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拉克战争刚一结束,就有消息说,布什政府打算对它的拉美政策班子进行调整。舆论认为,虽然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美国与拉美关系有了裂痕,但美国的这一行动表明美国又重新将目光投向拉美,美国与拉美关系仍会恢复到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伊始,以委内瑞拉查韦斯上台开启的左翼执掌政坛风暴以来,拉美左翼不断取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新任拉美左翼领导人在执政期间,在国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重视扶贫和解决社会不公问题,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扩大政治参与,强化国家权威,同欧美国家保持距离,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创造了"拉美十年"。然而,由于拉美国家内部政治经济等领域长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没有根除,国内矛盾日益凸显,近一两年内,拉美政坛风云突变,左翼政党在大选中纷纷下台。应该深入分析拉美左翼失去政权的原因,准确理解和判断拉美社会主义运动的现状和未来持续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3.
陈锐  胡希宁 《学理论》2013,(13):81-82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不俗的发展成果,2012年人均GDP已接近6100美元,但根据国际经验,这一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有可能造成经济发展的停滞,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在拉美和东南亚国家表现得最为显著,分析了拉美和东南亚国家的一些情况,并结合现代经济学理论给出了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考迪罗"的统治形式是拉美独立运动之后出现的一种特有的政治现象。它是一种与民主制相对立的独裁统治形式之一,实际上开了拉美地区军人执政的先河。本文分析了"考迪罗"统治形式产生的文化根源,认为其出现不仅与伊比利亚殖民者留在这块大陆上的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而且适应了当时拉美地区的文化环境,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作者试图从文化的角度上通过对"考迪罗"统治形式的考察,揭示出自独立以来拉美民主化进程起伏跌宕的深层原因。该文的结论是,文化和政治制度之间存在一种非常密切的联系,文化理念是民主制能否发挥效率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32个国家和欧盟15个国家的领导人(其中有36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6月底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首届欧盟一拉美首脑会议,共商发展两地区面向下个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欧盟发展同拉美和加勒比的关系源远流长。从1971年欧盟前身欧共体同拉美国家建立大使级对话关系后,两地区关系不断发展。特别是血年代以来,欧盟和南方共同市场的贸易增长较快,但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欧盟从拉美的进口大大低于对拉美的出口。1997年11月28日,欧盟与南方共同市场在乌拉圭举行贸易小组委员会会议时,表示要赶在…  相似文献   

6.
墨西哥阿卡普尔科专电 在墨西哥太平洋海岸港口城市阿卡普尔科,从11月27日至29日举行了拉美8国首脑会议。会议结束时,发表了包括60项条款的《为争取和平、发展与民主的阿卡普尔科协议》,阐述了与会8国对当前重大国际问题和拉美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的观点和主张,被称为是拉美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参加会议的一些总统称这次会议是拉  相似文献   

7.
加拉加斯专电.鼠年岁末,记者特意到设于加拉加斯的拉美经济体系总部,对这家经济权威研究机构常任秘书卡洛斯·胡安·莫内塔进行专访,请他就1996年拉美经济形势及中拉经贸关系在1997年的发展前景发表见解。  相似文献   

8.
拉美国家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在过去的一年中普遍实行调整计划,合理解决外债问题,并取得了初步的进展,但在新的一年里,仍面临着严峻的困难。 去年拉美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全地区平均国内生产总值有一定增长。据联合国拉美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公布的材料,去年拉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4%,高于1985年的2.7%。但是,拉美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巴西和秘鲁的经济发展迅速,达到  相似文献   

9.
美国拉美新政的重点,是注重搞好与拉美大国的外交关系美国总统布什自3月8日起开始对巴西、乌拉圭、哥伦比亚、危地马拉和墨西哥等5个拉美国家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访前,白宫还宣布了一项总额达数亿美元的援助拉美计划,为布什的拉美之行营造气氛。  相似文献   

10.
中国拉美关系的三个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去年11月到今年1月的两个月间,中国的国家主席和国家副主席先后到访拉美。如此频密的 访问,凸显了拉美地区在当今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的战略分量,亦反映了中国对外政策的战略考量。  相似文献   

11.
里约热内卢专电 最近拉丁美洲接连发生几起“戏剧性事变”,引起各界的关注。分析家们认为,随着贫困化问题的加深,这一地区的社会矛盾有加剧的趋势,发生新动乱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2月4日委内瑞拉发生未遂军事政变,4月5日秘鲁总统在军方支持下解散议会、停止宪法保障。与此同时,哥伦比亚、巴西等国也显出不安定迹象。联系到去年海地政变和阿根廷军人造反,“拉美走向何处?”再度成为舆论界的热门话题。 有人认为,拉美在完成民主化进程后政局开始了一个新的演变周期,政治钟摆又开始“从宪制摆向专  相似文献   

12.
正俄罗斯的"休克疗法"让民众根本利益受到长期损害,就预示了它最终失败的结局;拉美和非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因为改革不系统不全面,最终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一、普通民众一定要是改革的获利者俄罗斯的"休克疗法"让民众根本利益受到长期损害,就预示了它最终失败的结局。改革一定要持续性地让普通民众(不同于利益集团)收获利益。从改革目  相似文献   

13.
进入90年代后,拉美经济形势开始好转。然而,该地区的贫困问题却不仅没有随国民经济的复苏而得到缓解,反而呈现出愈益严重的趋势。据联合国拉美经济委员会统计,目前约有将近一半拉美人生活在贫困线之下。许多拉美人说:“我们是金山顶上的乞丐”。 拉美的贫困问题由来已久。战后,拉美经济取得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拉美国家实施了声势大、范围广、影响深的改革开放。这一进程不仅在拉美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在整个第三世界来说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无怪乎有人称之为拉美大陆上的一次“经济政变”。  相似文献   

15.
研究拉美社会民主主义的发展历程,必须结合拉美的经济现代化及政治民主化进程。自19世纪中后期由欧洲传入拉美后,社会民主主义在拉美经历了初步发展、潜在性发展、低落、崛起、受挫及调整五个阶段。目前,尽管拉美社会民主主义仍面临诸多难题,处于低迷态势,但自身具有的优势决定了其不会归于沉寂。  相似文献   

16.
拉美国家对美国的离心倾向越演越烈,美国国务卿赖斯赴"后院"扑灭大有蔓延之势的反美之火,却收效甚微。美国国务卿赖斯近日对拉美进行了她上任以来的首次访问,短短5天先后访问了巴西、哥伦比亚、智利和萨尔瓦多等4个国家。美国向来把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后院"。"9·11"事件以后,布什政府由于忙于反恐和处理阿富汗及中东问题,无暇顾及拉美事务。然而最近几年,拉美国家对美国的离心倾向愈演愈  相似文献   

17.
正据西班牙欧浪网报道,西班牙黄金签证目前似乎进入了瓶颈期,这一政策由拉霍伊政府在2013年提出,非欧盟人士通过在西班牙境内进行一些有最低金额限制的投资可以进行投资移民,但是这一政策目前看来似有迟暮之态,从一开始对于中国投资者和拉美投资者的巨大吸引力到现在少有问津,再加上欧盟方面针对黄金签证对西班牙提出的警告,这个政策不知还能持续多久。  相似文献   

18.
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经济一体化兴起最早、成绩斐然的地区。一体化思想可以远溯到拉美独立运动伟大的先驱西蒙·博利瓦尔。他曾明确地指出:“赢得主权的新生国家应该进行合作,结成紧密的友谊,实行一体化。”战后,以阿根廷经济学家芬尔·普雷维什为代表提出的发展主义理论也包含有一体化的主张。六十年代后,拉美争取政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潮流蓬勃向前,各种地区一体化组织也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七十年代,由于政治、经济的种种原因,拉美一体化曾经趑趄不前。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功,改革后的拉美主要国家则陷入拉美陷阱。两者出现如此巨大的发展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选择了一条独立自主、不断创新的发展道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指导思想。拉美主要国家则过度依赖西方,以新自由主义作为其改革的指导思想。中国道路的成功和拉美模式的失败表明,国外任何所谓成功的模式或先进理论,只有和本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成功,否则就会导致改革的失败。  相似文献   

20.
为了重振昔日大国地位,俄罗斯在不断调整对外政策。在加强东方外交,积极发展与独联体、中东欧和亚太国家关系的同时,它主动修复和加强与拉美国家的合作关系。5月19日至25日俄外长普里马科夫对墨西哥、古巴和委内瑞拉进行为期一周的正式访问,正是俄罗斯调整外交政策,实行全方位全球外交的又一具体步骤。 对于普里马科夫此次拉美之行,俄罗斯和拉美3国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各自的不同需要。 冷战时期拉美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激烈争夺的地区之一。苏联解体后,俄拉关系中断,俄对拉美的影响力随之消失。然而,西方对俄罗斯在政治上的遏制、经贸上的歧视和限制,以及北约决意实施东扩计划等现实,促使俄罗斯开展全方位的全球外交。普里马科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