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张云逸,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杰出军事家,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有人这样评价张云逸: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十位大将中,(他是)年龄大(授衔时,张云逸已63岁),工资级别最高(张云逸是当时唯一领元帅级别工资的大将),资历最长(张云逸曾任国民革命军的少将参谋长)的将军。在党内,张云逸的威望也是极高的:陈毅尊呼他为"大海容人之量,高山仰止之德"的"革命长兄";刘少奇评价他是"有党德的同志";毛泽东曾亲口称赞他  相似文献   

2.
裴高才 《党史纵横》2014,(11):26-30
正杜理卿(1903-1977),是中共保卫和情报工作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也是城市公安工作的奠基人与开拓者之一,还是新中国资深的外交家。周恩来曾给他改名"杜智文",并应邀出任张学良的警卫团秘书长;在延安时,他曾是江青的直接领导,并旗帜鲜明地反对毛泽东与江青的婚姻;抗战期间,他自己改名"许建国",意即"以身许国"。毛泽东曾亲昵地称他"杜大胡子"或"许大胡子";在西柏坡破案时,他与顶  相似文献   

3.
谢才寿 《党史文苑》2012,(15):47-49
在井冈山,有这么一个人物:他曾是清朝最后一期科考举人;他曾拥护推翻满清王朝、支持民主共和;他曾因愤于袁世凯复辟篡位毅然辞官归故里;他身为县清乡局局长,却暗中支持绿林武装"马刀队";他作为官宦人物,却因支持共产党武装割据而惨死国民党当局的屠刀之下。他,就是被当地人誉为"红色末代举人"的刘应岳。  相似文献   

4.
正他们曾手握大权,炙手可热,却因贪字沦为阶下囚徒。高墙内,他们看到随地吐痰不洗澡的狱友,也会"看不惯";面对繁重的体力劳动,他们会心生排斥,托家人找关系期望"特殊照顾";他们虽身陷囹圄,但仍好面子渴望被尊重,最不愿听到"贪官"这一称号;"以前在位时手机响个不停",落马后却鲜有下属探望,一些狱内贪官感慨还是亲情最宝贵……这些昔日高高在上的官员,落马后能适应高墙内的生活吗?他们在里面有没有"特殊待遇"?带着疑  相似文献   

5.
沈阳军区某通信总站长话连是北疆 唯一的女兵连,在连史馆的四壁上,缀满 了耀眼的荣誉:先后两次荣立集体一等 功;解放军四总部"全军基层建设先进单 位";总参通信部授予的"科技强军话务 尖兵";全国"学雷锋志愿先进单位";沈 阳军区授予的"坚持不懈学雷锋的模范连 队"等等。然而,在这支光荣的连队里,还 有一个深深的雷锋情结,令在这里战斗工 作过的几代女兵们永远也不能割舍。1962 年,雷锋曾两次走进长话连,从此,无论他 的形象还是他的精神便与他留给女兵们 的珍贵赠言就永远根植在了这里,影响和 鼓舞了一批又一批长话连的女兵们。  相似文献   

6.
试题: 美国七个名誉博士学位的获得者切斯特·巴纳德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关系式:"诱因大于或等于贡献";行为科学家马克里柯曾指出:"奖励比惩罚还重要","精神上欲望的满足,亦属一种有效的报酬."请联系领导工作实际,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正>耶路撒冷以色列坚持"完整、统一的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巴勒斯坦人想把东耶路撒冷作为巴勒斯坦国的首都,东耶路撒冷曾由约旦控制,但1967年被以色列夺占;美国不承认以色列吞并东耶路撒冷。  相似文献   

8.
<正>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口。"去年底召开的贵州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也曾强调,"贵州各项工作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今年的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用法治引领改革发展破障闯关,用改革推动法治建设破浪前行"。从全国来讲,经济增速放缓,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遇到的矛盾更加突出,改革面临巨大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5,(8)
<正>背景资料: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应该包含四条古通道:一为"沙漠丝绸之路";二为北方草原地带"草原丝绸之路";三为东南沿海"海上丝绸之路";四为西南地区通往印度的丝绸之路。另外,还有一条古商贸通道是自福建武夷山起,从二连浩特贯穿蒙古、经西伯利亚通往欧亚大陆腹地的"茶叶之路",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提到的"万里茶道"。  相似文献   

10.
祝灵君 《探索》2015,(2):24-28
当前,党的建设进入管党治党的关键时期,让各项管用的制度切实运转起来决定了党的未来,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未来。制度的有效运转往往取决于制度本身各种要素的耦合以及制度之间的有机衔接。让党内各项制度运转起来,既要发挥"法律"的作用,也要发挥"心律"的作用;既要立足于继承行之有效的"软法",也要立足于建立"硬法";既要强调"高线管理",也要强调"底线管理";既要进行"顶层设计",也要关注"细节设计";既要注重发挥制度的作用,也要注重发挥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他是一二·九学生运动的领导者和参与者之一;他曾作为向导和随行翻译,协助埃德加·斯诺完成了名噪全球的《西行漫记》的采访工作;他曾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期的半官方外交领导者之一;他曾被指定为同秘密来访的基辛格谈判的三人小组成员。新中国外交史上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都与他有关。他是深受周恩来赏识的外交才子;他曾被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称为"我见过的最有能力的人民公仆之一"、"值得信任的朋友";而他的老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感叹:"这个人,整个生命都用在外交上了。"○○○○○○○○○○○○○○○○○○○○○○○○○○○○○○○○○○○○○○○○○○○○○○○○○○○○○○○○○○○○○○○○○○○○○○○○○○○○○○○○○○○○○○○○○○○○○○○○○○○○○○○○○○○○○○○○○○○○○○○○○○○○○○○○○○○○○○○○○○○○○○○○○○○○○○○○○○○○○○○○○○○○○○○○○○○○○○○○○○○○○○○○○○○○○○○○○○○○○○○○○○○○○○○○○○○○○○○○○  相似文献   

12.
笔者考证中共"一大"会址,读者也许奇怪,中共"一大"会址不是很清楚了么?的确,它是上海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这是确定无疑的,但在文献论著中,这里的地址还曾出现过另外几种说法:一、"贝勒路树德里一百零八号";二、"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三、"望  相似文献   

13.
前些时候,在一些年轻人中间,曾出现过一阵“拜拜”热:举凡恋人话别,朋友分手,主人送客,往往喜欢上一句"拜拜";而诸如"再见"、"明儿见"这些常用的词语,反倒受到冷落。橄开现成的、人人能懂的话不说,偏爱学点洋腔洋调;有人并用以自矜,或以此炫耀,好象只要口操洋文,哪怕仅此一句,别人也会顿时剑目相看  相似文献   

14.
《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五章《长征》中有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比如,德国的冯·法根豪森在第五次"围剿"时是不是蒋介石的首席顾问,是否参与了第五次"围剿"中施行的反动的新军事原则的策划;红军进入贵州时是否有"一二十万的军队的迎击";红军进逼昆明时蒋介石与其夫人是否乘火车逃往印度支那;红军通过的贵州、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居住的是否为"苗族和掸族";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时勇士有多少位;红军沿大渡河进军时是否有两支队伍夹江同行的情况;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时其兵力是多少;是否有所谓"三国时代的英雄豪杰及众多勇士横渡大渡河时都曾遭失败"的史实;红军渡金沙江的渡口是否叫"皎平渡";红军过雪山时攀越的一处荒凉山岗是不是叫"炮铜岗";中央红军北上时,留下的是否是朱德和李先念;红军过草地时,一个萝卜"够十五个人吃"的说法是否准确,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勘误过程,可以反映出红军长征的若干珍贵细节。  相似文献   

15.
胡为雄 《党的文献》2017,(1):112-118
《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五章《长征》中有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比如,德国的冯·法根豪森在第五次"围剿"时是不是蒋介石的首席顾问,是否参与了第五次"围剿"中施行的反动的新军事原则的策划;红军进入贵州时是否有"一二十万的军队的迎击";红军进逼昆明时蒋介石与其夫人是否乘火车逃往印度支那;红军通过的贵州、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居住的是否为"苗族和掸族";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时勇士有多少位;红军沿大渡河进军时是否有两支队伍夹江同行的情况;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时其兵力是多少;是否有所谓"三国时代的英雄豪杰及众多勇士横渡大渡河时都曾遭失败"的史实;红军渡金沙江的渡口是否叫"皎平渡";红军过雪山时攀越的一处荒凉山岗是不是叫"炮铜岗";中央红军北上时,留下的是否是朱德和李先念;红军过草地时,一个萝卜"够十五个人吃"的说法是否准确,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勘误过程,可以反映出红军长征的若干珍贵细节。  相似文献   

16.
<正>网络上有一种刻板的思维,我称之为"一看到就想到"的条件反射式思维。比如,一看到"官员自杀",就想到"官员畏罪";一看到"官员抑郁自杀",就想到"官方掩盖真相";一看到女官员落马,就想到权色交易;一看到临时工,就想到替罪羊;一看到年轻干部提拔,就想到"官二代";一看到宝马车肇事,就想到"富二代";一看到"点赞",就想到"五毛党";一看到美女,就想到干爹;一看到辟谣,就想  相似文献   

17.
张坤  向江 《世纪桥》2007,(8):132-133
近年来,高校BBS迅猛发展,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高校BBS建设和管理的若干对策措施是:构建"红色论坛";建设"网络红客";建立"管理体系";加强技术管理;注重"信息管理";加强"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18.
<正>曾在这里微笑,曾在这里哭泣……生命的音符在母亲温暖的腹中怦然跃动,两颗心自此生死相依、永不离分。感恩源于生命诞生之时。感,"从咸从心,动人心也";恩,"从因从心,惠也。"一颗爱心,上承自祖先,下推至子孙。感恩是仓颉给予芸芸众生"爱"的起止符。感恩始于母爱,是人性最本真的光辉,是德行最基本的诠释。我们来自哪里,要走向何方,人生为什么远行?这是每一个思想者永恒而深邃的命题。有人说,因为心怀  相似文献   

19.
当下,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深得人心。何为"和谐"?笔者曾看到一位学者对这两个字的通俗解释:禾与口结合,谓之"人人有饭吃";言与皆结合,谓之"人人有话讲"。虽不权威,并带幽默,却也易懂且不离大谱。即使从正式文件理解"和谐"的含义,尊重人民群众的话语权也应是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团队,曾创下同温层(气象用语,指12000米以上的高空间)、零高度击落敌机等世界空战史上"八个第一";这是一个战功显赫的团队,在万里高空曾以劣势装备击落、击伤11种型号的美机、美制蒋机31架;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团队,曾涌现出王昆、舒积成等一大批战斗英雄和"王牌"飞行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