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第五章进攻与防守(下)十遗失的鉴定书再现昭和59年(1984年)的岁末,相马律师接到了熊本地方法院的文书山田打来的电话,他告诉相马说:“先生,北的鉴定找到了,九州大学还保留着它,我立即复印一份给您寄去。”遗失的鉴定书竟然又出现了。曾经宣布松尾有罪的一审法院,为了调查松尾和受害人内衣上附着的精液血型。除了让下田做过鉴定之外,还委托九州大学医学部的教授北春光做了鉴定。但是,北鉴定在一审判决书中没有作为证据拿出来,所以对它的存在也没有任何提及。实际上,复审法院最感到头疼的就是有关血型的问题。因为当时法院为什…  相似文献   

2.
一审刑事(附带民事,下同)判决书是第一审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终结时,根据已经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证据,依照法律的规定在确认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及承担何种刑事责任时所作出的书面决定。它是一种非常严肃的法律文书,因此对它的制作,要求非常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规定的格式,一审刑事判决书的制作模式包含有五个方面的内容:(一)首部;(二)事实部分;(三)理由部分;(四)判决结果部分;(五)尾部。这五个方面的内容作用不同,要求各异,相互间看似相互独立,实则有密切的联系,它…  相似文献   

3.
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书终于下来了:宣告被告人翁若云、周启兴无罪。作为翁若云的辩护律师,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一)一九九二年八月四日上午,翁若云的亲属来到律师事务所,请律师为翁若云作二审辩护。我详细看了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书,判决认定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是:一九八九年七月十九日至十二月三十日期间,经海口市海云商场(个体)经理翁若云要求,海南省民族对外贸易总公司业务员周启兴先后四次开出销售商品发票,并在发票上假冒收款人的签名,注明“付现金”或“转帐”,将发票交给翁若云提走日产日立牌彩…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最近,发现有的审判人员在处理一离婚案件时,已将判决送达当事人并且已经生效,却又把判决书从当事人手中收回,将原判决中财产分割的结果重新调整,以原判案号又制作成判决书送达给当事人。我认为这种作法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5.
判决书制作应确立判决理由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判决理由的概念界说法官对案件的最终判断以判决书形式得以确定。判决书是为什么这样判决的说明书,他说明他所见到的事实和他所运用的法规,并以判决书为载体,将他的意见向社会公开传达。纵界各国,无论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法院的判决书都是一份论证文,将法院作出判决的理由写得一清二楚,其公正性使人无从怀疑。①为了正确把握判决理由的概念,须对判例法作一简要考察。普通法系实行判例法,大陆法系实行成文法。实行判例法的国家十分重视司法机关的作用,实行成文法的国家则更强调立法机关的作用。普通法是用来概括那些从判例中…  相似文献   

6.
论海事侵权案件中不可抗力的判定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不可抗力具有可免除侵权责任或解除合同的法定效力。其成立与否将会导致当事人权利义务的不同承担。从判决的海事判例法角度研究,当是促进海事不可抗力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融合发展的有效手段。上海海事法院所作(1999)沪海法海初字第 11号民事判决书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所作(1999)沪高经终字第423号民事判决书有关不可抗力的不同判决认定颇具代表性和启示性,令人深思,殊值研究。 二、不可抗力理论与法律规制 不可抗力(拉丁语Vis major,德语Hobers Gewalt,法语Force Ma…  相似文献   

7.
《判例与研究》2004,(4):51-57
一、一份法院的在对出生登记局局长决定的行政上诉作出的判决书,必须依《民事诉讼法典》第659条规定的要素撰写;二、一份判决书只有在完全缺乏指出决定所基于的法律依据时方视为无效的判决书;三、宣告判决书无效以后,上诉法院仍可凭案件中的所有证据作出判决;四、对提出延迟出生登记的申请,应视乎申请人有否提出合适的文件以及其他相容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审判》:呼格吉勒图案已经由内蒙古高院依法予以纠正,请您介绍一下,原来的判决究竟存在哪些问题?赵建平:原判在证据的审查判断和运用方面出现问题。主要是将血型鉴定作为了主要的定案依据;而忽视了血型鉴定不具有唯一性、排他性;对无罪供述及其辩解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有罪供述与其他证据不符存在的矛盾没有得以合理排除。《中国审判》:导致该案当年被锚判的原因有哪些?赵建平:导致该案错判的原因很多,不过主要是在证据的收集、鉴定、审查、采信上存在失误。正如再审判决  相似文献   

9.
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诉讼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诉讼制度中需研究的实体性问题(一)前置条件文件性质及其取得2003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及其他行政部门所作出的处罚决定,以及判决生效的刑事判决书作为前置条件文件。由此,投资者可提起民事赔偿诉讼的机会与范围大大增加,减亏止损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多。同时,也明确了前置条件文件的性质既是程序性前置(有前置条件文件即可起诉,不论内容),也是证据性前置(确认已认定的违法事实作为民事诉讼的…  相似文献   

10.
一、第一审刑事有罪判决书的概念第一审刑事有罪判决书,是第一审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一程序,对审理终结的刑事案件,依照法律,确认被告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并科以刑罚或者免除刑罚作出的书面决定。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第(一)项规定:“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规定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刑事诉讼法第164条规定:“判决书应当由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和…  相似文献   

11.
初冬时节,河北涉县天空阴沉,薄雾迷漫。 2007年12月7日,记者来到了河北省涉县太行市场采访,在部分商户代表手里看到了这四份编号分别为(2005)太行初字第53号、(2006)太行初字第22号、(2006)太行初字第166号、(2006)太行初字第167号的行政判决书及行政赔偿判决书。判决的结果无一例外——涉县人民政府败诉。  相似文献   

12.
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实施监督。宣告判决作为审判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成为法律监督的一个侧重点。实践中,基层人民检察院在接到人民法院的判决书后,往往只对判决书中关系列定罪量刑的部分进行实质性审查,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而忽视了对判决书送达时限的监督,削弱了自身的监督权,不利于法律的正确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  相似文献   

13.
《科技与法律》2000,(2):58-58
荷兰英特艾基系统有限公司诉北京国网信息公司“宜家”(“IKEA”)商标被抢注为域名案从首次开庭至今历时10个月,现在终于有了结果。2000年6月20日,该案由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了一审判决。主审法官在长达11页的判决书中指出,国网公司将“宜家”(IKEA)驰名商标作为域名使用,易误导消费者,以为该域名可以查到和“宜家”(“IKEA”)有关的情况,国网公司利用了“宜家”(“IKEA”)的良好商誉,以提高其网站的访问率,对“宜家”(“IKEA”)的商标专用权造成了侵害。判决书要求国网公司立即停…  相似文献   

14.
1998年间月10日,江苏滨海县人民法院以(1998)滨刑初字第189号《刑事判决书》公开判决原南京东南律师事务所青年律师刘健“犯辩护人妨害作证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期2年执行”。在旁听观众的一片惋惜吁叹声中,这件全国罕见的辩护人妨害作证案经过4个月的曲折纷争,终于划上句号。(-)客观地说,这并不是起特别复杂的案件,却因犯罪主体的特殊性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事情的发生还得追溯到一起普通的受贿案。1998年2月中旬,滨海县人民检察院根据群众举报,依法立案侦查了原该县水利局局长、后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李政涉嫌受贿案…  相似文献   

15.
司法裁判文书作为一种严肃的法律文书,不仅体现着法院适用法律的结果,而且还承担着向公众宣示法治的任务。在个案中重要的不是具体的判决,而是规则,规则作为在法律上具有决定意义的观点支撑着具体的判决,从规则中引申出具体的判决。司法判决体现了法律规则的预设。对法官来说,判决书是他作为一个法律职业者之尊严所在,因为判决书毫无疑问是他所有职业成果中最主要也最重要的部分。它体现了法官的创造性劳动、专业性劳动。民众正是借助这些判决理由来了解法官判决的。所以法官裁判文书制作的一般意义是,法官必须就他们所做的判决说明理由,而不能仅仅将结果列出。  相似文献   

16.
重要鉴定结果曾缺失《中国审判》:在审理呼格吉勒图案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点问题?孙炜:这个案子的难点主要在于证据基础太差,先天的证据基础薄弱。从客观证据来看,现场勘查并没有直接反映作案人的证据,尸检鉴定仅是被害人的损伤情况和致死原因。刑事科学技术鉴定(血型鉴定)检测出呼格吉勒图指甲缝内附着物为O型人血,与被害人血型相同,另有一份检测呼格吉勒图血型的物证检验报告。其中唯一有联系的只有血型鉴定,但不具有排他性、唯一性。当时的调查重点主要在于口供,而缺乏一些很有价值的鉴定,如被害人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2月22日上午,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涂景新(原江西省新大地实业发展总公司总经理、法定代表人)、王慧艳(涂景新之妻)、黄智忠(原海南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总经理)三人送达了二审终审判决书.宣告涂景新、王慧艳、黄智忠三人无罪.从法律意义上为该案划上了一个句号。随后,海南以及全国各地的媒体、互联网对该案立即作出了大规模的报道并展开了讨论。舆论普遍认为,该案撤销原海南省海南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对涂景新、王慧艳犯有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判处死缓和无期徒刑的判决,撤销一审法院对黄智忠犯有挪用公款罪、徇私舞弊造成亏损罪判处12年有期徒刑的判决,体现了国家保障人权和司法公正的原则。但也有的学者评论此案表现出了“判决私有化”的倾向.损害了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8.
1案情摘要1995年6月某日晚九时许,周某报称被人强奸.从周某被强奸时所穿的短裤上检出人精斑,笔者用中和法(凝集抑制试验)在斑速处检出B血型物质,确定为B血型精斑,而重大嫌疑人赵某血样呈AB型,似被排除作案可能.然而在对其唾液进行ABO血型检验时,意外发现其唾液中仅检出B型物质,未检出AH物质,与体液ABH物质分泌规律不符,表现为矛盾分泌型.其血型物质与精斑检材中血型物质一致,故不能排除其作案可能.案件经全面调查,最后确认赵某即为本强奸案的犯罪分子,且赵某对作案经过供认不讳.2讨论通常根据体液(唾液、精液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刘涌一案再审判决书入手,结合此前铁岭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书和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二审判决书,分析了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法院主动再审和法院主动变更罪名所反映的控审不分、司法不独立的问题,以及由法院对于庭审中辩方提出刑讯逼供的回应和裁判方式所反映出的判决书不说理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反思。  相似文献   

20.
陈松  胡兰  王俭 《证据科学》2000,7(4):F002-F002
在我国刑事案件侦破和审理的过程中,法医DNA检验技术发挥了显著作用。由于我国刑事司法系统对DNA鉴定的依赖性较大, DNA鉴定结论常常作为法庭判决的关键证据,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几乎不对其证据能力进行评估。因此,对鉴定机构而言,提高DNA鉴定的质量和可信度,对法医DNA检验的实验室进行测试就显得十分必要。 目前,在DNA检验方面国内还没有专门的测试机构,但在国外则有如美国的实验室测试服务公司(Collaborative Testing Services Inc,以下简称CTS)、英国的塞尔马克公司(Cel lmark Diagnostics)等比较大的DNA测试机构。美国CTS测试在规模上最大,已被美国、英国、法国、荷兰、加拿大、日本等许多国家的质量认证组织所认可。下面就对CTS的DNA检验测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