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78年,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灾害频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合力应对了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特大洪涝灾害、"5·12"汶川特大地震等一系列重特大自然灾害事件。在党的领导下,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方针进行了大幅调整,制度体系建设取得了新进展,科技支撑水平大幅提高,开始积极参与国际减灾合作,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就。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根据瑞士再保险集团8月13日披露的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全球因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造成的经的经济损失高达3达370亿美元元,造成了118000人丧生生。生。面对日益严峻的灾害形势形中,中,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减灾减减灾救灾国际合作,与世界各界各国一道,为减轻灾害  相似文献   

3.
<正>“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众多,沿线地区自然灾害种类多、频次高、危害大。为了更好理解“一带一路”沿线的灾害风险与共建国家灾害应对能力,本文以几个典型国家的重特大自然灾害为例,介绍当地的灾害风险与减灾救灾能力,呼吁国际社会加强与当地的灾害防治合作。  相似文献   

4.
正"十二五"期间,我国成功应对了四川芦山地震、甘肃岷县漳县地震、云南鲁甸地震、海南"威马逊"超强台风和"7·21"北京特大暴雨等重特大自然灾害。在应对复杂灾害的同时,我们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法制建设、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综合防御能力建设、重特大自然灾害的综合保障能力建设、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和防灾减灾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这些丰硕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国家震、云雨等重制机制灾害的合作交  相似文献   

5.
正社区在灾前预防、灾中应急以及灾后重建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当前国际减灾的研究热点和实践趋势之一,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管理的开展尤为重要。近年来,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损失。如何有效应对灾害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被称为"自然灾害的博物馆",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损失重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减灾》2023,(23):18-21
<正>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的国际合作是“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是共建国家在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领域的非营利性政府间合作机制,是全球灾害治理合作的新平台。应急管理部自成立以来便积极推动该机制的建立,助力共建国家和地区在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方面能力的提升。本文在阐释合作机制成立背景、发展愿景及目标的基础上,介绍其主要组织架构、建设进展,并提出相关展望。  相似文献   

7.
正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是应急救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江西省自然灾害频发多发,为了确保灾情信息的准确及时传递,江西省应急管理部门针对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坚持抓基层、强保障、练苦功,完善队伍体系、培训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专业性强、一专多能、适应灾情管理发展需求的信息员队伍,为成功应对多次重大灾害和险情、筑强基层灾害防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邓湘树 《人民论坛》2014,(14):36-38
大型自然灾害发生后,及时准确传递信息,对于进行有序有效的灾害救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各自掌握着一部分信息,应该进行合作以更好地救灾。文章对大型自然灾害应对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进行信息合作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和主要形式以及双方在合作中的职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大型自然灾害发生后,及时准确传递信息,对于进行有序有效的灾害救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各自掌握着一部分信息,应该进行合作以更好地救灾。文章对大型自然灾害应对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进行信息合作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和主要形式以及双方在合作中的职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徐娜 《中国减灾》2012,(19):24-27
青海省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寒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所有困难和特点。切实加强减灾救灾工作,提高灾害应急救助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正湖北省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灾害种类多、影响范围广、灾害造成损失重。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功应对了"6·1"东方之星旅游客船倾覆事件和2016年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但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建设依然存在短板,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依然薄弱,亟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决策部署,特别是推进县(市、区)体制机制改革试点示范,积小胜为大胜,积  相似文献   

12.
孙舟  徐娜  杨洁 《中国减灾》2011,(19):46-48
2011年5月,笔者一行赴泰国考察泰国的减灾救灾、灾害风险管理等相关机构的救灾模式和管理体制,了解驻泰国际机构对灾害风险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为我国的灾害风险管理和减灾救灾工作的发展借鉴经验。泰国灾害管理概况泰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洪涝、干旱和热带风暴等自  相似文献   

13.
社区在灾前预防、灾中应急以及灾后重建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当前国际减灾的研究热点和实践趋势之一,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管理的开展尤为重要。近年来,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损失。如何有效应对灾害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相似文献   

14.
徐娜 《中国减灾》2012,(8):26-30
湖北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省份,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重。自然灾害作为湖北省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其经济社会的发展。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减灾救灾工作,全面加强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全面推进湖北省减灾救灾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湖北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省份,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重。自然灾害作为湖北省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其经济社会的发展。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减灾救灾工作,全面加强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全面推进湖北省减灾救灾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减灾》2013,(17):43
青海省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寒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所有困难和特点。切实加强减灾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提升灾害应急救助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对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推进"两新"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后,民政部门作为政府职能救灾机构,全力救灾,从前期救灾到后期灾后重建业务中涉及大量科学数据和信息化应  相似文献   

17.
近年,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合力抗灾,取得了重大胜利,但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建设存在的一些不足。减灾综合能力建设尚有不足一、缺乏技术熟练、经验丰富、反应迅速的综合性专业救灾队伍。我国应对重大灾害,往往由军队、公安、武警快速介入,作为灾害  相似文献   

18.
邓芬 《前沿》2013,(6):50-51
在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应急救援合作已成为减少应对灾害和灾后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国际应急救援中有很多法律问题未明确解决,各国在灾难发生后对于国际应急救援的态度也各不相同。本文从国际法视角,探析"保护责任"的适用、军队救援的法律地位以及联合国与其他人道组织的合作,揭示国际应急救援的法律缺陷,推动国际应急救援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自然灾害是东盟成员国发展所面临最为迫切的挑战之一。为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东盟成员国通过签订协议、宣言等建立自身减灾救灾合作机制,并利用东盟与中日韩、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与有关国家、联合国有关机构开展合作。不断完善的减灾救灾合作机制,也有力提升了东盟地区的灾害风险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十三五"期间,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发展迎来新契机。为推动新时期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各领域专家学者积极献言献策,充分发挥了减灾高端智库的作用,在应对气候变化、落实专项规划、减灾科技发展、灾害评估、国际合作、宣传教育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之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气候系统经历着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由此引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冰冻圈退缩、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其中,冰冻圈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其变化与其他圈层相互作用加剧,共同影响着全球和区域水循环、碳循环、大气环流、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分布格局与功能,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特别是,冰冻圈快速变化诱发了各类灾害发生,严重影响冰冻圈承灾区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冰冻圈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