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创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人文精神内核和价值保证。从农业、工业、国防、科技现代化的"四化"发展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五化"表征我党治国理政理念方式的最新发展成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被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和党的现代化建设指导理念提出,但倘若将其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则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始终。邓小平在新时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活动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是解放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思想保证;二是党的领导方式和领导制度的改革以及政治体制改革党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领导保证;三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的制度化、法制化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制度基础。总之,在邓小平的带领下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际上就已经确定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框架。  相似文献   

3.
为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党和政府集全国人民智慧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正确历史选择。因此,必须在明晰现代国家治理的内涵、必要性和我国国家治理模式的历程的基础上,从解放思想、民主政治制度、依法治国、服务型政府、"多元共治"体系等五个方面探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于中国的政治发展,乃至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来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统一战线是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增进共识、凝心聚力、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重要法宝,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的独特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始终重视法治建设,迈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一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中国发展的新常态。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国梦,根据中央四个全面思想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法治中国进程,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保障。法治体系的现代化程度,决定着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程度。法治作为执政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理论创新。将党内法规体系纳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当中,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准确把握执政规律的现实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和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起,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在当代中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转化为国家治理的效能,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7.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建立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理念,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家治理的探索实践。统一战线作为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重要体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统一战线具有民主协商、求同存异、团结引导、照顾利益等重要功能,在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优势独特、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更好地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治国先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确保党执政地位的需要,更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步,党作为领导国家治理的核心主体,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具有绝对领导地位。要在协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以"严"以"全"提升党的领导能力及执政能力,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方向引领、能力保证、信念支撑与制度保障、动力支持及组织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9.
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统一战线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要以统一战线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升党的领导和执政能力;以统一战线完善社会多元共治体系;以统一战线推进立法的民主与科学。统一战线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对于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保证执政有力、促进参与有序、实现社会和谐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应当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充分发掘统一战线的协商建言功能、利益整合功能和民主监督功能。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根本区别于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对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理论适应性和功能适应性。作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关键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功能。深化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强化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构,不仅能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还能促使政府建立良性治理机制,从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强调,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这些重要论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为新形势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应急管理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施政能力的重要任务,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云南鲁甸"8.03"地震抗震救灾所呈现出科学高效、协同有序的模式,体现了救灾应急管理追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脚步,折射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治理之于中国政治的历史传统,有其丰富的意涵。国家治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伟大事业伟大工程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共青团凝聚广大青年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坚定理念。团内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有益补充和青年蓝本,而团内规章则是构建团内治理体系的制度总纲。团内规章,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从内涵到体系,从理论到实践,涵盖了共青团落实党建带团建、加强团的自身建设的全过程,是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度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目的就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必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更加有效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包含了国家治理的民主化、市场化、多元化、科学化、法治化和文明化,而在这"六化"之中,法治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衡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标准,因而法治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本身就是法治化的过程。本文认为推进国家治理的法治化应当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具体从推进依法执政、完善立法、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建设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法治化等方面提出构建法治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对我国现代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深刻认识我国走向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实现法治现代化的国家。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有机构成、推动要素和必然要求。深入把握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赶考"精神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是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体系的发展进程中应运而生的理论创新,要善于在党的执政理论体系框架中以"赶考"精神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赶考"精神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体现了党的执政理论发展的时代性、开放性和创新性,要善于将"赶考"精神的正能量融入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要从历史的视野和比较研究的高度,充分发挥"赶考"精神对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检验功能和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9.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程,尽管邓小平没有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理念,但毫无疑问,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开拓,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根本性的历史基础。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既是启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民主政治的标志性文献,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全新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的一个历史起点。1986年至1987年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总体设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思想的雏型。1992年"南方谈话",作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指针,更是将实际上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升华到了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20.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成为我国启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路径,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诉求。然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涵盖了四重递进的行动逻辑关系。其中,明晰国家治理的基本内涵是前提,廓清国家治理体系的范畴边界是基础,勾勒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践图景是核心,构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评判标准是关键。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四重行动逻辑进行解析,有助于学术界达成理论共识,进行知识积累;有助于党和国家持续稳步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