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第三野战军第三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由抗战时期华中新四军大部和抗战胜利后留在山东的八路军一部发展成的华东野战军改编而来。编成山东、华中野战军,保卫山东、苏皖解放区1945年8月26日,为适应抗战胜利后的形势变化,准备应对国民党军的进攻,中共中央调整各战略区部署,任命饶漱石为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陈毅为华中局副书记、新四军军长。9月19日,中共中央确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  相似文献   

2.
刘志青 《党史博览》2013,(11):49-53
1945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成立苏浙军区,统一指挥苏南、浙江省的新四军部队。粟裕为司令员,谭震林为政治委员(未到职),刘先胜为参谋长。中共中央华中局委托粟裕以华中局代表名义,全面领导苏一浙地区的党委工作,统一指挥。  相似文献   

3.
1941年夏,日军纠集十几万人对苏北各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并疯狂扑向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盐城。在敌人的疯狂“扫荡”面前,新四军军部撤出了盐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刘少奇带上少数机关同志,潜伏在建阳(今江苏建湖县)  相似文献   

4.
1941年夏,日寇纠集十几万人马对苏北各抗日根据地发动疯狂的大扫荡,并扑向新四军军部——盐城,妄图在一举击溃新四军主力的同时,一并把新四军军部的附属单位一网打尽。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新四军军部避其锋芒,撤出了盐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刘少奇带上少数机关同志,潜伏在建阳(今江苏建湖县)水网湖荡地区十八团马家庄。  相似文献   

5.
皖南事变后,江南几无新四军主力.自1944年夏起,中共中央决定重点发展东南江浙地区,并准备新四军重心渐移江南,先后派遣数批部队越江南下苏浙皖边地区,组建江浙军区,统一指挥反击日伪顽战役,战略上贯通与苏南、浙东、闽浙边联系,进而发展南方诸省,以备抗战胜利后重新恢复老苏区.  相似文献   

6.
1945年9月19日,鉴于国民党抢夺人民抗战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中共中央制订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为了落实这一方针,中共中央对全国各解放区兵力做了重大调整,调新四军8万人北上,其中一部抢先进入东北;同时决定将山东分局与华中局合并,成立华东局,调  相似文献   

7.
1943年深秋,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在淮南盯眙县黄花塘,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整风学习运动,已转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阶段.按照华中局代书记和新四军代政委饶漱石的安排,10月26日下午,由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在华中局常委会上作自我批评.陈毅以严格要求自己的态度,坦率、诚恳地作了自我批评式的检查.他严于律己,不谈功绩,只着重检查自己20年革命生涯中曾经犯过的错误和教训,主动承担责任.当晚,饶漱石以华中局、军部主要领导成员的名义,致电中共中央,罗列“陈毅十大错误”,要求中央派人来主持军事工作.陈毅亦致电中央,简单陈述黄花塘事件的经过,他情操高尚,顾全大局,维护团结,提出去延安学习.毛泽东认为陈、饶矛盾较深,一时难解,11月8日复电,“希望陈毅来延安参加七大.”2 1942年12月,一支由新四军数十名旅团级干部组成的教导队,从黄花塘出发,赴延安参加  相似文献   

8.
为纪念宁波解放50周年,宁波市新四军研究会编辑了一套“解放战争时期宁波地区革命斗争史料系列”丛书,共3卷,约110万字,由中共党史出版社于今年5月出版。本书时间跨度自1945年8月抗战胜利至1949年5月宁波解放为止。地域范围为原中共四明工委所属6个县:慈镇、余上、勤慈、南山、上虞、潮新奉山心县等;兼及中共东海工委活动的三东地区(郭东、奉东、镇东)和定海、普陀等地,以及现属宁波地区的宁海、象山等地。本书收集的有关文献资料,包括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军部、上海局、华中工委、浙东临委、四明工委的电报…  相似文献   

9.
<正>1941年夏,日军纠集十几万人马对苏北各抗日根据地发动残酷的大"扫荡",并疯狂扑向新四军军部——盐城,妄图在一举击溃新四军主力的同时,顺手牵羊地把新四军军部的附属单位一网打尽。为了反"扫荡",新四军军部撤出了盐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刘  相似文献   

10.
1941年新四军第四师实施了自豫皖苏边区至皖东北地区的战略转移。1月底日军发动豫南攻势,中共中央大力鼓励四师西进发展新黄河地区,然而战场形势发生逆转,四师陷入敌顽夹击的不利境地。华中局为重点保障苏北地区安全,逐渐倾向于保存四师实力;中共中央则基于皖南事变后国共谈判及全国战略配合的考量,对四师坚持津浦路西仍抱有期待。此后日军动向变化改变了国共在涡河以南的兵力布置重心,四师主力被分割在涡河南岸地区,难以展开。加之豫皖苏边区群众基础有限、军队建制尚待完善,四师难以获得充分的补给和支持,最终作出由路西战略转移的决策。四师的暂时转移,是根据各方实力变动和地方情形作出的务实选择,为日后新四军“重返路西”蓄积了发展潜能。  相似文献   

11.
关于华中局成立时间,目前党史书刊的说法不一。为了说明这一问题,不妨把华中局成立的经过简要地叙述一下。一九四○年九、十月间,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为了顾全团结抗战的大局,根据中央决定,十月间,黄克诚率领的南下八路军第五纵队与陈毅率领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在苏北盐城地区的狮子口会师。中原局书记刘少奇率“乌江大队”从半塔集进抵阜宁。鉴于两军  相似文献   

12.
1943年冬,中共中央特派原新四军第二师政治委员郑位三以中共中央华中局代表的身份,抵达鄂豫边区,负责全面领导工作,受到李先念、任质斌、陈少敏等鄂豫边区和新四军第五师领导同志的热情迎接。郑位三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是久负盛名的创建和坚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领导人之一,有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而且又是李先念的老上级。他的到来,李先念等打心眼里高兴。  相似文献   

13.
鄂豫皖中央局成立经过陈德鄂豫皖中央局于1945年9月成立,由三个区域组成:(1)鄂豫皖区。抗日战争时期是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第5师的作战区。党的领导机关是中共中央华中局领导下的鄂豫区党委。1945年,鄂豫皖边区进一步发展、扩大。4月,鄂豫区党委管辖7个...  相似文献   

14.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我军在烟台等地准备渡海北上,接受东北日军的投降,开辟东北解放区。而美军准备武力阻挠中共军队实现这一战略意图。美军为了帮助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抢占抗日胜利果实和东北战略要地,打着盟军’的旗号,悍然将军舰开到了烟台海域,要求在烟台登陆。这一事件当时牵动了中美两国三方的最高决策层,我烟台党政军民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与美军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据理力争的斗争,最终粉碎了美军的登陆图谋。  相似文献   

15.
1941年9月26日,一道红色电波由延安传到华中局:中共中央同意刘少奇回延安休养。这时,刘少奇胃病复发已多日,经常疼痛,食欲不振,面容消瘦。就身体状况,确实需要休养。可是思量再三,刘少奇觉得还有些事情需要办理,不能马上就走。预定到华中党校讲的课还没有讲完,准备找彭雪枫、黄克诚两人沟通思想,但还没有机会谈。特别是需要召开一次华中局扩大会议,总结过去工作,部署今后任务,这是走前必须要办的事。IO月3日,毛泽东又致电刘少奇询问:“中央决定你来延安,谅已收到电报,并希望你能参加七大’··’··何时可以动身,盼告…  相似文献   

16.
1943年11月,郑位三同志受中共中央、华中局的派遣来到鄂豫边区,加强对五师、边区的领导。在边区我们都尊称他为“位老”。位老坚持实事求是,如实地向中央和华中局反映以李先念、任质斌、陈少敏为核心的边区党委以及新四军第五师的状况;正确领导了边区的整风与审干,保护了一批干部;终于消除了当时中央对五师、边区的某种误解,为五师和边区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中央两次决定位老到鄂豫边区工作抗战爆发不久,位老受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委派,回鄂豫皖地区,先后任湖北省委副书记兼鄂豫皖特委(后改为鄂东特委)书记,领导鄂豫边区抗日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17.
“黄老”是黄克诚大将军的尊称,因为他性格耿直,无私无畏,同志们都喜欢这样称呼他。“小姚”即饶漱石,这是他在一段时间内党内的化名。1942年1月,中共华中局书记刘少奇奉调回延安工作。中央决定由饶濑石代理华中局书记和新四军政治委员职务。饶漱石为独揽华中党政军大权,采取很不正派的手段,不久就将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排挤走了。陈毅离开华中后,饶濑石仍在各种会议上散布陈毅如何如何,以标榜自己的正确。黄克诚对他这种作风很看不惯,决心大胆为陈毅同志辩白。在一次华中局扩大会议上,烧潮5又借机对陈毅同志进河流毁,正冒天秋的昆…  相似文献   

18.
精兵建设系抗战艰难时期中共“精兵简政”政策的重要内容。华中抗日根据地在1941年即推进以缩简上层机关为中心的军队精简举措。在中共中央正式提出“精兵简政”初期,华中局与新四军内部尚存在一定程度的扩军思想。毛泽东基于抗战局势与现实困境的整体考量,推动了“精兵简政”在各根据地的贯彻。华中抗日根据地于1942年秋进入深入“精兵简政”阶段,取得了较好的精兵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19.
《党史天地》2009,(6):46-48
抗战爆发后,周恩来先后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长江局副书记、中共中央代表团负责人,领导除西北以外国民党统治区的党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消除王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影响,在武汉外围积极部署抗日游击战争,为李先念的南下和后来新四军第五师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李先念称“他这一时期的工作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0.
李海流 《党史文汇》2012,(10):43-44
1942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的刘少奇受中共中央委托,到山东滨海检查指导工作。当时,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一一五师驻地都在临沭县朱樊村,刘少奇在这里住了三个多月,听取了山东分局和一一五师的工作汇报,并对山东的抗战工作作了指示。7月底,刘少奇准备返回延安,鲁南军区就把护送刘少奇通过敌占区的任务交给了鲁南铁道游击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