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双 《前沿》2013,(10):98-100
货币内生供给理论是后凯恩斯学派的主要构成,遵循现代内生货币的分析框架,后凯恩斯主义者在对内生货币供给过程的公式化过程中,产生了三种主要观点,即:妥协主义的观点、结构主义观点和流动性偏好观点。本文在重点介绍上述三种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相关实证研究对两种有差别关系的检验,最后给出内生货币理论未来宏观和微观分析范式的简要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2.
当代国际政治理论的发展受到了整个社会科学发展的的影响。在20世纪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下,国际政治理论经历了从历史主义、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的发展历程。结构主义在批判历史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目前也正面临着解构主义的挑战。中国古代国际政治思想兼具历史主义和解构主义的哲学思维,为中国学派构建国际政治理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西方学术界对制度及权威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制度主义视角、结构主义视角、国家制度化理论视角、治理主义视角。国内学界较为关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注重制度权威的秩序与稳定功能。衡量制度权威的双重维度包括制度正当性维度与制度有效性维度。建构制度权威的可能路径包括:塑造制度权威的社会认同、培育制度权威的社会资本、重塑制度权威的人力资源、注入制度权威的德性伦理。  相似文献   

4.
《思想工作》2008,(3):27-27
刘凤义在《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5期撰文指出。从方法论的本质层面可将企业理论划分为三种范式.即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老制度学派企业理论和马克思经济学企业理论。三种范式的企业理论在方法论上存在本质区别:新制度学派以个人主义方法论为基石:老制度学派以整体主义方法论为基石:  相似文献   

5.
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学派认为,"合法性"机制是理解和解释众多组织现象的重要分析视角。我们在对志愿者组织进行调查和案例分析后发现,"合法性"困境是阻碍和制约志愿者组织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破解志愿者组织面对的"合法性"困局的关键,在于统一"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调整制度环境和规范标准之间的内在张力,这样才能在制度层面为志愿者组织的发展提供长效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6.
臧得顺 《思想战线》2011,37(4):46-51
中国30年经济改革和社会巨变的过程中,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也颇为丰硕。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李培林研究员及其培养的博士生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博士论文和专著)已经初步形成一个师承性学派——社会结构转型学派。这个学派以"社会结构转型作为资源配置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为核心命题,专注于对"非正式制度"、"关系性社会结构"等问题的经验研究和理论拓展,对于推动社会学把社会结构作为研究的核心、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及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社会建设的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法团主义是一股兴起于欧洲大陆并在那里形成制度现实的思潮,它是一套针对多元主义理论"缺陷"、分析"国家—社会"关系的理论框架。在对中国"国家—社会"关系的探讨中,一些学者尝试引入法团主义理论框架来解释社会的转型过程,拓展了"国家—社会"关系的研究思路。但也有一些学者对这种分析路向进行了反思,通过分析法团主义在欧洲生存发展的内在机理和外部环境,结合中国的情况对这一理论框架对中国适用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若干质疑和批评。这些论辩促使学界更为理性地去认识和诠释法团主义理论,这对充实"国家—社会"关系研究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8.
卢鹏  韩昀 《青年探索》2015,(2):58-67
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研究理论脉络并非是单线条发展的,而是多维度多个向度的变奏。目前,国内对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研究多数停留在风格、抵抗、收编等关键词的解读,而对其产生和发展的脉络及梳理却较为少见。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理论在汲取芝加哥学派越轨社会学理论成果的同时,结合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在多动理论的动态平衡中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理论模式。在青年亚文化研究中权力概念是按照某一种逻辑逐渐清晰起来的。年龄、阶级、性别、种族这些维度都是在不断地强化权力观念,这对文化研究的发展都是起着推动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近期的发展受到社会学、语言学较多影响,在处理结构和能动性关系问题与制度变迁的内生解释问题时更倾向以建构性而非结构性或因果性的动态视角思考相关理论命题和动力机制。建构制度主义以此为契机成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新兴流派,但其内部包含各异的研究取向。通过借鉴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分析、话语分析、修辞分析的有益成果,汲取社会学、语言学特别是组织理论的洞见,建构制度主义能够将观念、话语、修辞进一步内化为其理论演进的关键取向。  相似文献   

10.
马烽 《前沿》2006,(10):144-147
历史制度主义是当前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范式,其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丰富而有说服力。本文将简单地介绍历史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变迁的主要观点,并用历史制度主义的眼光来考量我国正在推进的行政体制改革,希望对于正确认识行政体制改革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人民政坛》2010,(11):32-32
任喜荣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7期上载文《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权力成长的制度分析——中国宪政制度发展的一个实例》认为,人大预算监督权力的完善,不论是宏观的制度变革还是微观的技术进步,只有嵌入到现实的政治权力关系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刑罚正当性主要指刑罚存在的根据、合理性。刑罚的正当根据是对人们为什么需要刑罚和刑罚在多大程度上合乎理性这一问题的回答。传统的理论争辩出现在报应主义与功利主义之间,即便并和主义也过于机械与片面。文章主要从有代表性的古典刑事学派与近代刑事学派中关于刑罚正当性的探讨展开,结合分析我国刑罚,阐述了并和主义中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3.
犯罪原因分析——以精神分析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犯罪原因进行解释的学说很多,各学派都试图对其做出解释,精神分析学派也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其中主要以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无意识理论、本能理论、人格发展理论为基础来解释犯罪原因。  相似文献   

14.
城市社会空间分化已成为当下中国居民的日常体验。从齐美尔和芝加哥学派的早期探索,到政治经济学派、结构马克思主义学派和新韦伯主义学派对城市社会空间分化的研究,空间逐渐进入主流社会学的视野。立足于西方城市社会学对城市社会空间分化的理论研究,从资本逻辑和权力逻辑的运作及二者合谋的角度,对转型时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分化的现象进行分析与解释,会发现中国式城市"增长联盟"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5.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从理性选择的视角理解政治生活与政治制度,其制度变迁研究受到理论资源的深刻影响。理性选择理论是该流派的理论内核,塑造了制度变迁的典型解释,后者具有功能主义、非历史性、集体利益导向、忽略观念性因素、低估权力不对称等缺陷。理性选择理论的修正、新制度经济学等分析工具的引入则催生了制度变迁的多样化解释,在不同程度上克服了典型解释的缺陷,并提升了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对非正式制度、制度演化、内生变迁的研究潜力。未来的研究必须处理好制度功能与制度生命力、理论内核与理论边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政府推动型路径还是民众推动型路径,都不能稳妥、有效地解决中国法制变革问题。中国的法制变革应当建立在实践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走理性温和的中间道路,即在宏观层面上要强调开明政府的法治导向及其对法制变革进程及力度的适度控制,使法制变革在紧凑、有序的状态下有节奏地进行,防止变革过程中出现失控现象;在微观层面上则要强调积极构建和完善地方及个体的利益表达机制,鼓励制度创新,使各项制度在多元主体不断试错的过程中优胜劣汰,进而推进法制变革稳步前进。这种路径取道中庸,兼顾了政府推动型与民众推动型两种基本路径的优势,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尊重了中国威权主义的传统与现实。但是,这种路径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李金 《桂海论丛》2009,25(6):11-13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文本研究、思想史研究、认识论研究、价值观研究、解释学的研究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分析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文章分别分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研究方法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研究方法,并试图找出处理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之间关系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诺斯和其后的历史制度主义学派,围绕着"制度"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意义的大国兴衰和制度变迁研究,然而,基于"理性选择"的假设,对"路径依赖"和"报酬递增"的偏爱,使新制度主义更多关注英国模式下的"连续(渐进)变迁",对于急剧的突变却鲜有研究.我们拟从"政治衰败"、"失败国家"和"卡里斯玛型统治"等经典理论中寻找资源,以构建一个新的解释非连续性变迁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9.
新制度主义肇始于经济学,近年来发展为具有学科特征的研究方法。新制度主义的研究范式在试图解释制度在社会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主要有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等三种分析方法。新制度主义研究的这一路向对伦理学研究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别分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研究方法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研究方法。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本研究、思想史研究、认识论研究、价值观研究、解释学的研究方法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分析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通过分析,本文试图找出正确对待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