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滨: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长期致力于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立体的现代化《同舟共进》: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您看来,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过程中,基层治理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肖滨:我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落实到地方,就是要实现地方治理的现代化,或者说基层治理的现代化。人们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反映的就是这样一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一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概念时,人们往往以为其内涵只包括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即通常所讲的“四个现代化”。现在看来,这样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概念的内涵,是很不够的。总的来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经济现代化、政治生活民主化和人的现代化,也就是高度的物质文明、高度的政治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这三个方面是  相似文献   

3.
施春建 《新东方》2002,(3):39-43
有观点认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私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私营经济必将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现代化离不开私营经济。其论据是:私营经济的发展充分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人们积极性的发挥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从而推进了现代化进程。实际上,现代化所引起的却是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人的心理等多方面的整体性社会变迁。现代化是社会总体发展的过程,它不仅指经济发展,更意味着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社会整体的一系列适应性变迁,它涵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和过程,包括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陈清 《求索》2012,(11):127-129
我国当前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承认一个客观事实:国民思想存在偏差,主要表现为对本土化主导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偏差、对民主思想的认知偏差和对创新思想的认知偏差。必须对这些思想偏差进行调适,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也是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主体人的和谐发展之需。调适国民思想偏差的路径主要有:一是厘清观念认知:"正确思想"的重要性;二是夯实现实之基:塑造与保障良好的思想生长空间;三是增强情感保障:培养与提升国民的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指出:“纵观全局,21世纪头一、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里,江总书记提出了一个“抓住战略机遇期求发展”的新问题。实践证明,我们要抓住战略机遇期求发展,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具有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新思路,作出正确决策。 思想观念现代化问题,已经谈论十多年了,人们比较熟悉,然而思维方式现代化问题,人们还不大了解。前些年  相似文献   

6.
情绪和感情不仅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具有广泛的影响,而且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尤其是在政治课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情感在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认知作用心理学研究认为,人们的认识过程总是伴随着情感过程的增强而加深。因此,情感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特别是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表现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7.
李桂霞  葛丹丹 《传承》2008,(14):56-57
认知是个体心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其目的是要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进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而这一过程也就是使人们形成共同的思想品德认知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和认知有许多相通之处,将认知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本文主要研究了认知失调理论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制度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现代化的经典理解人们对于现代化的一般理解,是将其理解为一种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或过程。如R·R·帕尔默和J·科尔顿(1988)将现代化理解为:“20世纪后期,全世界各民族都还在经历现代化的历程。它有许多形式,其中最明显的标志是飞机、超级市场、电脑技术和城市人口积聚。结果之一,是在文明的某些方面出现新的全球一致性。这是一个过程。”他们这里强调了人类经济福利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高度发达。而A·R·德赛(1993)则从人类本身的视角,对现代化做了定义,认为:“现代化的目的在于把握、评估和量化人类社会发生的巨大量变和深刻质变及其…  相似文献   

9.
文摘     
人的现代化不容忽视提起现代化来,在某些同志的头脑中,似乎只是一些表明社会经济发展的统计数字和人们的生活丰裕富足。这些同志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的心理状态、行为方式的现代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他们看来,似乎人的现代化会随着经济发展的过程自然而然地完成,不必多虑。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就拿当前的改革来说,很多障碍不正是来自陈旧的观念作祟吗?实践已经一再向我们证明:改革要想取得成功,观念的更新是一个重要的条件。所谓人的现代化素质,是要求人们摒弃不适应  相似文献   

10.
认知是个体心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其目的是要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进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而这一过程也就是使人们形成共同的思想品德认知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和认知有许多相通之处,将认知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本文主要研究了认知失调理论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考评是指评定者运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和程序对行为主体做出准确评价的过程,有利于组织个体的工作状况评价,从而推动组织的健康发展。在当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整体趋向与背景下,地方政府作为我国的基层权力组织,在考评过程中是否存在认知、判断错误,是否存有私心或偏见,进而影响考评的客观准确性,值得深思与探讨。在428名珠三角地区政府部门公职人员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不同身份特征下公共部门公职人员在考评中的判断、认知情境进行分析,以此探讨地方政府在考评中的总体认知与选择偏好,进一步推导地方政府考评行为的现状特征。研究发现:公职人员有无考评下级的经历对于考评判断、人智情境的影响最大,公职人员的身份特征与上级考评认知情境、下级考评认知情境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略论邓小平的现代化观阮青(一)现代化是当代世界发展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是一个历史过程。人们对现代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认识过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综合了前人和今人的认识成果,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如果我们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教育’。”同样,《当代教育心理学》一书也说到:“任何学习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或实际的有意义的背景里,它包括学习者原有经验、所处的社会文化系统……教学是一个依赖于先前知识和过去经验的累积过程。”这表明,人们在理解、认知之前,头脑里并不是一片空白,对理解认知的对象实际上往往已经有一些理解和认知了,人的理解、认知及其学习是从这些前理解、前认知开始的。…  相似文献   

14.
正按照人们通常的认知,文明的演进是随着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人们所遭受挫折的总结而步步推进的。当前行动力缺失时,就需要通过较为激烈和明显的变革去激发新动力。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关键时期发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进程中,个体生存与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个体功能、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不仅是人的本质的体现,是人的主体性特征的要求,同时也是个体积极应对现代市场竞争、实现生命价值的需要。思想道德教育促进个体的认知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自我认知的发展;二是关于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发展;三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 人以自己的实践,改造着外界对象即客体,这种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主体改造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价值关系,一是主体如实地反映客体的认知关系。这两个方面既是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同时相互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差别和矛盾。在价值因素对认知过程作用的问题上,目前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看不见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与认知关系的统一性,否认价值因素对认知的促进作用;另一种是只讲价值关系如何推动认知的发展,不提确实存在的某些消极作用。这样,全面地看待和分析价值因素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就有了实际的意义。在现代西方哲学的某些流派看来,作为认知对象的事实,对于所有观察者来讲,具有一致的性盾,而作为主客体之间某种特定关系的价值,则完全取决于各别评论者的主观倾向,它是人们主观意识的产物,如果对一个事实的认知,渗杂着这种主观意识,那么作为事实的反映的认知就会失去客观性,为获得科学  相似文献   

17.
一现代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或一个社会从比较落后的状态向先进的状态转变的过程,它是社会发展进程发生质的飞跃的过程。作为一股历史潮流,现代化是人们无法抗拒的,因而带有不可逆转的性质。“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并且显然是无可避免的一场社会变革”,“任何一个民族无论如何也不会再退回到其与现代化相遇之前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过程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很多,但基本因素只有两个,这就是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一,社会认知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前提和基础。社会认知,是指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接触时,根据他人的外观行为,推测与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动机和意向,从而决定是否与其交往和怎样交往的过程。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先有正确的社会认知。社会认知的内容,可以分为对人的认识、人际知觉、角色知觉。  相似文献   

19.
王经北  杨彦凯 《前沿》2012,(21):7-10
人的现代化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过程,而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来看,人的现代化既有进步之处,也存在不小的问题:个人主义导致的唯我主义、工具理性主义使人们过于专注经济效益以及弘扬人的力量忽视自然的利益等主体性丧失现象之困境.应对这些困境,推进人的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从生产方式、社会制度及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于晨 《创造》2003,(5):36-37
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历史的中国、现实的中国和现实的世界,要培养人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造成人的自觉性,最终使自发的爱国热情上升到报国之志。这样,爱国主义教育才能在面向现代化、培育“四有”新人的过程中发挥切实有效的作用,我们才有面对未来的勇气和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