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三个因素为:民众通过代价计算后决定与政府抗争、政府触及民众利益底线却不愿分割既有利益引发冲突、有着相同被剥夺感的多数人。根据这三个因素产生的不同阶段,可采取事前预防、事中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对策进行处置。  相似文献   

2.
运用政治学中利益分析法对群体性事件重新定义,通过对民众正当利益诉求和冲突双方利益矛盾的分析,探索群体性事件的根源和利益矛盾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成因,提出代价计算的概念并从利益分析角度理解群体性事件,随之提出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三个环节,即民众通过代价计算后决定与冲突对象抗争、冲突对象触及民众利益底线却不愿分割既有利益引发冲突、有着相同被剥夺感的多数人,并提出事前预防、事中处置和事后恢复三个阶段的处置对策,最后探讨有关处置原则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背后都有其复杂而深刻的原因。这些原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甚至有的群体事件是各种原因、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经济原因无疑是其中的根本,绝大多数群体性事件都与经济利益有关,即使一些以政治、文化等为直接原因的群体性事件,其背后真正的动机也是源于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4.
群体性事件的参加者为有共同利益诉求的弱势群体,其通过具有轻微违法性的群体性聚集方式寻求对其权利的救济.产生该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我国传统的人治的法律文化影响.解决该问题,树立现代的法律文化观念必不可少,具体到实践中即是普及贯彻法治理念.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培养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理念;司法系统实现司法审判的独立,加强法官内心正义的确信,进一步提高司法的公信力;群众的法律思维观念由传统的“向官老爷讨说法”转变为按照法律规定、法定程序寻求救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无组织无直接利益诉求的群体性事件日益上升。无组织无直接利益诉求的群体性事件具有参加者与事件本身没有具体利益关系、多为底层民众、突发性、非政治性、情感主导型特征。无组织无直接利益的群体性事件得以发生有其客观原因、主观机制(或中介机制)和行动机制:客观原因为当前我国存在的社会风险;主观机制主要为风险感知和日常冲突。行动机制由符号性事件、大量围观的人群和一定的场景、谣言、哄动行为和相互激励、群体性事件发生阶段或因素构成。根据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可以采取风险治理、建立预警机制、加强对日常冲突的解决与控制、建立舆情控制和引导机制、加强对聚集的人群和场所的管理等方式。  相似文献   

6.
不同类型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动因千差万别。从利益矛盾视角管窥,多数群体性事件主要是群体利益矛盾、官民利益矛盾激化而引发的一种社会冲突现象。体制内合法性的利益表达机制阻滞、多元化的利益协调机制重构滞后、利益谋取的价值导向机制不够公正成为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动因。相应地,完善体制内合法性的利益表达机制、增强利益协调机制的整合能力、实现利益谋取的公平最大化是群体性事件的有效化解之道。  相似文献   

7.
群体性事件的本质是一种利益表达形式,是现代化过程中公民权利意识觉醒后社会冲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符合矛盾运动规律的一种现象。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策略是,构建一种容纳并可以制度化的解决机制,群体性事件在合理的框架内予以解决,而不至于造成社会秩序失范。当前,应当着力从四个方面着力构建利益表达机制:即利益主体的培育机制、利益表达渠道的实现机制、利益表达方式的规范机制和利益表达主体与客体的保障机制。而且这一机制的构建与完善,应当成为今后规范化解决群体性事件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群体性治安事件的主体结构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即核心层次、围观层次和缓流层次。其主体结构类型主要包括偶然集合型、稳定合成型、混合型和集团型。在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中,我们应视不同层次的主体成员和不同类型的主体结构等情况分别采用“先硬后软”、“先软后硬”、“软硬兼施”、“一硬到底”的不同对策。  相似文献   

9.
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事件是困扰各国政府的难题,在社会转型时期尤是如此。近几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呈不断增长之势,是影响社会稳定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我国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治安事件的简称,公安部为此专门制定了处置此类事件的相关规定。宏观上研究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社会心理原因,微观上分析群体性事件参与主体的心理类型,有助于公安机关有效处置此类事件,避免事件的恶化,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障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群体性事件人员构成与心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事件是重大社会性事件,参与群体性事件人员的成分复杂,其心理动因、心理发展过程和心理效应等有都其独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群体性事件是困扰各国政府的难题,在社会转型时期尤是如此。近几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呈不断增长之势,是影响社会稳定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我国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治安事件的简称,公安部为此专门制定了处置此类事件的相关规定。宏观上研究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社会心理原因,微观上分析群体性事件参与主体的心理类型,有助于公安机关有效处置此类事件,避免事件的恶化,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障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2.
群体性事件相关概念之界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不同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国内外对群体性事件的认识有一定差异,我国对群体性事件的认识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目前,有关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就存在着集群行为、治安紧急事件、群体性治安事件、群体性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等多种称谓。本文对国内外各种有关群体性事件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系统梳理,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揭示群体性事件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中外群体性治安事件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 (境 )外对群体性治安事件的研究比较多样化和个性化 ,我国对群体性治安事件的研究比较理性化和系统化。两者虽然在研究的许多方面有相同或相似之处 ,但由于国情、执法观念、认识的角度不同 ,往往导致在基本理论研究 ,预防和处置的措施、方法、策略等方面有明显的不同。国 (境 )外的一些观点有些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有些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4.
突发群体性事件具有非对抗性、非政治性和人民内部性等特征,几乎都是为解决某些具体的问题和矛盾导致产生。其成因主要包括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出现发展失衡、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社会转型过程中伦理道德失范,社会风气、价值观念遭到破坏以及政治体制、行政体制改革滞后,公平正义失缺,引致人民内部矛盾复杂化和社会失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努力疏通和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诉求渠道,是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明智的疏导方式。  相似文献   

15.
群体性事件与民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努力防止群体性事件带来的不稳定是"后发型"现代化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群体性事件是特定时期民心状况的表露与外化,人民群众心平气顺是我们维护稳定最重要的资源.为此,就必须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泄民愤.  相似文献   

16.
"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属于社会泄愤事件,有时看似偶然,实属必然,背后蕴含着深层次的原因,这不仅仅是民怨长期积累后的一种爆发,更揭示了当前某些地区管理体制、分配机制等存在的弊端。预防和处置"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要坚持依法行政,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要坚持预防为主,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要坚持把握原则,依法妥善处置"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7.
网民在网络空间的聚众行为易滋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它破坏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秩序,影响恶劣。界定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定义,剖析其产生的原因,采取预防和打击相结合的策略,是网络群体性事件防控的根本措施,可确保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秩序稳定。  相似文献   

18.
群体性事件一直是困扰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难题,学界虽多有论述,但远未形成有共识性的结论性意见.从行政法治的角度来看,群体性事件的形成与我国压力型体制下的维稳等政策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应当增加行政对公民需求的回应性,转向以协商、合作为主线的合作治理模式,即立法上的合作、执法上的协商、救济上的协同.此外,司法改革中,提高法官的执业水平,坚守司法终局原则,以提升整个法律体系的社会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借助群体性事件大样本数据库的分析,系统地测量了其后果与效应。在有明确信息的群体性事件案例中,完全达成与部分达成直接目标的案例比例近6成,造成人财物伤亡和损失的案例占总数的37.43%,小部分案例导致当地政府官员受处理。还有小部分群体性事件产生了政策调整与体制创新、政法管理体制改革、民众处境改善、以及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秩序等溢出效应。回归分析表明,维权行动的成败并不取决于行动者的身份差异与规模,但行动方式会影响到行动直接目标的达成,暴力的使用无助于维权行动的成功。民众闹得越大、越激烈和暴力化,或许给与政府限制、打击并否定其诉求以合法性。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冲突导致群体性事件的不断出现,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群体性事件是我国转型时期社会冲突的重要表现形式,冲突双方都有自身的利益表达,而且两者利益之间存在一个边界,并围绕着这个边界进行利益博弈,一旦一方越过边界,就会发生利益冲突。当利益冲突超过边界限度或得不到控制时,势必会对社会的存在构成威胁,从而也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应划分利益边界,平衡利益边界结构,规范利益冲突制度,整合利益观念,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建立公平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