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雪 《当代韩国》2015,(4):99-112
金元凤,朝鲜半岛著名独立运动家、政治家,朝鲜义烈团团长、朝鲜义勇队总队长、韩国光复军少将副总司令。金元凤一生最光辉的业绩,就是创立了朝鲜义烈团、组建朝鲜民族革命党和成立朝鲜义勇队。他在朝鲜义勇队成立之前倡导和推动了多党合作,被公推担任朝鲜民族革命党总书记,一直领导朝鲜民族革命党、朝鲜民族战线联盟,直至1938年10月建立朝鲜义勇队。  相似文献   

2.
甘露 《当代韩国》2011,(1):75-82
朝鲜义勇队与台湾义勇队这两支抗战时期活跃在中国大地上的姊妹纵队,两者之间有着亲密的战友关系。台湾义勇队的成立,离不开朝鲜义勇队的指导和援助;两队相互声援,相互学习,共同进行反法西斯的宣传与斗争,在民族解放运动史上和中国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韩美同盟从建立之初即是典型的非对称同盟关系,韩国历届政府均不同程度地感受到这一同盟关系给韩国安保政策带来的“同盟困境”.韩国自朴正熙政府时期开始寻求“自主国防”之路,国际环境是影响韩国自主国防的外部结构性动因,国内因素是韩国自主国防需求的内在驱动力,朝鲜因素是自主国防的直接动因.朴正熙政府通过培育防卫产业实现武器体系国产化,通过核武器开发增强威慑力,为韩国的自主国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韩美同盟关系一直是韩国对外关系的支柱,这不仅因为韩国是在美国帮助下完成建国的,更重要的是因为韩国在政治、经济、安全等各方面都极大地依赖于美国。但是随着“冷战”后东北亚国际格局的变化和两国尤其是韩国国内政治的演变,韩美同盟关系也已出现了引人注目而又意味深长的变化。本文重点考察韩美同盟关系的新变化,并对未来的韩美同盟关系略作展望。一韩美同盟关系的新变化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后,东北亚的国际关系进行了调整。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韩国与俄罗斯和中国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但朝鲜与美国…  相似文献   

5.
日美同盟的历史演变及其对亚太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美同盟在二战后大致经历了"威权同盟"、"互助同盟"和"伙伴同盟"三个阶段,这一同盟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究其原因,是双方在亚太地区甚至全球范围内有不断交迭和发展变化的共同战略利益.同盟中的美日两国既相互倚重,又彼此制约,同盟性质也随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发生着嬗变.21世纪,随着美国亚太战略的不断调整和日本的日益强大,日美同盟将对亚太格局的形成与塑造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1948年4月召开的南北联席会议,是朝鲜半岛分割为南北两部分以来第一次为争取建立自主独立的统一国家而进行的南北要人之间的政治会谈。会议至今已过去五十年了。为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朝鲜半岛南北双方以及迁居日本的朝鲜人分别在汉城、平壤和东京举行了各...  相似文献   

7.
美日同盟起源于美国对日本的战后改造安排,其机制化就是指美日双方不断确立同盟共识,并基于同盟共识来确立战略目标,建立同盟合作规则和机制的进程。自1960年修订同盟条约之后,美日制定和升级了三个《防卫合作指针》以推动同盟的机制化。作为美国控制日本的长期战略框架,美日同盟建立在美日之间的安全和经济的战略大交易基础之上。美国利用双边的同盟结构,采取所谓"高压政治"的手段来掌控日本和美日同盟,这使得它的"同盟困境"呈现出"单向度"的特征。美日同盟的机制化进程与经济关系的失衡是相互加剧的关系,并隐含着推动日本军事化的内在要求。本文认为,美日同盟的机制化实质上就是美日军事一体化,常设同盟协调机制(ACM)的提出标志着建立固定的、实体性的军事结构的开始。当前美日同盟的机制化或军事一体化以应对"中国崛起和朝核问题"为新的同盟共识。  相似文献   

8.
1919年3月1日,朝鲜汉城数万民众,高喊“独立万岁”口号,涌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反日示威,揭开了“三·一”运动的序幕。中朝人民在反对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历来是桴鼓相应,互为声援的,朝鲜人民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三·一”爱国运动,自然也得...  相似文献   

9.
面向21世纪韩朝关系的变化及发展趋势于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鲜民族从日本的殖民统治下获得解放,国家迎来了“光复”。然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政治格局造成了朝鲜半岛领士分断、民族分裂、政治对立、军事对峙的局面。迄今朝鲜人民已经受了50年民族分裂痛...  相似文献   

10.
朝鲜“三·一”运动之意义朝鲜是数千年东方古老的封建国家,人民的经济生活非常贫乏,而且在腐败的专制政治下,人民的政治思想亦不能发达。但是在前资本主义时代,在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发展程度皆优越于日本,这样的朝鲜国家,自从在一九一①年被后进的日本帝国主义并吞以...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三·一运动”爆发的原因及经过──朝鲜独立的消息 民族自决的思潮 也流到远东来了!这回朝鲜独立的运动,表面上似乎是受欧战的影响,其实他们蓄志也不晓得有多少年了。现在看他们独立的预备非常周密,举动非常文明,就可以知道朝鲜的革命,是有组织的,是曾经过...  相似文献   

12.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员及其家属一百多人于1938年10月底转移到了柳州。在柳州近半年时间里,他们坚持进行抗日复国运动。1938年12月初,朝鲜义勇队本部成员奉命转移到了桂林,并在当地积极开展抗日独立运动。1939年5月到1941年9月,《东方战友》社设在桂林。1939~1944年间,柳子明先后两次来到桂林工作。  相似文献   

13.
二战结束后,英国政府的对缅政策发生了令人瞩目的改变.在国内和国际政治形势的推动下,英国政府开始与缅甸民族运动领导人通过谈判解决缅甸独立问题,加快了缅甸本部与山区少数民族的统一进程.英国对缅政策的改变深刻地影响了缅甸战后的政治格局.一方面,以昂山为代表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抓住机会,以和平手段争取缅甸的独立建国;另一方面,自由同盟与缅甸共产党、少数民族的裂痕加深,终于在独立后爆发了内战.  相似文献   

14.
三 政治實驗(第一部分) 1926—1941 1926年,馬来人的政治态度又進一步地發展,進入第二个階段,也就是經濟和社會的阶段。第一个马来亚政黨,新加坡馬來人同盟(Kesatuan Melayu Singapura)在那年成立。它是二十一世紀四十年代的馬來亚政黨的先(馬區)者。值得注意的是,从這  相似文献   

15.
2016年1月6日,朝鲜宣布第一枚氢弹核试验成功。至此,朝鲜已经进行了4次核试验。①2016新年伊始。朝鲜自我宣称的“氢弹”核试验震惊了整个东亚。国际视线再次聚焦“朝核”问题。自2011年底金正日突然去世,距今已经4年多了。金正恩在过去的4年里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抛开朝鲜内部的各种变化,就外交而言,朝鲜变化颇多,推出了...  相似文献   

16.
有关朝鲜“三·一运动”的珍贵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提供编者按:今年3月1日,是朝鲜人民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而爆发的伟大“三·一”人民起义运动75周年。“三·一运动”被中国人称为朝鲜的五四运动。实际上,三·一运动在前,五...  相似文献   

17.
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简介本世纪初日本侵占朝鲜后,韩国不甘亡国的人士被迫流亡,成立临时政府。为争取韩国独立,进行反日斗争,从1919年起,临时政府迁到中国上海,其间辗转杭州、嘉兴、镇江、长沙、广州、柳州、綦江、重庆莲花池38号。1945年11...  相似文献   

18.
邵雍 《当代韩国》2008,(3):20-23
1932年4月29日朝鲜志士尹奉吉等人在上海虹口公园引爆了定时炸弹,当场炸死日本人白川,成了震惊东亚的特大新闻。在当时的情况下,虹口公园爆炸案显示了朝鲜人民不甘做亡国奴的英勇气概和为了自由独立而大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  相似文献   

19.
美泰在1954年《马尼拉条约》和1962年《腊斯克—他纳联合声明》的框架下结成同盟。同盟成立50多年来,经历了老挝危机、越南战争、冷战的终结和反恐战争的考验,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本文认为美泰同盟维持稳定的机制是相互制约。在同盟的存续过程中,美泰两国对"被抛弃"和"被牵连"的恐惧形成张力,推动同盟进行或强或弱化的调整。未来只要双方保持同盟的意愿不变,同盟管理就相对简单。维持美泰同盟符合双方的利益,未来同盟合作将进一步强化,泰国将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外交。  相似文献   

20.
冷战时期,日美同盟是美国在亚太地区应对所谓共产主义威胁的最重要也最为核心的双边同盟。在日美同盟建立和初期发展的过程中,东南亚因素是重大影响因素,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东南亚是确保日本不倒向共产主义阵营和日美同盟安全的关键地区;第二,日美同盟是包括美国东南亚同盟体系在内的亚太同盟体系的核心;第三,日本发挥其盟友作用,配合美国推进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开发,从“软”方面确保东南亚“自由世界”的安全,遏制共产主义在东南亚的扩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