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党员干部之友》2014,(3):56-56
要看GDP,但不能唯GDP 要科学制定干部政绩的考核评价指标,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和用人制度。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衡量政绩的要求和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要看GDP,但不能唯GDP。GDP快速增长是政绩,生态保护和建设也是政绩;经济社会发展是政绩,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换届工作陆续展开。在地方领导班子换届中,要把完善干部考核任用制度与匡正用人导向结合起来,加大对干部政绩中科学发展含金量的考核力度,强化以科学发展定升迁的用人导向。政绩考核结果是提拔任用干部的主要依据,考核必须坚持四个注重:  相似文献   

3.
要做到公道正派地用人,就必须坚持干部标准,把那些德才兼备、群众拥护、政绩突出的干部及时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把那些无所事事、政绩平平的干部及时撤换下去.  相似文献   

4.
崔永军 《求贤》2006,(9):34-35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颁布实施后,完善配套措施,形成选人用人的长效机制,是当前研究探索的重点。选用干部要依靠组织培养育人、群众公认识人、制度规范选人、政绩考核用人、监督约束管人,促进选人用人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科学化,从而形成选人用人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最近,黄南州出台了《县级党政主要领导离任向州委常委会述职的暂行规定》。规定要求,凡州属各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离任前必须在州委常委会上进行述职,由常委会成员进行评议。此举的目的是全面、准确地了解掌握和评价县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职责情况和工作政绩,从而在全州形成凭政绩用干部、用政绩好的干部、用群众公认的干部的用人导向。同时,也使其他领导干部从中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6.
凭政绩用干部,这是干部工作的一条根本原则。评价干部的实绩,应坚持全面、系统、真实的原则。在实际考察中,由于每个干部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责任不同,对政绩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为确保考察质量,考察者要树立科学的实绩观,真正把握住实绩的内涵,才能在政绩中鉴别实绩,在工作中认识实绩,这是“凭政绩用干部”的思想基础。正确地考察和评判实绩,应强化责任追究机制,即无论选了人才还是用了庸才,对推荐者、考察者、组织决策者、执纪监督者都要有一个“说法”。选准了人才应予奖励,选了庸才要实行有效的责任追究,这是选人、用人的…  相似文献   

7.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近年来.安仁县委坚持重素质、重政绩、重公论的用人导向.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宁城县为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从干部这个“决定因素”抓起,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坚持凭党性、凭政绩用干部,选择党性强、有能力、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进乡镇和县直部门领导班子,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发了全县干部的创业热情,各级干部同心同德,埋头苦干,立志创业,各项工作出现了争先进位的良好势头。加大实绩考核工作力度,以政绩论升降奖惩,建立和实行干部实绩考核制度是干部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发展。宁城县从1996年开始,在推行目标管理的基础上,按照自治区和赤峰市委的…  相似文献   

9.
周万生 《共产党人》2008,(16):26-26
一、坚持从用人导向上增强选人用人公信度。 选用干部最终要以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是否得到合理使用、是否得到群众公认来衡量。用好一个干部,就等于树立起一个标杆,对广大干部起到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用错一个干部,就会挫伤一批干部,使党和人民的事业遭受损失。中卫建市以来,坚持五湖四海选干部,群众公认评干部,危难险重识干部,衡量实绩用干部,对干部坚持看德行、比能力,摆政绩、重公论,使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  相似文献   

10.
为了紧紧把握世纪之交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我们四平市铁西区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以发展的思维,超常的选任,动态的管理为出发点,不断确立新的干部理念,探索新的用人方法,实施新的用人机制,拓展新的用人渠道,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适应要求,树立新的选人用人理念   1、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确立以先进性为导向的用人思维。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判断和衡量各项工作的重要标准。我们以此为着眼点,打破陈规陋习,敢为人先,敢于起用有胆略、有创新、有现代思维的干部,坚持政绩…  相似文献   

11.
从近年来干部政绩考核的实践看,如何准确把握干部的政绩,提高识人水平和用人质量,仍然是摆在干部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要准确考核定位干部政绩,还应从几个方面进行努力。用辩证的观点准确区分个人政绩与集体政绩。任何一个单位取得的成绩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干群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在考核干部政绩时,要准确区分个人政绩和集体政绩。既不以“集体努力的结果”为名,否认个人所做的贡献;也不能把所有成绩都归结到个人身上,搞一绩多用或多绩一用,否认整体效能。特别注意不能把领导班子集体政绩算作个人的政绩。用求实的观点正…  相似文献   

12.
韩学键 《奋斗》2008,(12):38-39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把坚持科学政绩观,能够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政绩的干部选拔上来。将落实科学政绩观作为主线,突出群众在干部考评中的主体地位是总的要求,实现干部工作对人民负责、为人民选人、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是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干部考察、任用过程中,常常会听到有的领导议论某个干部“个性比较强”、“棱角比较突出”等等。在有些领导同志看来,干部的个性和棱角是不能容忍的。一些单位不出人才、少有政绩,恐怕与其领导用人求全责备、容忍不了有个性的人才有些关系。  相似文献   

14.
“凭政绩用干部”无疑是一种正确的用人导向。但现在我们的干部像谷文昌、吴金印那样在一个地方一干就是几十年、政绩很容易看得到的情况少而又少。因此,“凭政绩用干部”无疑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现在,不少地方对干部的政绩是一年一考核。笔者以为这种考核办法容易造成一些干部急功近利,为刻意追求政绩,就上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短、平、快”项目,上一些“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甚至虚报浮夸,玩数字游戏,很少有像谷文昌、吴金印等同志那样,只想为百姓多造福,根本不以个人进退为意的。同时也容易造成少数干部创政绩不计成本。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们四平市铁西区委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以发展的思维,超常选任干部,进行动态管理,确立了干部工作的新理念,实施了用人新机制,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适应形势树立新的用人理念 确立以先进性为导向的用人思维。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标准,敢于启用有胆略、有创新、有现代思维的干部,做到了政绩突出、群众公认、有能力即用。如我区北沟街曾是中组部的典型,由于诸多原因,各项工作严重滑坡。我们大胆将原平西乡党委副书记选来做党委书记,仅半年时间,领导班子面貌大变,党的建设、计划生育…  相似文献   

16.
略论“人民公认”思想王朝树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就是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0~381页)认真学习和贯彻这一选人用人思想,对于全面准确地考察和识别干部,选好选准干部,对干部形成正确的导向,都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7.
选什么样的干部,用什么样的人?如何用健全的机制和有效的监督行为把好干部选任关口?吉林省桦甸市从规范市委书记的用人权人手,不断创新和完善干部选聘机制,探索出了一条用机制选人、靠制度管人、凭政绩用人的新路子。中组部将桦甸确定为科学规范与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权的调研和试点单位。  相似文献   

18.
笔者认为,推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可以增加干部工作的群众参与程度,增强选人用人工作的透明度,是检验一个干部群众公认度的主要措施,也是用人制度改革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本地干部队伍和干部工作的实际,在副科级以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实行任前公示制度。所谓任前公示制度,即在党委正式作出干部职务任免决定前,由党委将拟提拔干部的名单、基本情况、主要政绩等,以公文等不同形式对外公布,公开“亮相”,接受党内外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  相似文献   

19.
中江县在干部选任工作中严格执行规定程序,把握好每一个环节,选拔了一大批群众公认、政绩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使上的干部理直气壮,落选的干部也心服口服,营造了一种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  相似文献   

20.
1999年以来,海东地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精神,坚持“点面结合、重点突破,连贯操作、配套运行,逐步完善、整体推进”的党政干部制度改革思路,相继制定了领导干部交流轮岗、离任审计和干部考察、领导推荐干部等制度,提出了干部制度改革的23项实施意见,做到人事有创新、选拔有目标、培养有措施、管理有制度、使用凭政绩,逐步形成了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