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新媒体时代,"四微一端"成为信息接受与传递的主要媒介.网络领域公民的独特话语权,使网络舆情广受国家重视并将网络舆情引导提上政府议程.由于大学生群体的广泛性、知识的广播性、思想和技术的先进性,使高校学生成为传播网络舆情和接受网络舆论的生力军之一,使高校和大学生群体成为国家舆情引导工作的主战场和重点对象.2017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重申对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本文尝试在了解高校舆情引导机制运行现状的基础上,揭示现有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传承》2016,(12)
大学生网络舆论作为当前网络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舆情的走向起着主导作用。同时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媒介,在舆论引导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参与微信舆情热情高,但缺乏对舆情的理性辨别能力。从建设组织机构、优化引导理念、创新传播形式等三个方面做好大学生微信舆情引导,可充分发挥微信的优势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新媒体时代,"四微一端"成为信息接受与传递的主要媒介。网络领域公民的独特话语权,使网络舆情广受国家重视并将网络舆情引导提上政府议程。由于大学生群体的广泛性、知识的广播性、思想和技术的先进性,使高校学生成为传播网络舆情和接受网络舆论的生力军之一,使高校和大学生群体成为国家舆情引导工作的主战场和重点对象。2017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重申对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  相似文献   

4.
高校网络舆论领袖的作用及其引导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舆论领袖在高校网络舆情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他们加以有效引导和管理可以维护高校网络舆情的稳定性,并促进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从舆论领袖的相关理论入手,混合使用量化和质化研究方法,对一个高校网络舆情案例进行了分析,深入剖析了舆论领袖在高校网络舆情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引导和管理高校网络舆论领袖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它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与冲击。针对校园网络舆情具有的隐匿性与张扬性、集聚性与即时性、丰富性与多元性特点,研究从观念认识和手段方式两方面对新媒体视野下校园网络舆情问题的破解提出了管理对策,对有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督和引导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5,(7)
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很强的影响作用。只有加强网络舆论队伍的建设,占领高校网络舆论主阵地,推进校园文化与网络舆论的双向互动,重点培养舆论领袖并加强其引领作用,改进高校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力,才能促使网络舆论对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伏晓红  赵选泽 《前沿》2012,(18):183-184
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使高校思政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工作环境.通过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理进行党建思想教育的宣传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更新观念,将网络作为党建思想教育宣传的新空间;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舆情引导和党建宣传;利用社会热点问题设置专题,引导网络舆论走向科学化和理性化;舆论引导先行,建立舆情应急处置机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全媒体时代。广泛的媒介融合催生了网络舆情的活跃,同时也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全媒体环境下,网络开放性程度高,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趋于多元;加之大学生群体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较强,对发言权和个人空间的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在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舆情工作者要转变思想观念,将网络舆情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相结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善方针"变堵为疏",积极就网络热点与学生交流,引导舆论走向。  相似文献   

9.
观点     
把握网络思想教育主动权 《中国教育报》2004年11月23日报道,清华大学 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刘书林等提出,校园BBS几乎 是所有高校大学生浏览最多、最受欢迎的校园网站。 因此,加强校园网BBS舆论引导和思想辅导功能,是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我们按照"加强和改 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努力做好以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的发展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提高了网络舆情的社会影响力。网络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便利服务,也带来了网络舆情的连锁反应。高校辅导员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能力的提高,是应对当前复杂网络环境的迫切需要,也是辅导员自身成长的必然要求。然而,由于辅导员对网络舆情关注不及时、不准确,网络舆情处理中职责不明、能力欠佳,大学生网络引导机制不完善、缺乏准确的网络舆情预警技术支持等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因此,文章提出了提高自身的政治能力、网络舆情的调查研究能力、大学生网络舆情监管能力、部门沟通与大学生网络舆情教育能力、舆情引导的决策判断与落实能力五个策略,旨在提高高校辅导员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以公安视角为切入点,探索微博环境下以新技术应对新技术引导舆情面临的挑战以及迅速发展的"官博"在规模与作用、个例与整体间矛盾突出,后继发展乏力的困境。就当前处置网络突发事件和涉警舆论实践中暴露出的引导语言缺位、引导话语无力、引导力量单薄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突破困境的具体对策:在方针原则层面,坚持群众路线、实事求是和理性包容;在引导策略层面,要及时应对、反客为主,理性平和、坦诚沟通,把控风向,引领舆论,密切协同、合力发声;在方法手段层面,要加强微博平台建设、完善微博舆情监测、创新舆情引导手段、培养引导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2.
高校网络舆情有传播主体与传播渠道虚拟化、传播过程不确定性强、传播效果容易群体极化等特点,其发酵传播对高校的社会形象和声誉等方面,具有较大影响。为应对信息时代引发的挑战、抓住信息时代赋予的机遇、紧跟信息时代呼唤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经历一场从理念到方式的全方位变革,逐渐走向科学化。在高校网络舆论事态苗头时期如何防微杜渐、高校网络舆论事态发展中如何控制引导、高校网络舆论事态后续如何持续教育、高校网络舆论事态不良影响如何修正等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英  张银芝 《传承》2009,(12):74-75
随著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网络舆情悄然兴起,同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阵地意识;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与针对性;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抓好队伍建设,做好网络舆情的"监、管、研"工作。  相似文献   

14.
网络流行语是社会生活的显示屏。2018年中国网络空间正在走向清朗,承载网络舆情典型性、极化性的网络流行语正在理性前行。网络流行语发声者有着理性表达,网络流行语演绎者有着理性延展,网络流行语评判者有着理性倡导,我们要继续关注、大力弘扬网络流行语的理性走向,担当起引导网络流行语理性走向的责任,使之在网络舆论空间发挥正能量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著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网络舆情悄然兴起,同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阵地意识;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与针对性;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抓好队伍建设,做好网络舆情的"监、管、研"工作.  相似文献   

16.
网络舆情引导与管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网络舆情的积极意义,指出了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并建议政府从增强舆论引导能力、构建强力保障机制、建立网络舆情联动应急创新机制3个方面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如何科学应对反腐倡廉网络舆情,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使之转化为助推反腐倡廉工作的"正能量",已成为一项新的时代课题。反腐倡廉网络舆情的发展新趋势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反腐倡廉迎来技术性变革,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兴平台成为反腐倡廉的重要渠道,因而应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发展的新趋势,切实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研判和处置工作。引导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从非制度化走向制度化网络舆情最初是一种非制度化个体行为。网民将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引导是净化网络精神家园的现实需要、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在要求、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应然之举和顺应信息技术变革的必然选择。鉴于当前网络舆论引导主体、受众对象、内容供给、话语呈现、机制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宣传部门要加强阵地建设,在精准识别网络思想舆情动态的基础上,从强化舆论引导人员责任担当、把握网络舆论引导规律、提升舆论引导议题设置能力、创新舆论引导话语表达方式、完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等环节入手,不断提升新形势下网络舆论引导成效,为广大网民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电子政务在当今全球信息化时代应切实提高和可以发挥的"五种功能":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着力提高引导网络舆论的能力;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在线办事,努力提高政府主动服务社会公众的能力;加强"在线访谈"等栏目建设,改善政民互动;深入思考和研究网络舆情,不断提高驾驭网络舆情的能力;加强"数字社区"建设,全面推进网...  相似文献   

20.
"网络圈群"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群体性、封闭性和排他性、容纳性和多元性,由此带来了舆情监控力度弱、主流价值传播引导受阻、话题负面影响难以控制等问题。基于此,应构建"网络圈群"舆论管理机制、加强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与引导、借助时势创建"议题设置"模式,把握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避免"网络圈群"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