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艳柱 《党课》2007,(9):70-72
“官际关系”是指官场上官员与官员之间的关系,包括上下级官员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同级官员之间的关系。官场上的“官际关系”健康与否,对一个地区、部门、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影响很大。一旦“官际关系”出了问题就会为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提供适合的土壤。因此,在大力推进反腐倡廉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关注“官际关系”,对不健康的官场关系必须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2.
郎加 《廉政瞭望》2006,(10):28-28
腐败是阻碍当代中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颗毒瘤,必须予以根除,但其产生原因多而复杂。其中不健康的“官际关系”(领导干部之间的人际关系)就是催生腐败的重要诱因,而且有的还是腐败行为本身的畸形产物。  相似文献   

3.
后税时代乡村干部关系从“保护”、“逆保护”关系发展到“冲突”关系。具体来讲,税费时期乡干部充当了村干部的保护者,反过来,村干部对乡干部实行逆保护。税费取消以后乡村干部不再存在保护关系,乡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为”与“不作为”的冲突也端倪初露。这种逆转性变化源自乡村干部之间目标取向的分异。展开来说,就是乡干部“疏农民”、“维稳定”与“竞升迁”的目标,与村干部“亲村民”、“促发展”与“保连任”目标之间的差异,导致了他们之间的冲突。其矛盾化解也被非制度化。  相似文献   

4.
龚维斌 《党课》2010,(20):74-76
“官油子”长袖善舞,精于作秀,拙于做事;“官油子”乐于谋人,短于谋事;“官油子”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官油子”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官油子”好大喜功,光说不做;“官油子”两面三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官油子”神通广大,无功受禄,平步青云。  相似文献   

5.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政之志如何实现 ?一位领导同志说得颇有道理:最基本的是廉政,不做徒有虚名的“样子官”、华而不实的“清谈官”、好吃懒做的“享乐官”、混世混事的“糊涂官”,唯如此,才可取信于民,事业有成。   微言而道出要义,盖因深知“四官”之害:“样子官”好做表面文章,热衷于花架子和形式主义,汇报成绩时少不了“锦上添花”,不足处便使出“妙笔生花”本领;“清谈官”毫无责任感,或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却相差甚远,因为没有真才,不敢开拓创业;“享乐官”丢掉了公仆本色,不思为民办了多少事、为国担了…  相似文献   

6.
我国党政关系演进历程及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建党以来,我国党政关系大致经历了“以党建政”、“党政合一”、“以党代政”、“党政分开”和“以党统政”五个不同时期。在其中每个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在坚持党的领导地位的同时,努力调整和改进党政关系。随着执政环境日益复杂多变,我党需要继续在完善党政关系中,实现党政关系科学化,提升党的科学执政能力;实现党政关系民主化,提升党的民主执政能力;实现党政关系法制化,提升党的依法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7.
田湘波 《廉政瞭望》2013,(19):23-23
腐败“小圈子”实质上是“裙带关系”,而“裙带关系”是公私利益冲突中的影响型冲突的一种表现形式(还有交易型和“旋转”型)。“裙带”,本指妇女衣饰。到了宋朝,人们把因妻女、姊妹的关系而得到的官职称为“裙带宫”,把相互利用、攀援的姻亲关系称为裙带关系。当然,当下的所谓“裙带关系”早已超出原来亲缘关系的界定,上下级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和战友之间等都可能成为“裙带”的附属。但是,裙带关系中的核心关系是血缘关系和宗法关系。现代官场腐败“小圈子”形成的原因很复杂,但至少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有关“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争论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目前,关于二者关系的观点主要有“等同论”、“本质区别论”以及“替代论”等三种说法。对此,我们要有理性的认识,做到从争论中把握定论,在争锋中坚持原则;区分标准,明确研究视角;科学判断,注重其内在逻辑联系,从而得出合理与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天津支部生活》2009,(5):51-51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类干部被群众称作“官油子”。重用“老实官”,淘汰“官油子”,是有效抵制用人方面不正之风的重要手段。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官油子”具有以下一些特征:一是资历老道,有能力。“官油子”一般是官场老手,有一定能力,但是却不用在为人民服务的正地方,而用在为己谋私牟利的歪地方。二是关系广阔,路子多。“官油子”都有自己在各方面的关系网、情感圈,喜欢结党营私,善于搞小团体。三是不谋事业,只谋人。“官油子”也做事,但是一般都不是正事,或者说只做一些表面文章,将更多的心思用在谋人上。四是不喜实千,爱吹牛。“官油子”们通常很少下基层,即便下去了也是蜻蜓点水式地走个过场、秀个形式,却很爱吹,也很会吹、很能吹,有着能将死人吹活的超强“本事”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说说“官”     
官,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字眼。因为每个社会都有一些公共事务需要处理,所以就养了一批批所谓的“官”。设“官”的初衷无疑是维护基本的社会秩序,但因为官职可以为当“官”者提供许多便利,所以当“官”、保“官”就成为一些人努力追求的目标。从古到今,尽管中国社会经历过无数次的朝代更替,中国百姓为了命运进行过前赴后继的抗争,但中国人对“官”的依赖、关注和期望却没有多大的改变。对于“官”内涵的理解,许多人还停留在旧的观念上;至于“官”的称呼,更是沿袭以往的习惯。过去,“官”是指在政府机构中担任一定公职的人。今天,严…  相似文献   

11.
《支部生活》2007,(8):8-9
《瞭望》杂志载文指出,组织部长可谓“选官的官”,在党的事业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好“选官的官”,要有两个意识,首先是大局意识,其次是创新意识。当前最大的大局,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而创新意识,则是因为组织工作必须适应我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体制的转型。当前组织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是要在充分把握我国国情、政治体制特点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党政关系,善于把组织工作融汇在政府工作、经济工作和社会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12.
牛耕 《党建》2000,(10)
过去的官员上任,有骑马的,有坐轿的,也有步行的。现在的官员上任,多是坐小汽车了。所谓“走马上任”不过是形容官员们志满意足的心态罢了。为“官”者,上任前的心态如何,关系着将以什么态度为“官”,也关系着未来的政绩,因此,对上任者的心态不可不察。人们曾把“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视为人生最快乐的时候,“任命下达时”的愉悦自然也可以想像。有一种人,上任时踌躇满志,兴高采烈,这是因为他们视当官为目的,认为当“官”光荣,当了“官”就是人上人,当了“官”收入高,待遇好,当了“官”就可以一呼百诺。他们轻慢了群众…  相似文献   

13.
所谓“可持续发展”问题,绝不仅仅是经济持续发展问题,也不只是社会持续发展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人类本身的持续生存和永续发展问题。实现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确立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正确理念;必须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解决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具有人类和全球视野,着眼解决和妥善处理国家和国家之间、民族和民族之间、地区和地区之间的复杂社会矛盾;世界各国都应该也必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常常见诸新闻媒体指斥犯罪分子“有恃无恐”。其语本意原为“因有倚仗而无所畏忌”。“恃”者何倚何仗?这就需要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综观众多穷凶极恶的违法犯罪分子,大都是有所“恃”,有恃则无恐。有人恃侥幸;有人恃愚昧;有人恃法盲;有人恃钱能通神;更多的人则是恃权势保护。“恃”者总归有二:一是恃胆傲法,藐视法律;二是恃势抗法,无视法威。唯其后者害莫大焉。不管犯了什么罪,只要朝中有官,执法机关有势,就可以逍遥法外,平安无事;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可以弄权渎法,入监了也能捞出来。可见,恃势弄险是最大的社…  相似文献   

15.
“官”都是从平民百姓中来的,没有谁从娘肚子里生出来就是“官”的。因此,当“官”是啥滋味,平民百姓无从知晓;而当平民百姓是啥滋味,当“官”的应该是清楚的。一个人要当好“官”,必须记住自己曾经也是一个平民百姓,从平民百姓的角度,清楚他们爱什么恨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拥有什么缺少什么,希望得到什么害怕失去什么。 我们党曾经培养过许许多多焦裕禄、孔繁森、汪洋湖这样的好干部。我们党之所以能始终主于不败之地,就是因为有这些党的好干部作为中流砥柱。但也有这样一些孬干部,他们当“官”前恨贪官污吏,恨官僚主义,…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眼下人格最低的要算是“跑官”的,这些人不学无术,抱着“不跑白不跑,跑了不白跑”,“只要敢伸手,乌纱保证有”的决心成天打听某书记、某部长和谁是亲戚,和谁最要好,和谁是老上下级关系,有什么嗜好,然后挖空心思打通“关系”,摧眉折腰、厚颜无耻地进行“感情投资”,跑官不止,谋得一官半职。提到这些人,很容易让人想起和王申那副面孔。事实上跑官要官之所以在有些地方、有些单位形成风气,关键是“跑”了之后有人给官。如果跑官要官的人要不到它,甚至本来可以提升的也因为伸手要官而不予提升,那谁还会再去跑官要官呢?…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4,(8):21-21
“官不聊生”从“民不聊生”延伸而来,直接的意思当然是官员无法营生,但汉语的魅力常是“意在言外”,同样一个字、词在不同的语境里往往会有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含义。很显然,被舆论所乐道的“官不聊生”,并不是指中国整个官僚系统都因新一届政府的反腐败和作风建设举措而人人自危,无以为生,而主要是指那些贪腐的官员尤其是那些贪腐并已露出些许马脚的官员,在党和政府的反腐重拳之下开始忧心忡忡、寝食难安。  相似文献   

18.
不知从何时起,旧时官场盛行的拜认“干爹干妈”,如今又流行起来。而且,似乎有一种愈演愈烈之势。仔细分析一下,那些热衷于拜认“官场干爹”的,无非是三类人。一类是一些想寻找官场保护的地痞流氓或黑社会成员:另一类是削尖脑袋爬官的“官迷”们;第三类当属那些并没有很专一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是多党合作的“十六字方针”。“长期共存”,是指共产党存在多久,民主党派就存在多久;“互相监督”,是指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相互进行监督,但由于共产党处在领导位置,主要是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肝胆相照”,是讲彼此信任、坦诚相见;“荣辱与共”,是讲共同的事业把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十六字方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关系,是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20.
自从有了官这样一种社会管理者的角色,有关民与官之间的话题便成为从未停息过的永恒话题。话之所及,几乎可以涵盖所有社会生活领域。长期以来,百姓与百官之间也一直都互有看法,互有想法,互有说法。本期“热门话题”就以“七嘴八舌说官员”为题,刊登一组不同职业不同角色的“民”们对“官”们的一些看法、想法、愿望、要求与呼吁,以期使我们的官更清,民更和,干群关系更亲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