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对社会主义内在本质关系作出的明确规定。我们一方面在社会主义本质中提出要“消灭剥削”,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又允许剥削现象存在?一方面提出要“消除两极分化”,另一方面又为什么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对此有不少的人感到疑惑,至对能否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表示怀疑。  相似文献   

2.
“剥削”新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之后,剥削问题引起人们的重新关注。如果剥削的传统定义是正确的话,允许按生产要素分配就等于允许剥削存在,这就同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消灭剥削相矛盾。因此,有必要对这个传统定义作出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消灭剥削是其实现手段之一。对剥削进行重新认识,关系到我们对共同富裕目标的理解与实现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获利主体性质已发生了转变,劳动者个人资产增多并转化为资本,企业与工人的雇佣关系的普遍化,这些都是使传统中根据收入主体、是否拥有资本、是否有雇佣关系对剥削进行的定义已不再适用。而且应该根据获利主体获利行为的合法性作为判别剥削是否存在的标准。这并不否定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只有对剥削进行重新认识,才能鼓励劳动人民勤劳合法致富,才能帮助我们正确地消灭剥削,共同富裕的目标才不会落空。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员雇工问题,是近几年我国城乡出现的一个新问题,议论不少,褒贬不一。我认为共产党员和雇工剥削,水火不相容,要当共产党员、就不能剥削他人;非要剥削他人,就不能当共产党员。理由是十分清楚明白的: 第一,共产党的性质不容许共产党员雇工剥削。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是被压迫、被剥削的阶级,工人阶级的使命是消灭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最终解放全人  相似文献   

5.
如何看待我国现阶段的剥削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灭剥削”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可是,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我国出现了一些剥削现象。于是,在干部和群众中就提出了如何看待剥削的问题。对于现阶段我国社会中存在的剥削现象,我认为必须澄清的问题是:剥削现象只是在局部范围内存在;剥削现象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同发展的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应该全面把握;对于剥削本身也有个重新科学认识的问题;我们对于剥削现象不是放任自流的,而是要依法进行监督、管理和引导。◆第一,剥削现象只在局部范围内存…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事关“三农”问题的长远大计。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不仅要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方面作出努力,而且要在基层组织建设上下功夫,从领导模式、工作机制、活动载体等三个方面求得新的突破,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7.
色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开拓者和奠基者,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火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们都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那么,他们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有哪些共同点,其主要不同是什么,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何在,它的历史经验教训又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正确回答,不仅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要对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进行全面的历史比较,从而对他们的历史功过、是非得失作出客观的、科学的评价,这是一项极为艰巨、极为复杂的工程,是要由我们的后代才能完成的任…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事关“三农”问题的长远大计。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不仅要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方面作出努力,而且要在基层组织建设上下功夫,从领导模式、工作机制、活动载体等三个方面求得新的突破,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中,私营经济是具有剥削性质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原则相违背的。如何看待改革之后重新出现的具有资本主义特征的私营经济,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对私营经济的理论认识,由对私营经济采取"看一看"的方针,到将私营经济看作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再到视私营经济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最终作出了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地位平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0.
探讨新时期的剥削概念和剥削形式,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文章着重介绍、分析和评述了当代分析派马克思主义在这个领域持有的理论和观点,以期能够对现阶段的阶级、阶级结构、阶级意识,以及由此造成的贫富两极分化的严重现实和种类繁多的剥削现象、剥削形式,以及由此形成的剥削概念形成更加深入、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古连喜 《党课》2020,(4):88-8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决策程序上,要明确党组织研究讨论是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必须经党组织研究讨论后,再由董事会或经理层作出决定。”  相似文献   

12.
要论摘编     
国有企业的广大职工,几十年来为国家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关心和维护他们的利益,妥善解决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党和政府应尽的责任。做好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而且关系社会稳定: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是现实的紧迫问题,也是关系长远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3.
时间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马克思把相对时间运用于分析社会问题,由此带来了深刻的历史意义。马克思从社会时间角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指出资本主义的剥削更重要的是剥削工人的自由时间,工人的解放就是要争取自由时间,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  相似文献   

14.
如何正确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平 《发展论坛》2001,(5):18-19
如何正确认识当今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四个如何认识”中提出的重大课题之一。结合当前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认真研究和正确回答这个问题,不仅对于领导者在处理重大问题时作出正确决策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党政领导和政工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今国际环境变化的新特点及其对人们思想的双重影响   邓小平同志指出,研究重大政治问题,既要了解国内小气候,又要了解国际大气候。怎样认识当今国际环境的大气候 ?邓小平用两句话进行了精辟的概括。第一句话是:和平与发…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开好十六大,关键要抓住两条,一条是从中央到地方都要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一条是对我们面临的、广大干部群众十分关心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要进一步作出回答,以更好地指导实践。"深化对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既是对理论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也是对全党同志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力求在深化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上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进一步增强理论的说服力、战斗力,为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为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一深化对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是理论创新的需要。任何科学理论,都是在积极关注和努力回答时代所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的过程中孕育而生  相似文献   

16.
杜奋根 《求实》2007,1(6):8-11
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剥削观,是对我国是否存在剥削问题进行解释的基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得到相应份额就不存在剥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确存在剥削的事实,但不能承认剥削合法,消灭剥削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指出:“开好十六大,关键要抓住两条,一条是从中央到地方都要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一条是对我们面临的、广大干部群众十分关心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作出  相似文献   

18.
社会治安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搞好社会治安,当前各级领导在思想上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认识问题:一是必须全面理解、正确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特别是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二是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三是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始终对党和国家安危保持高度政治警觉。  相似文献   

19.
全面深刻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历史地位,我们不仅要深刻理解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进程中所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而且要深刻理解它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斗争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所具有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罗默把马克思的剥削概念进行了拓展,认为剥削的存在始终是以财产关系的存在作为前提的,从而提出了公有制下的剥削和社会主义的剥削概念.现实经济社会中存在的剥削现象与剥削关系,要求我们必须客观地分析与评价这一为人关注的敏感问题.马克思与罗默的两种剥削理论范式的比较研究无疑会深化对剥削问题的认识.科学地对待这一问题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取决于社会经济制度以及人们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成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