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支部生活》2011,(3):13-13
科学认识党的建设90年的历程和经验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的历史大体可以分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三个大的历史时期。每个历史时期有每个历史时期党的建设的特点,同时又有每个历史时期党的建设的经验。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科学认识和总结建党90年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天津支部生活》2010,(1):23-23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在执政党历史方位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对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意义。要通过自觉学习、积极参与,认真履行党员义务,  相似文献   

3.
从1921年7月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革命、建设、改革洗礼,即将欣喜而豪迈地迎来自己的90华诞!从建党之初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成今天拥有近8000万之众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正领导13亿各族人民,用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把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  相似文献   

4.
<正>1921年7月,当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启航的时候,全国仅有50多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一百多年后,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成为执政70多年、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历经百年沧桑更加充满活力,其奥秘就在于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  相似文献   

5.
论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的科学体系及其显著特色胡敬豪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着丰富的党的建设的内容,其集中体现就是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它是中国共产党在一个拥有十亿以上人口的大国四十多年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当代关于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  相似文献   

6.
《天津支部生活》2009,(9):19-19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党的面貌,构成党的形象,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标志之一,是党长期执政的重大历史课题。中国共产党建党88年的经验教训,反复验证了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如何进一步将作风建设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是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苏峰 《北京党史》2008,(2):21-24
北京,这个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的文化古都,从1949年新中国定都北京开始,掀开了她最为壮丽的首都发展建设史。从1950年都市计划委员会成立至今的50多年中,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对北京城市规划组织的正式编制就有七个方案,分别为1953年、1958年6月、1958年9月、1973年、1982年、1992年和2004年七次城市总体规划。这七个版本的城市规划方案,很好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首都城市建设的认识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天津支部生活》2011,(8):13-13
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回顾了我们党90年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了党和人民创造的宝贵经验,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9.
《天津支部生活》2009,(4):13-13
以坚强的党性和优良的作风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奋斗过程中,始终将党性锻炼和党风建设作为重要课题。在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更是要求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党性修养作为改造主观世界的必修课,以坚强的党性和优良的作风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0.
陈蔚 《唯实》2008,(10):28-31
“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55年的“主要经验”。考察近20年国内执政党理论研究文献就会发现,执政党与民主关系是民主执政研究的基本理论脉络。早期的传统研究中已涉及执政党与民主问题,到探讨苏东国家执政党失败原因时才真正开始主动探索这一问题,在对中外政党制度及执政党的比较研究中逐步确立执政党民主执政的依法、科学的取向。正是在近20多年学界与政界的良性互动中,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民主执政”的提出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80多年历史表明,重视党的自身建设是一以贯之的传统。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都形成了丰富的党建思想。在社会前进中,时代环境和历史任务不断发生变化,党建思想也是与时俱进地发展的。江泽民党建思想的最显著特点表现为:始终立足于执政党的要求思考问题,从而赋予党的建设以鲜明的时代内容。本文拟从以下十个研究视角,对江泽民的执政党建设思想作一概括性的梳理。1、警觉亡党失政的可能,树立忧患意识和保持党的执政地位的危机感中国共产党执政已经50多年。尽管在探索执政兴国的道路上有过严重失误,遭遇过曲折,但取得的巨大成…  相似文献   

12.
1978年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地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探索并及时总结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体系逐步形成。这是党的建设新的20年。一、历史的曲折发展,呼唤着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问题的科学回答从国际上来看,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了工人阶级政党执政的历史。工人阶级执政党的建设,经过早期的探索,形成了所谓“斯大林模式”,后来又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瓦解。从中国共产党来说,关于执政党建设问题的探索,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建立新中国后的执政党建设问题的探索。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执政党要善于利用执政资源。执政资源是一个执政党为提高执政效能而可利用的各种积极因素和条件。执政资源是每个政党都具有的,执政党只要有效地加以利用,就能获得巨大的政治效益。中国共产党是通过领导人民推翻旧的制度而夺取政权的,因而从执政起就有丰富的执政资源。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又通过令人信服的政绩追加了许多执政资源。我们党50多年的执政经验表明,当我们党充分利用执政资源的时候,就会极大提高执政的有效性;反之,则会降低执政的效能。在不同的制度下,执政党有各自不同的执政资源。根据历史经验,下述执政资源对我们党巩固执政地位和实现政治目标具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4.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掌全国政权的党。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革命战争年代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理论。一、执政党地位给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党所处的执政地位及面临的客观环境变化给党的建设带来了新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相任务。这是毛泽东探索执政党建设的一个重点之处。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举行。这是党为领导…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对其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的全面把握要从三个方面来认识:一是执政党及执政党建设的相关概念;二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历史进程;三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目标取向。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不仅开启了中国独立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航程,而且指明了中国共产党由现代化革命党向现代化执政党转型的党建方向。八大对于党的执政环境的全面分析、执政党建设内容的基本规定以及国家建设方略的总体规划,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7.
张荣臣 《党课》2009,(10):10-16
执政党建设是执政后党的建设的一项历史性课题。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毛泽东对执政党建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先后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贡献。但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中国共产党已经执政60年了,在未来的执政实践中,我们一定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要求,以实践来检验一切,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作为已经拥有60多年执政经历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人至少应该牢固树立如下三种观念:执政权力来自人民群众,要为人民群众执政,要为人民群众执好政。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执政现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为人民服务执好政,必须过好形象关、能力关和业绩关。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有8000多万党员.这些党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执政党要履行社会整合的职能.首先应该把党内力量充分调动起来、整合起来。在这个意义上讲.发展党内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重要途径。发展党内民主,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功能具有特殊意义.这种特殊性源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惟一的执政党.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领导力量.肩负着推进社会民主的重任,因而党的民主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民主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柳建辉 《新视野》2006,1(5):4-6
1956年召开的八大,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大会从分析执政党的状况出发,初步总结了执政党建设的新经验,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执政党建设道路指明了方向。这些总结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