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涤生 《党史纵横》2006,(8):9-13
陈毅“对文化大革命”是不理解的。他是老帅中态度比较明朗的一个,也是较早对“文化大革命”中种种极“左”做法进行抵制和斗争的一个。陈毅“在文化大革命”中曾发表过一篇态度十分鲜明、观点十分尖锐的演讲,集中反映了他当时的政治观点和对“文化大革命”的看法,展现了他高尚  相似文献   

2.
“黄老”是黄克诚大将军的尊称,因为他性格耿直,无私无畏,同志们都喜欢这样称呼他。“小姚”即饶漱石,这是他在一段时间内党内的化名。1942年1月,中共华中局书记刘少奇奉调回延安工作。中央决定由饶濑石代理华中局书记和新四军政治委员职务。饶漱石为独揽华中党政军大权,采取很不正派的手段,不久就将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排挤走了。陈毅离开华中后,饶濑石仍在各种会议上散布陈毅如何如何,以标榜自己的正确。黄克诚对他这种作风很看不惯,决心大胆为陈毅同志辩白。在一次华中局扩大会议上,烧潮5又借机对陈毅同志进河流毁,正冒天秋的昆…  相似文献   

3.
“文化大革命”与“文化大革命”十年,粗看很相似,细想并非一回事。“文化大革命”是我党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并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内乱。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即所谓“继续革命理论”,既不符合马列主义,也不符合我国实际,是完全错了。“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4.
陈毅轶事     
“陈Four就是他!” 1917年,陈毅曾一度被人叫作“陈Four”。 这一年,陈毅16岁,在四川成都甲种工业学校读书。 这个学校在成都很出风头,但出风头的原因却不在于学校的功课好,而是这学校有一支过硬的足球队,驰誉成都,队里有几个过硬的队员,陈毅是其中之一。因为他打第四排前锋,他有飞快的脚,有非常灵活巧妙的盘球技术,他很容易就能把对方脚上的  相似文献   

5.
霞飞 《世纪桥》2005,(9):48-50
人们对陈伯达在“文化大革命”中投靠林彪,很不理解,其实,这是有原因的。陈伯达在中央文革中陷入了孤立状态中央文革成立不久,陈伯达就陷入了孤立状态。这是为什么?首先是陈伯达拉进中央文革的那几个人,也都是有点政治野心的人物,他们早就看出来江青不光身份特殊(毛泽东的夫人),地位特殊(实际主政的中央文革副组长),而且看出江青在“文化大革命”中能够呼  相似文献   

6.
“妙手布局着着高”──陈毅的围棋佳话黄子云杰出的外交家、诗人和元帅陈毅,不论是在叱咤风云的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的日子里,都很关心和喜爱围棋,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对后人很有启迪和教益的围棋佳话。戎马倥偬之际从容对奕陈毅在《冬夜杂吟·一闲》中抒发了这样的...  相似文献   

7.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许多老一辈革命家祁老将军不断被打倒。这些人当中,有的在被“改造”和“下放”过程中,由于发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而含冤死去;有的被残酷地迫害致死;有的正在受着身心方面的折磨。这种情况到了“文化大革命”中期,特别是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在毛泽东的关心和周恩来的努力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1972年1月陈毅元帅逝世后,在不长时间内有175位将军相继得到平反。 毛泽东紧紧握住张茜的手说:“我也要来悼念陈毅同志!陈毅同志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好同志。”毛泽东  相似文献   

8.
“老革命遇到新问题”这句话在“文革”初期流传很广,使用率很高。这句话鲜明、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广大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中级下部和基层干部,对“文化大革命”很不理解、很不得力、茫然无措的状况。这是一句很有时代意义的话。  相似文献   

9.
一我见陈毅,是抗日战争刚胜利、解放战争正展开,在山东战场。我所在的鲁南老八师,戏说是"陈毅袖筒里的小老虎"。山东人爱用老虎形容强壮有力,我所听到关于"陈毅袖筒的小老虎"解释,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这个部队和陈毅亲近,它每时每刻不离这位华东战场统帅的身;二是说关键时刻,陈毅把袖子一抖擞,就把这只"小老虎"放出去了。谁都说不准,最先发明这个说法的是哪位。不是我"本位主义"偏爱母军,总觉得这说法恰当得很。它点化了陈毅善于用兵,勾画出了这  相似文献   

10.
“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是很突然的,人们当时不理解,事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集中了全党智慧,对“文革”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论断。经过7年多时间的考验,证明它仍然是我们研究“文革”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11.
王涛 《党课》2012,(12):76-77
上帝在塑造每个人性格的时候,恐怕就掺进了“怕”的因素,刚毅性格的人“怕”的成分就少一些,软弱性格的人“怕”的成分就多一些。大干世界,芸芸众生,倘若人人都“天不怕地不怕”或“生死都不怕”,人际关系将无法处理,整个社会就会乱套。而在生活中还有另一种“怕”,这种“怕”是一一门学问,是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12.
陈毅是新中国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素有“将军诗人”之称。他十分喜爱古典名著和诗词文章,在指挥作战的间隙,常常品味文学作品带来的愉悦和畅快。文学名著《红楼梦》就是陈毅最喜爱的书籍之一。1916年秋,陈毅考人成都甲种工业职业学校。虽然在学校读工科,但是他喜欢博览群书,尤其喜欢文学,而且有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3.
陈毅回乡     
1959年10月,陈毅回四川家乡视察。那时,全国各地到处都在刮“浮夸风”、“共产风”。一天,陈毅一行来到一个人民公社视察。为此,社里的领导们精心设计了菜谱,很早就派人杀猪宰鸡做准备。陈毅一行来到公社时,碰到这幅情景,他一转身就气冲冲地出了公社大院。路...  相似文献   

14.
1966年5月,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像汹涌翻腾的大潮,迅速席卷全国。由于理论指导上的错误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使“文化大革命”演变为一场大动乱。以陈毅、贺龙、徐向前、叶剑英等为代表的老帅们,从一开始就感到困惑,随着这场动乱的不断升级,尤其是动乱冲击到军队,出现了部分军队院校学员  相似文献   

15.
刘建美 《党史纵览》2002,(12):17-19
“文化大革命”是我国亿万人民的一场恶梦。在那个年代,是非颠倒,真伪难辨,党和国家正常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秩序被破坏。在这场历史动乱中,党政军不少领导同志被林彪、江青一伙打倒,成为“革命”的对象,被诬蔑、批斗、流放甚至监禁。当时,身为中央委员和外交部长的陈毅元帅也在劫难逃。陈毅直言天下,光明磊落,这些高贵品质和个性令人崇敬,但在那混乱的年代里也很容易被人寻以口实,遭到诬陷。  相似文献   

16.
霞飞  小月 《党建文汇》2005,(8):47-47
对“五七”干校,年龄稍大一点的人都不陌生。它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是“改造”干部的场所。那么,“五七”干校到底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结束的呢?  相似文献   

17.
耿飙与黄镇是两位名气响亮的红色外交家,像大部分老同志一样,他俩对"文化大革命"很不理解.在那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他俩虽无力保护自己,但也不肯轻易低头.当有人提出打倒陈毅时,他俩按捺不住刚烈的性子,公开贴出了反对的大字报,这给他俩惹来了麻烦,被"造反派"打成了"耿黄反党集团".  相似文献   

18.
霞飞 《党史博览》2005,(3):47-51
对“五七”干校,年龄稍大一点的人都不陌生。它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是“改造”干部的场所。那么,“五七” 干校到底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结束的?对此,许多人就不一定了解。 毛泽东有一个良好的愿望,却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劳动形式 自从毛泽东认为苏联党已经变质、赫鲁晓夫是修  相似文献   

19.
许人俊 《党史博览》2005,(10):36-40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邓子恢。“文化大革命”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场大劫难,许多领导人都先后身陷困境,历遭磨难。原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也不例外。然而,这位久经考验的革命老人,在汹涌的“文革”政治风浪里,依然一身傲骨,正气凛然,充分表现了共产党人“大雪压顶松不弯”的气概  相似文献   

20.
“升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这是“红包书记”丁仰宁的一句名言,说得直白坦率,一点都不虚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贪官的性格倒是很可爱的。其实,将升(当)官作为捞钱、发财的途径,又何止是丁仰宁一人呢?可以说,这几乎是所有贪官的共同特征。那么,丁仰宁的这句话说得对不对?只说对了一半。前半句“升官不发财”说得很对,因为这应当是一人当官动机的真实写照;而后半句的“请我都不来”,则就荒谬得很了。为什么?因为谁都清楚,共产党员的宗旨只有五个字:那就是为人民服务,而且半心半意不行,还一定要全心全意。所以,当官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