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课》2007,(9):117-118
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哈图他拉嘎查(“嘎查”,蒙语里“村”的意思),人们都说,有困难就找乌日塔白乙。乌日塔白乙是嘎查党支部书记。他在任期间,哈图他拉嘎查不长草的盐碱甸子变成了绿油油的稻田,一张张原本写满苦难的面孔开始绽放出笑容。村民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乌书记的关怀,我们死也忘不了。”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7,(10)
<正>孟格图嘎查地处大漠腹地,全嘎查120户牧民分散在方圆几百公里的戈壁大漠上。由于常年干旱,这里成为额济纳旗远近闻名的贫困嘎查。1997年,乌云苏依拉任嘎查党支部书记,她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上任不久,阿拉善盟开始实施"转移发展战略",孟格图嘎查成为搬迁转移嘎查之一,可多数牧民都不愿离开世代生活的草原到城里生活。乌云苏依拉就带领嘎查干部深入牧户,一户户讲政策、说道理,仅用两年时间,孟克图嘎查在全旗率先完成了搬迁转移、退牧还草工作。  相似文献   

3.
嘎查的骄傲     
在我们嘎查,提起廷·巴特尔书记,每个牧民都会向您讲述关于他的故事、传说……廷·巴特尔是我们嘎查的骄傲、牧民的主心骨。 1993年,廷·巴特尔当选我们嘎查党支部书记,已连任四届嘎查长的他面临着严峻的现状:自从草畜承包后,虽然部分牧民走上了富裕路,但还有相当一部分牧户,由于粗放经营,不会精打细算,没几年就坐吃山空了,草场超载放牧,沙化严重,有的地方草短得连老鼠肚皮都遮不住。廷·巴特尔和班子成员商量,必须下大力整顿  相似文献   

4.
黎明嘎查是阿左旗奔小康路上迅猛跃进的嘎查,这个嘎查牧、农、工、运“四业”同步发展,240户牧民、1200多人的嘎查拥有公积金70多万元,牧民人均收入1200元;拥有牲畜18000头(只),汽车40辆,手扶和小四轮拖拉机140多辆,摩托车100余辆,平均每6户牧民拥有一辆汽车,每17户牧民拥有一台手扶拖拉机;每2.4户牧民拥有一辆摩托车,已经成为全旗闻名的富裕嘎查。 但谁能想到,这个位于贺兰山北端、有着丰富煤炭资源的嘎查,在承包经营之前却是一个“守着‘聚宝盆’要饭吃”的纯牧业穷嘎查──当时人均收入只有140元! 1983年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后,牧民们在嘎…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0,(7)
<正>哈拉乌素嘎查位于包头市达茂旗希拉穆仁镇中部,总面积90平方公里,禁牧草场面积达81平方公里,饲草料基地面积5100亩,其中保灌面积1800亩。嘎查支部所在地位于哈拉乌素产业化园区,全嘎查共有党员27名。2006年被列为包头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近几年来,哈拉乌素嘎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镇确立的"创名牌旅游业、发展特色畜牧业、壮大乡镇工业、建草原新镇"为目标,各项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正>过去,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宝力根陶海苏木贡淖尔嘎查常与"贫穷""落后"等字眼联系在一起。党的十八大以来,贡淖尔嘎查成了远近闻名的"创业热土",那些曾经离开家乡的牧民们纷纷回乡反哺故土,成为建设嘎查的生力军,出生于1989年的都仁毕力格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不到30岁,就成了全旗的致富  相似文献   

7.
我们蒙古族有一句谚语,译成汉语就是男子汉的心胸能够装进一匹备上鞍子的马,也就是说,这个人胸怀宽广。廷·巴特尔就是这样的人,他以宽广的胸怀默默地为草原和草原上的人民奉献了青春、智慧和汗水,赢得了广大牧民的赞誉。 廷·巴特尔对嘎查有着强烈的责任心。自从他任党支部书记以来,快10年了,嘎查报销的正常接待费和油料费一直是零的记录。记得1998年嘎查账目公开时,全嘎查报销一年的发票,只有一笔仅58元的面包、饼干和茶叶的钱,那是嘎查牧民开大会开得晚了,牧民们共同吃饭的全部费用。10多年没有报销正常的接待费和油料费,不是因为嘎查没有来过领导、没有事情出过车,而是廷·巴特尔自己把这些费用全都包下了。对很多交通便利的地方来说,出车是件容易的事儿,可对于我们居住在浑善达克沙地的牧民来说,出车就相当难,特别是风天、雨天。可廷·巴特尔无论何  相似文献   

8.
孟祥文  田志伟 《实践》2011,(6):30-30
近日,科右前旗白音乌拉嘎查的群众正在热议嘎查党支部办的一件大好事——苏鲁克羊提成的收取。这一办法解决了困扰嘎查11年的大难题,实现了嘎查、牧民双受益。这一成果还得归功于2010年全盟推行的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五步法"。重要不重要,群众来投票;能办不能办,群众说了算。白音乌拉嘎查党支部以推行民主决策"五步法"为契机,  相似文献   

9.
<正>苏尼特左旗立足实际,在牧区基层组织"双服务"工作中推行"4311"模式,使基层党组织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更加突显。"四"即以旗直帮扶单位、苏木镇党委政府、嘎查"两委"班子和党员中心户构成四级为民服务体系。旗直帮扶单位、苏木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嘎查,苏木镇干部、嘎查"两委"班子成员、党员中心户分片联系牧户,以嘎查为单位组成一个"双服务"工作服务队,以牧民小组为单位组成一个服务小组,形成四级为民服务体系,实现了"区域覆盖、上下协  相似文献   

10.
在草原明珠呼伦贝尔市南郊,有一座美丽的小城镇,这就是鄂温克族自治旗政府所在地巴彦托海镇。这个镇下辖四个嘎查,总面积14万亩,有90户牧民,502口人,是由鄂温克、达斡尔、蒙、汉等多民族组成的牧业嘎查。这个嘎查是1995年由原来的6个生产队合并成的。当时嘎查共有1340头只牲畜,人均年收入只有1200元,嘎查所有固定资产就是两间空房子和80亩撂荒地。 就是这样一个贫困嘎查,经过7年的建设发展,走出了一条成功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路  相似文献   

11.
为了尽快在无电嘎查实施党员电教网络建设工程,到2000年全盟实现所有嘎查村建立电教播放点,呼盟委组织部在无电嘎查较多的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各选一个嘎查,作为建立党员电教播放点的试点单位。采取盟、旗、苏木、嘎查四级匹配资金的办法,为两个试点嘎查一次性配齐并安装调试了电视机、放像机、发电机、卫星电视地面接收器等设备,同时配备了部分电教片。为确保电教设备正常运转,在各试点单位都建立健全了有关电教设备的管理、使用制度,并备有“三簿一册”。嘎查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和使用。盟委组织部还特别要求嘎查党支部,…  相似文献   

12.
宝音巴图 《实践》2008,(10):18-18
西乌旗在嘎查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中,全面推行"两推双考一选",将一批"双强型"党员带头人选进嘎查党支部班子,为推进牧区"两转双赢"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转变观念,大胆探索选任基层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9,(12)
<正>脱贫攻坚不仅需要贫困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观念,还需要有能够带他们脱贫致富的"领头雁"——扶贫干部。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驻村干部李陟宇就是众多扶贫干部中的一员,他用真情暖民心、以实干赢信任,留下了坚实脚印的同时,也把当地群众脱贫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白辛嘎查位于兴安盟扎赉特旗阿尔本格勒镇西北部,有418户、1849人,2011年,贫困户有309户、948人。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0,(9)
<正>昂素嘎查位于鄂托克前旗昂素镇东南部,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以牧为主、农牧并举的自治区级新牧区试点嘎查。总面积48万亩,下辖5个牧业社,共有168户,766人,其中新牧区建设示范户103户。2006年,新牧区建设初,嘎查党支部在旗、镇、村三级组织联动促进下,组建了新牧区建设村民理事会,确立了"三要四通五改六有七建设"的建设目标。紧密结合本地区实际,统筹兼顾,强化管理,新牧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有饲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专峰市巴林左旗切实加大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嘎查组织整顿和建设工作力度,以村级财务集中办公和“官支民审”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村(嘎查)务管理的新办法,全旗村(嘎查)务管理基本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建立村级会计集中办公制度健全了领导机构、乡苏木镇由1名分管副书记具体负责本辖区村嘎查财务管理工作,配备2名以上农业经营管导干部,组成村级财务审计办公室;村嘎查由党支部书记任主任,设会计、出纳各一人,聘请具有代表性的十一7名村民,组成村嘎查民主理财小组,对本村嘎查财务收支进行审核监督;旗农牧业经营管理站经常…  相似文献   

16.
阿拉善左旗嘉尔嘎勒赛汗苏木巴兴图嘎查以畜牧业为主,73户人家,309人。草畜双承包前,嘎查人均收入不足200元,是远近闻名的穷嘎查之一。近几年来,嘎查党支部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带领大家走致富之路,使农牧民过上了好日子。 1990年,嘎查党支部带领8名党员、9名团员开展帮助贫困户活动。他们为贫困户、五保户剪羊毛、收绒、搭棚、出粪,特别是接保羔的大忙季节,党支部“一班人”更是先顾病残孤寡,最后顾自己。农牧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越干越有劲,日子越过越红火。 嘎查党支部在帮助农牧民发展畜牧业的同时,组织大家兴办工矿企业和第三产业,先后建…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5,(4)
<正>20多年来,阿拉塔沙日共种树种草2万多亩,他管护的区域森林覆盖率达到78%以上阿拉塔沙日是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塔班陶勒盖嘎查一名普通的牧民党员,虽已年过半百,但还承担着1万多亩退耕还林地的管护工作。他的足迹踏遍整个辖区,将1万亩沿公路风景树管理得像园艺盆景,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建设示范基地。塔班陶勒盖嘎查地处毛乌素沙漠北部边缘,这里的生态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0,(1):22-23
<正>在海拉尔河南岸一碧千里的草原上,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她就是陈巴尔虎旗完工镇白音布日德嘎查。1983年,牲畜作价归户时,嘎查有牲畜9045头(只),由于经营不善,加之遭遇白灾,到1985年,嘎查牲畜下滑到4870头(只)。形势严峻,不进则退。嘎查干部、牧民睡不着,吃不香,连日开会讨论,越议越明,一致认为:求发展,关键在带头人。  相似文献   

19.
共同致富的头雁──记西乌旗吉仁苏木都仁布力吉嘎查党支部芒来西乌旗吉仁苏木都日布力吉嘎查位于西乌旗巴彦乌拉镇西南部,全嘎查有84户,397口人,5名党员,蒙族260人。汉族137人、是一个蒙汉民族杂居的纯牧业嘎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嘎查党支部紧紧...  相似文献   

20.
赤峰市翁牛特旗格日僧苏木从有效发挥嘎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上入手,自2001年以来,大力实施“凝聚力工程”,嘎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意识增强了,一些贫穷落后的嘎查也旧貌换新颜。曾被称为“三无支部”(无办公场所、无活动阵地、党员无带头意识)的太本艾拉嘎查党支部就是发生变化最大的一个嘎查。过去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生产经营方式和基础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嘎查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和科技意识相对比较淡薄,支部没有办公场所,党员也无处活动,党支部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