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喉瘤盘尾丝虫(Onchocerca guttursa)的研究,有Chauhan(1978)、Eichler(1971)、Hussin(1988)和Paira(1984)等的报道,Ferenc(1989)还报道了该微丝蚴在牛体皮肤中的分布。由于喉瘤盘尾丝虫存在着宿主和地区的变异,为了探明湖南省黄牛牛体该丝虫微丝蚴的分布特点,我们对自然感染喉瘤盘尾丝虫的黄牛进行了不同部位皮肤和淋巴结中微丝蚴分布情况的研究。(一)材料和方法 从屠宰场选择有活喉瘤盘尾丝虫寄生的黄牛7头,每头牛在耳、面颊、颈垂、肩峰、胸侧、腹侧、臀部、腹中线、脐部等9个部位剃毛消毒,各采取皮肤500mg,分别置生理  相似文献   

2.
在畜牧、兽医教学、科研工作中。常用鸡作实验动物。目前,采取鸡血多在鸡冠、胸外静脉、翼静脉、胫后静脉、心脏等部位,但15~45日龄雏鸡在这些部位多量、重复采血非常困难。为此,我们摸索出了雏鸡颈静脉采血法,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雏鸡颈静脉的解剖位置 禽类颈部缺臂头肌和胸头肌,所以颈静脉直接位于颈部皮下。左右颈静脉沿着颈的两侧皮下至于胸腔入口处,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左右前腔静脉。右颈静脉明显比左颈静脉粗。但左右颈静脉均可采血。  相似文献   

3.
肾病-肾炎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3只14日龄的SPF鸡人工感染从上海市分离获得的1株肾致病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上海株IBV),分别于接种后第2、7、14、24、28和36 d扑杀,对肾、肺等组织器官进行了动态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感染鸡主要表现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病理变化。在感染后的第2 d,支气管和气囊呈急性炎症变化;第5 d肾实质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肺充血;第8~13 d,肾和肺的病变最为严重;第14 d后,支气管和输尿管转变为慢性炎症,肾出现弥漫性或局灶性间质性肾炎病理变化。将M41标准毒株与上海株IBV的致病力进行比较,发现2个毒株引起的呼吸器官病变基本相同,但M41毒株对肾的致病力较轻,未见间质性肾炎和输尿管炎病理变化。证实,上海株IBV主要侵害肺和肾,并造成肾实质变性坏死和间质性肾炎变化。  相似文献   

4.
为验证鸡胚传代对H3N8亚型马流感病毒致病性的影响,利用F3代马流感病毒经鼻腔感染2匹蒙古马,应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1例临床症状明显的马进行了病理组织学观察和抗原定位。结果表明,该人工感染马镜检病变明显,鼻黏膜、气管、肺、心肌、肝、肾和脾等组织器官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淤血、水肿,并伴以各实质细胞的变性、坏死以及炎性细胞的渗出和增生。其中呼吸系统病变最为严重,肺表现为支气管性间质性肺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病毒抗原主要存在于呼吸系统的黏膜上皮组织中,初步证明了马流感病毒F3代对马具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解剖驴7头,牛、羊和猪各5头的盆神经。驴的盆神经来自第3~5(4,5)荐神经腹侧支或第1尾神经的腹侧支;牛的来自第2~4(2,3)荐神经腹侧支;羊的来自第3,4荐神经腹侧支;猪的来自第2,3荐神经腹侧支。盆神经位于荐坐韧带的内侧面,一般有1~3支,于分支之间常有交通支。盆神经与腹下神经的分支构成盆神经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复合扫描型超声波装置(Brightnessmode,简称B超)已在国外兽医临床广泛应用。由于B超具有操作简单,图像与被检查器官扫描断面的解剖构造一致,比A超更简明等特点,从而使临床疑难疾患的确诊率大大提高。B超主要应用于软组织病变的诊断,如颈、胸、腹部、盆腔、体表的肿瘤、畸形及器官和胎儿的形态学观察等,与X线及CT图像相比,具有不用造影剂、影像不需任何处理即可进行图像分析等优点。但是,目前的B超尚不能对被骨骼包围的器官(如脑)进行观察。因  相似文献   

7.
咳嗽以外感为多见 ,久咳不愈反复发作者以脾肺气虚者居多 ,尤其是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气候干燥 ,给牲畜咳嗽治疗造成困难。笔者用自拟杏苏二陈汤治疗高原性脾虚痰湿咳嗽病畜5 0例 ,获得了较好的疗效。临床症状  5 0例病畜中牛 18例 ,马 7例 ,骡 8例 ,驴 10例 ,猪 5例 ,犬 2例 ,临床表现为咳嗽频作 ,喉间痰鸣 ,有的出现疼痛性抑郁性咳嗽 ,喉头及气管诱咳阳性或强阳性 ,肺泡和支气管呼吸音增强或粗厉 ,部分肺有干、湿罗音 ,舌质红、苔白腻、脉细滑。治疗方法 均以杏苏二陈汤加减治疗 :炒苦杏仁 2 5g、紫苏3 0 g、陈皮 2 5 g、半夏 2 5g…  相似文献   

8.
奶牛急性瘤胃臌气比较多见,常以排气、制酵等方法即可治愈。但对贪食大量富含皂甙的青绿牧草,如苜蓿、豌豆藤、花生叶等所引起的泡沫性急性瘤胃臌气治疗比较困难。笔者曾遇一起这类病例,报道如下。 (一)病例 天津某农场一群黑白花奶牛在苜蓿地放牧后不久先后发病7头。病牛腹围膨大,尤以左肷部明显高出脊背,表现腹痛不安,后肢踢腹或回头看腹部,摇尾,发出哞叫声,频频排出少量稀粪。呼吸加快,头颈伸直,张口露舌,表现呼吸极度困难。病程发展迅速,其中2头10分钟内出现运动失调,站立不稳,倒地窒息死亡。死亡牛腹部膨满,鼻孔有草绿色泡沫溢出,肛门突出外翻,胃内充满与胃内容物混合的胶状泡沫。  相似文献   

9.
红原县奶源基地,1987年10月22日用敌鼠药灭鼠,27~30日有4头杂交乳牛因误食敌鼠药中毒死亡。 临床症状 死前精神沉郁,磨牙,收腹,拱背,全身肌肉震颤。濒死期全身出汗,呼吸极度困难,排出紫黑色血便,突然倒地,口腔流出大量的白色泡液死亡。 剖检变化 尸僵不全,腹部膨胀,肛门外翻,并流出紫黑色血沫。皮下出血,蜂窝组织有血液浸润,血液呈煤焦油样。心耳弥漫性充血、郁血、心肌变脆;心包膜出血,心室内充满血液;肝脏肿大2倍,质脆,有绿豆大坏死灶;胆囊肿大2.5倍,内膜脱落;肺脏气肿、出血,切面流出大量紫黑色泡沫;气管、支气管内充满血液;肺门淋巴结出血;肾脏出血,卧侧部肾脏腐烂,膀胱有出血点,粘膜不同程度的脱落,内无尿液;真胃粘膜脱落;十二指肠呈弥漫性充血、出血,呈“白肠子样”。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生产母猪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的病理变化和组织学特征,对广西某规模化猪场45头死亡生产母猪进行了临床症状观察、大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其中18头病猪临床症状表现为易疲劳,精神沉郁,呼吸困难,夜间咳嗽和突然死亡;剖检可见心包严重黏连或心室扩张、心包积液、心肌出血、心脏横径与纵径之比增大,以及肝、脾、肺、肾的淤血肿胀;组织病理学变化表现为心肌肿胀变性或萎缩坏死,纤维素性肺炎、间质性肺炎、化脓性肺炎和支气管肺炎,以及多个器官的淤血。结果表明,心力衰竭为母猪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主要病理学特征为心室扩张或心包粘连,心肌肿胀坏死、心肌纤维化并伴随多器官淤血病变。  相似文献   

11.
成都市动物园有2只梅花鹿及1只毛冠鹿突然相继死亡,无明显临床症状,经微生物学鉴定,确诊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致死。1 发病情况2 0 0 2年9月19日,一雌性成年梅花鹿突然发病死亡;9月2 0日临近的一雌性成年毛冠鹿也突然发病死亡;次日,又有1只梅花鹿死亡。3只鹿死前体况较好或一般。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该3只鹿发病突然,死亡快;倒地后,头后仰,呈角弓反张状,口鼻流出白色泡沫状物,无其他明显临床症状。尸僵良好;腹部胀气明显,胸腔、腹腔积液,液体呈淡红色;心包积液,心包膜纤维化;肺组织与胸壁粘连,病理切片观察,肺组织大片纤维素样坏死;结…  相似文献   

12.
1983~1986年笔者在参与林麝东移海岛驯养试验中,遇到因卡氏肺尾线虫、心丝虫、舌形虫若虫、细颈囊尾蚴和硬蜱严重侵袭病死林麝1例。该林麝是1984年11月从四川阿坝州理县引进,圈养在舟山市定海区摘箬山岛,1985年2月死于舍外。外观毛色枯燥,瘦弱,鼻嘴干燥,无分泌物。在背、腹体表发现19只硬蜱,含饱食雌虫及雄虫,经鉴定为中华硬蜱(Ixodes sinensis)。剖检变化 ①腹壁皮下已腐败具恶臭。在大网膜上及横膈膜与肝粘连处分别有4个及11个蚕豆大小的细颈囊尾蚴。大小肠因腹膜纤维素渗出性炎症而粘连成团块,并与右侧腹膜粘连而难以剥离,腹膜粗糙。瘤胃内容物较充盈。②胸腔内有少量红色胸水,肺门淋巴结肿大,切面有脓性分泌物,两肺隔叶呈肉样变。左肺膈叶后缘有一个10×5mm的白色钙化块,在左肺尖叶与膈叶交界处有一个  相似文献   

13.
1981年元月29日下午永寿县监军公社西村八队一黄母牛开始产犊,直至元月30日上午1点30分尚未产下,前来我院求诊。当时,母牛卧地不起,阴门外露出一前肢和一块肝脏样的东西(剖腹后证明为胎儿肝脏)。经检查,决定剖腹取胎。当日施行手术,取出胎犊,发现为裂体畸形(包括裂腹畸形和裂胸畸形)。 该胎犊雄性,体长102厘米,体高90厘米,有门齿一对。胸腹腔相通,无横膈膜,脊柱弯曲。脐孔处有一圆孔,直径约4厘米,与腹腔相通。胸腔窄小,其内部的器官心肺和腹腔内的器官(肝胆、肠、肾、膀胱)以及睾丸全部暴露在脐孔外。由于心肺通过脐孔露在外面,故气管长度达32.5厘米,食道长达47.5厘米。  相似文献   

14.
将21头健康杜洛克×长白×大白杂交猪复制成霉形体性肺炎模型后,分别肌肉注射环丙沙星(5.0 mg/kg)进行组织及血浆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环丙沙星在感染猪肺中的浓度-时间数据适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外观正常肺与外观实变肺的主要参数分别是:t1/2Ka为0.19和0.46 h,t1/2α为2.68和2.52 h,t1/2β为8.12和6.87 h,tmax为1.10和1.47 h,Cmax为6.00和4.46μg/g,AUC为38.65和33.33mg/(L.h),Tcp(ther)为57.10和50.59 h。气管、支气管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时间数据适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主要参数分别是:t1/2Ka为0.56和0.38 h,t1/2ke为5.68和5.67 h,tmax为2.08和1.60 h,Cmax为3.73和2.62μg/g,AUC为39.44和26.10 mg/(L.h),Tcp(ther)为50.60和47.16 h。表明,环丙沙星对霉形体性肺炎猪呼吸道组织具有良好的穿透性,组织药物浓度明显高于血浆药物浓度,且消除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