薪救济的法治之治、标本兼治、公私法并济,应重塑建筑业劳动关系,将包工头定位为建筑企业的基层管理人员,并严格限制建筑企业资质,以及放松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大学生求职又如火如荼地展开了。中国的用工市场出现了“奇怪”的现象,—方面大量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方面广大沿海地区出现了严重缺工现象,特别是技工大量缺乏,闹起了“用工荒”。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形势严峻,问题不断,而占其中很大比例的是农民工入城务工讨薪难的情况。众所周知,中国农民工要去讨薪,其精力和时间都必然要耗费良多。要理解农民工劳动权利法律保护的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我们就有必要回顾农民工劳动权利法律保护的法理基础为何;还需要弄清程序公正理论在维权道路上的重要性和具体应用;要通过比较法的视角,借鉴普通法国家较为成熟的理论,最终形成适用于本国的一套理论。本文简要的分析了法学概念中的程序公正以及出现在民工权利保护中违反这一重要原则的制度和理念,希望能对当前保护民工权利的法制建设有所稗益!  相似文献   

16.
佚名 《政府法制》2008,(2):50-50
馨民行知学社——上海财大附属中学的一个学生社团,“馨民”取意于让农民工感到温馨,这两个字将一群高中生和农民工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群还只有十七八岁的高中生在走访调查农民工的生存问题后,自编了一本《民工教育援助手册》,展现出新时代学子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在礼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南京逾300名地盘民工走到最繁华的夫子庙大街,、高举“我要工资”、“给我工资回家”等口号的纸牌,向地盘老板追讨欠薪。经了解,1月20日上午9时许,一名姓齐的地盘工向老板追讨工钱,在办公室内久等未得到答复,老板还用手机叫来两名男子将他拖出办公室殴打。该民工被打得鼻口流血,动弹不  相似文献   

18.
莫荣 《中国法律》2006,(6):30-31,94-96
农民工流动就业催生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市场就业机制的形成,对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产生重大推动作用。同时。大规模的农民工流动就业对中国传统经济社会管理体制特别是劳动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我国20年来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讨论,较多关注劳动力转移的数量以及劳动力转移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较少关注已经完成行业转移的农民面临怎样的社会环境,“农民工”谤种就业模式具有低地位职业、低技术劳动、流动就业这三个基本特征,氏地位主要形成于先赋的原因;劳动素质低和社会网支持差是低技术劳动的原因;家庭经济选择是就业流动性大的原因。“农民工”就业模式将成为一种持续存在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白领”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代名词,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强大压力下,他们忍受了许多并不美好的东西,包括民工经常遇到的欠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